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寶寶終於能夠自由暢快地呼吸了!今天,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傳來好訊息,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終於使得26周早產兒離開ICU轉入普通病房。為了這個寶寶,醫生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9月7日對於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的李春香醫生來說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她突然接到任務,緊急赴溫州轉運體重僅1.8千克的早產兒。
患兒生後就呼吸窘迫,需接受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治療,但在插管時發現聲門下狹窄,插管無法正常進入氣道,當地醫院治療無效,患兒依然通氣困難,持續高碳酸血癥,無法脫離呼吸機,且由於聲門下狹窄的緣故氣管插管極淺,在ICU中氣管插管多次外滑。要成功轉運這個孩子,在顛簸的路途上確保生命線,氣管插管的位置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經過小心翼翼的5個多小時車程,患兒平安抵達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監護室。李春香醫生表示:“在路上,我連暈車都顧不上了,就怕插管滑出來,這個後果想都不敢想!”據接診孩子的朱麗敏醫生回憶,多虧了經驗豐富的轉運團隊,孩子到醫院的時候生命體徵還算平穩的,但由於插管無法放置到正常位置,依然命懸一線。
緊接著,心胸外科氣管治療團隊連夜完善術前檢查、討論病情,制定診手術方案。
9月8日,手術由王順民主任團隊實施,孩子只有成人巴掌的大小,也是這個團隊遇見過的體重最低的氣管狹窄的孩子。大家為這個“迷你”寶寶準備了最精密的手術器械、最細的氣管鏡,力求氣管成形術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經過2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隨著氣管的最後一針縫合完成,接上呼吸機的時候,寶寶的雙肺順利地鼓起來了,寶寶的氣道通暢了!
在經歷了高難度手術後,寶寶還須面臨術後監護的“大關”。因為寶寶是一個26周的早產兒,早產兒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影響康復的難點。監護室呼吸治療組運用了國際先進的“神經調節輔助通氣”技術,專門制定了心肺功能維護、術後感染防治、營養狀況調整等一系列治療策略……
經過1周的機械通氣,寶寶成功拔除了氣管插管,過度到無創通氣的狀態,最終在術後11天成功脫離呼吸機。至此,出生後2個多月來一直依靠氣管插管維持呼吸的“巴掌”寶寶能夠自由暢快地呼吸了!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氣管治療團隊由徐志偉教授開創,是國內最早開展此類手術的團隊。近十年來,累計已完成500多例氣管畸形糾治手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率在90%以上。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