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慾,喜、怒、憂、思、悲、恐、驚,每一種情緒都和成長如影相隨,年紀越大,對情緒的體會也越深。
就在今天,一個畫面讓我發現悲從中來真的就在一瞬間,兒子加輔食後一直便秘,一歲多的小人就已經有了痔瘡,每次便便肛門都會出血,讓他痛苦萬分。 這件事給他造成了很大的陰影,於是憋到不得不拉的時候,他才會排便。
最近帶他看中醫,由四天的一排進展到兩三天一次,剛才孩子蹲在地上玩紙箱,突如其來的便意讓他疼痛難忍,緊緊的抱著箱子趴在上面大哭。 看著孩子的樣子,我的眼淚就含在眼眶裡,心疼極了。
我十分沮喪自己不能代替他去承受這份痛苦,這種無能為力的悲傷大概作為媽媽的人都懂得。 這種感覺圍繞在我身上,讓我一天的心情都十分低落,任何事都讓我提不起興趣。可我不得不排解這個情緒,努力營造出積極的狀態去陪伴孩子。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在閱讀的一本書《悲傷治癒手冊》。作者簡.華納在丈夫去世後撰寫了這本書,並且建立了線上網上社群“悲傷大聲說出來”,該社群為全球超過200萬悲傷者提供支援和力量。
如果你正處於痛苦萬分的悲傷中,透過這本書,讓我們從52個主題中學會在悲傷中充實生活。並透過每週一次叫做“悲傷耳語者”的排解傷悲的練習中修復自己。
誰是最重要的人
作者在書中寫了丈夫去世後,她除了經歷失去丈夫的悲傷,還在悲傷的過程中看清了一些親朋好友。確實如此,我們總是在經歷一些大事的時候才能看清人心。
盧雲神父說想弄清誰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人時,我們想到的往往不是那些給予我們建議、給我們出主意或者想方設法安慰我們的人,而是幫我們分擔痛苦的人。這才是真正關心我們的朋友。
我突然就想到了身邊的一些事,沒錢的時候,家裡的人相處都十分和睦,然而老人剛剛去世後,一家人因為錢而打起了官司,還上了電視節目。十幾年過去了,哥幾個沒在一起吃過一次團圓飯,就相繼的去世了。
治癒這種悲傷的方法是買兩隻蠟燭,一大一小,先點上大蜡燭,感謝所有在背後支援你的人,然後點上小蠟燭,把想對那些傷害你的,拋棄你的人說的話都說出來,然後感受大蜡燭的溫暖,看著小蠟燭燃燒殆盡。
能分享自己的生活,別人處境不佳時能夠理解並且感同身受,彼此之間可以相互依賴,這才是理想中的社會群體。
何解悲傷?唯有愛
艾米麗•亨利說悲傷是身體內的無底洞。它本應輕如鴻毛,卻偏偏重於泰山;本應寒冷如冰,卻偏偏灼熱如火;本應塵封歲月,卻偏偏越發刻骨銘心。
雯雯和老公結婚十幾年,夫妻感情平穩,有個剛上小學的兒子。老公是個業務能力很強的銷售經理,認識的人也很廣,後來和一個姑娘產生了感情,堅決要和雯雯離婚。雯雯知道後,極度崩潰,儘管她很努力的挽回,也沒有留住丈夫。
雯雯沉浸在悲傷中久久不能自拔,一段時間內體重肉眼可見瘦下去,閨蜜們看不下去,就輪流的陪伴她,並一次次的告訴她,她還有兒子。好在孩子也是個貼心的,小小年紀就很會照顧媽媽,安慰媽媽。
在大家的開解陪伴下,雯雯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漸漸的走了出來,如今有了新的感情,也經常帶著孩子去旅遊。
悲傷縱然寬廣如海,也大不過愛的天空。悲傷是因為你真正愛過,愛之美好勝於死之苦澀。認識到這一點雖不能幫你逃脫苦難,但會支撐著你活下去。
幫助別人的時候修復自己的悲傷
卡波夫•金拉德說分擔悲傷和痛苦,悲痛便會減輕。大雨終有停時,眼淚亦是如此。情誼加深,我們會對彼此敞開心扉,甚至出乎我們的意料。
同病相憐的人很容易達成共情,可以相互依賴,相互取暖。悲傷者最怕的就是處於悲傷中的孤獨,她需要傾訴,而同為悲傷者的你,幫助其他悲傷者也可以轉移你的注意力。與她相互傾訴,產生共鳴,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要知道有人理解你的悲傷,這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就像作者簡•華納在丈夫去世後,自己悲傷的同時,透過建立個人部落格“住手,不要偷走我的悲傷”以此來幫助其他悲傷者,也時常上網寫帖子鼓勵網友,甚至有些成為了朋友。
她讓自己在悲傷中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她的出現對於其他悲傷者來說是黑暗裡的一道光。
就像凱特•布蕾斯特魯普說的我來不是為了讓你免於崩潰,而是為了在你經歷苦難、悲傷不已、心裡崩潰時陪你煎熬,也在你心情歡快、放聲歌唱時陪你笑。這就是與你同在,這就是捧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