我常把自己的家庭,稱為“學習型家庭”——我始終認為,當人類走向學習型社會,父母與孩子人生互贈的“最美禮物”,就應該長這個樣子。
在這裡,一切的成長問題,學習問題、家庭與工作問題,大都在一種平等深度的探討、共同學習的互動、不斷改善的思維習慣中,融化了,或者消失了,成為每個家庭成員人生進階的養料。
它在不同的時候也會遇見難題,卻從沒有過不了的難關;真正的難關在於,我們如何把自己的家庭變成它的樣子。
一個不斷完善的學習型家庭,個人的總結是有11個字,代表我們走向學習型家庭的11個行動口令,與您分享,期待共勉。
理——道理變硬,管理變軟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中國家庭通行又管用的是硬辦法:父母的權威、孩子的任性、個人的情緒、非理性的干預等,都可以改變我們的家庭行為。
但學習型家庭的管理是把“硬辦法”變軟,要智慧而習慣性的去做三件事,這要比硬辦法在這樣的家庭更管用:
首先“講道理”。不是指嘮嘮叨叨無重心,喋喋不休空講理;而是面對每一個關鍵分歧,學會坐下來,相對正式地聊一聊,把問題看清楚,常識理清楚。道理不要很多,但一定要講透,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馬上解決。一生能夠和家人在關鍵點上理透幾十個道理,父母孩子就能夠舉一反三進入無數的領域。
其次“搞創作”。是指共同為家人所面臨的重要難題或者錯誤,展開頭腦風暴,把每個人的視野、知識、想法都丟擲來供參考,然後一起討論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經常這個達成共識的解決方案,就會成為這個方面的家庭行為準則。
還有“相互發現”。家庭中因為每個人所處位置不一樣,年齡不一樣,很難做到完全理解對方。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心理預期。每個人只能看見事情的一面,當分歧發生時,要習慣性地去探究對方為什麼堅持自己的想法,你就會發現他深層次的思維邏輯與我不同,而且有他合理的部分,再大家一起重新更完整地認識這件事,討論後達成共識。
信——充分信任,讓家庭總是“透明態”
真正的學習型家庭,彼此信任是前提。所以我們要做到每個人的每件事幾乎都被知曉,彼此之間儘可能沒有秘密。
你可能會覺得很難做到。但是如果長時間堅持與家人孩子開誠佈公,透明地講述家庭乃至個人狀況,就可以消解很多秘密,達到彼此的知根知底。
這種透明對孩子也適用嗎?無數的過程都告訴我們“絕對適用”,而且對TA是一種人格的信任。讓孩子知曉父母幾乎一切事情,一切困境,會讓TA看見生活、家庭、社會、工作、學習的複雜性。在這種複雜的場景中,爸爸媽媽正在怎樣努力去面對和解決,TA也要在這種複雜的場景中展開理解,達到自我的內在平衡。我認為這是最容易展開的,學校教育不能給或者給得不那麼充分的“社會教育”。
現實中每個家庭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生活、工作、學習等。其實真正會給孩子增加負擔的是家長因為壓力產生的情緒,以及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再加上你並不告訴他真實的情況是什麼,他的壓力反而更大。
我們給孩子講明白這種複雜性,其實是在幫助他理解這個世界,同時讓他看到爸爸媽媽在以什麼樣的狀態迎接這些困難,他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這反而能帶來安全感。我想,這才是父母能夠引領的最好成長。
補——家庭成員要學會彼此互補,相互理解
家庭成員在資訊獲取、思維角度、習慣養成等方面,要相互促進,相互啟發,優勢互補。面對一個問題,無論生活中的,工作或學習上的,整個家庭要形成一種客觀平等的討論,把不同視角聚集在一起,得到一個更完整的、更綜合的視角。
同時,每個成員都要致力於在對方身上找到自己的成長。
有個學生曾經問我,如果在家庭中爸爸媽媽更不講道理,難以溝通,該怎麼辦?我給他的建議是“從內心去補齊那一尺時光的距離”: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想要在你的身上實現他們的夢想,或者是他們確實是不能夠理解你們這一代人。我們必須知道,今天的學校、老師甚至父母,傳統的認知總是會達不到年輕人的要求。所以環境是很難迅速改變,兩個年齡層次的認知差異只能從我自身開始改善。比如把這事情擱置一下,我們先進行一些有效的溝通,在能夠達成共識的地方先做起來。爸爸媽媽不能理解你,這本身是一種常態,你們畢竟隔了二三十年的時光,對於這個社會的認知,以及所處的場景都不一樣。一方面你要學會和環境相處,同時也要學會從內心去補齊和爸爸媽媽之間的心靈距離。
其實,這個道理對父母而言同樣如此。
定——建立“人生目標”,夯實學習定力
家庭成員間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相互諒解,久而久之,會產生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勢,這個態勢讓每一個人都期望對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要有目標感,有目標的孩子學習會有定力。這一點當然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引導;但最根本的,是作為父母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價值感、使命感、目標感。然後,孩子就會有動力長成爸爸媽媽的樣子。
但是讓孩子尋找人生目標太難了。怎樣才能做到呢?我的經驗是五步法:
第一“興趣挖坑”。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很多興趣,要圍繞興趣,學會給TA“挖坑”。比如養一隻鳥,管理一片陽臺花園;漸漸長大,學會寫一本“書”,辦一個“畫展”;甚至建立並管理一個“微信公眾號”。很多事情上路後,常常這個事情本身的目標,就會對孩子產生成長的督促。
第二是“耳濡目染”。孩子多與父母接觸,完全瞭解父母的生活與工作,知道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是飽滿、愉悅的。
第三是“世界教材”。盡一切可能滿足好奇心,讓孩子滿世界去看去走,獲得與真實世界的認知連線。
第四是“挑戰試錯”。人生目標其實是在成長過程中,透過不斷經歷逐漸得出來的。你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在有挑戰的經歷中試錯,哪怕有些經歷你不贊同,或者看起來不靠譜。
第五是“關鍵討論”。在重大選擇上必須一起公開討論,“民主”決策:你自己的優勢究竟是什麼?花時間反覆追問,條分縷析,然後才能選定方向。
讀——創造一切條件“多讀書”
這件事比較好理解,卻很難實施。
首先是父母示範所帶來的習慣培養,這需要儘可能從孩子10歲以前開始。其次我們很少留意的是,讀書是需要場景和氛圍的。
家庭中場景空間怎麼設計?家庭書架上的閱讀內容是不是足夠好?我們家是不是有一個大家默契的讀書討論時光?
學習型家庭的根本特徵就是大量閱讀,最無形的好處來源於閱讀後的相互分享,這種思維的互動,比我們單獨學習增效更多,會讓彼此的認知都變得更“厚”,面對這個時代、社會的很多問題,思考也更全面。
處——利用一切條件真實相處,常態介入
家庭成員要彼此學會真實相處,常態介入。比如我的孩子八歲的時候,我們約六個同齡孩子的家庭做了一個兒童讀書會,每週各讀一本,每週六分享兩個小時,堅持了兩年。深度交流讓每家人的親子關係都變好了。
越小的時候,孩子們越是會歡迎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反之,父母也應該歡迎孩子們進入自己的世界。比如,我出差的地方如果有好的人文景觀或教育場域,就把她帶著,寧可有些課不上,也要讓她跟著一塊去看世界。蒲公英教育智庫每年大概要舉辦十幾場會議,其中有一兩場,比如中國教育創新年會,我也會邀請女兒參加。還有,我曾經帶團隊到農村駐紮了兩年多時間,也把她帶在身邊“自學自教”。
父母孩子沒事就扎堆在一塊兒,共同語言就會越來越多,彼此瞭解也越來越深。
用——在自己最關心的事務上“相互利用”
初中開始,我每週六都會纏著女兒聊天,一方面是幫助她解惑,更重要的是解決我的問題,學校是什麼樣子,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新的動態,學生們對很多事情怎麼看?我們自己辦了一所小規模的先鋒學校,叫蒲公英泉源學校,女兒也在裡面學習。我經常說你不僅是學習者,還是泉源學校的建設者。這些年來,我把女兒的 “剩餘價值”榨取了很多。我經常說我的女兒好像比專家還好用,她幫我解決了學校裡很多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通——學會有效溝通,不斷趨同認知
家庭有效溝通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是不斷消除溝通障礙。人與人之間,不同年齡和性別之間的溝通障礙很大,不可能完全沒有溝通就達成共識。每個家庭可以形成定期溝通的習慣,比如每週六用兩三個小時深度溝通。我們是好多年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而是幾個家庭在一起,做跨年總結,我們用這種幾乎固定的形式,讓溝通抵達更深入,更開闊的境界。
第二,在不斷消除溝通障礙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趨同認知維度。有時雖然一家人有相同的決定,但對事情的認知維度不一樣,也會有些隔閡。而深入的溝通讓我們在很多事情上理解趨同,會讓家庭感到一種共鳴、共振的愉悅。
第三,因為家庭的認知維度相近,所以能尊重觀念上的差異。事實上,無論進行多少溝通,畢竟是不同角色,所以觀念的差異永遠存在。但這種差異不是壞事,很多事情大家一起討論,相互補充觀點,儘管最後依然有差異,但它可以使家庭成員對這個事情認知更完整。
關鍵問題總結一下,我們不妨花一點時間來思考:我們的家庭怎樣才能先建立溝通基礎,然後形成定期溝通的習慣,最後達到整個家庭相互尊重的狀態?
融——把很多事融合成一件事
“學習型家庭”越到後來,時間越不夠用,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感興趣都想做好,怎麼辦?培養一個共同習慣,把很多事融合成一件事。
比如女兒初三面臨中考,但是也要準備初中畢業的畫展和微信公眾號的更新,怎麼辦?我們就建議她“把幾件事情做成一件事”——平常學得不好的歷史必須要複習,就可以把人物、事件和年代提取出來,最後畫成一幅十多米長的“中外歷史畫卷”,這既是她畫展的一個作品,又是一次複習,還是微信公眾號的內容。
這樣的共同習慣可以讓每個人節約出很多時間,也學會了怎樣把事情做得簡潔。這也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把複雜的世界規律摺疊在一個簡單好用的解決方案中,讓別人能夠看見、理解。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思維躍遷。
場——學會營造積極的能量場
一個家庭究竟怎樣啟動開始、持續推進,最後長時間保持一種學習型狀態呢?我的體會是,這個家庭一定要有一個或幾個“能量”比較高的人,他們面對生活、問題、困境都是積極的,然後他能去影響家裡其他人。學習型家庭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氛圍,一個場,一種習慣。它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家庭關係,同時也需要家庭成員相互支撐。
我們經常感到要做這樣的改變很難。如果說你想幾個月或者一年就達到這種狀態,當然有點難。但如果你拉長為三年、五年的時間,或者像我們一樣十年八年的時間,你就會發現建立這樣一個家庭並不難的。
一個人如果能用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把自己從普通狀態變成優秀狀態,變成一個積極面對社會,有目標意義感的卓越狀態,這個時間不算長。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在學習,也在生活、工作,也讓家庭越來越幸福。
興——看見回報值,家和萬事興
最後,說說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比如很多父母在介入孩子的生活時,常常帶著敷衍的情緒,這是為什麼呢?
“敷衍”這種情緒常常來源於自顧不暇:我現在忙不過來,自己心裡都一團亂麻,沒有能量去沉浸孩子的問題,沒有時間跟他做深度的溝通,這時就會選擇敷衍,效果不好的時候又會更加懊悔。
我的建議是,你不妨下一個堅定的決心去突破這個困境,甚至在行動中去建立一種儀式感:比如每一個星期六我會用兩三個小時的餐後時光,和孩子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還有一點就是你要把你的重心放一部分進入孩子的生活,並且透過解決孩子的問題,去支撐你的現實負擔和內心世界,去幫助你理解多元社會與複雜工作。
做到這一點需要你學會設計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家庭以及孩子的成長,把它們打通變成一體的事情。
我們必須相信的是,建設好我們的家庭,最終它不僅僅在支撐你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它會支撐其中的每一個角色,所謂“家和萬事興”,我認為家僅僅是和睦還不夠,還要學習起來,你追我趕地學起來,這才是家庭“萬事興”的基礎。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庫理事長、新校長雜誌總編輯
來源 | 李斌的夢馬界(ID:dett_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