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看的書裡,有一本叫《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可以說這是一本親子教養手冊,但又不僅僅是親子教養手冊。
作者佩裡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她聽過太多的家庭故事,自己也為人父母,所以她很清楚在家庭裡,父母子女往往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與溝通方式。
這本書並不僅僅關注於親子之間,還包含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其中第一個章節,談論的就是自己。
原生家庭這個詞,已經被說得太濫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對個體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將上一代曾經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投射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回看自己的經歷並不是要“秋後算賬”,更不是要找什麼責任人,而是弄清楚某個行為模式背後的原因。
如果是好的影響,這個發現會有助於我們更加開放地去愛、去經營親子關係,如果是不好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在對待孩子時去區分開哪些是過去經歷帶來的情緒,哪些才是當下真正的情緒。
書中有一句話“親子教育的核心,在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把人比作植物,關係就是土壤。”
對於這句話真的是再贊同不過了。
書中著重談了教養的傳承,談了家庭環境,並用了大量篇幅談論感受與行為。
我最喜歡的兩個章節,就是[回應孩子的感受],以及[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
關於感受
在回應之前,我們需要清楚知道,孩子有任何的感受是正常的。那些歡樂、恐懼、悲傷,都是真實存在的。
讀這一章時,我反覆想到的是自己,童年又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在腦海裡閃過。
我想我們這一代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我們的感受常常會被忽視或否定。
倒不是因為父母不愛我們,更多是因為大人們在生存的壓力下,顧及不了那麼多。在多子女家庭裡,工作、操持家務之餘還要一碗水端平更是不可能。
所以,有了那個總忿忿不平的姐姐,有了那個總覺得受了委屈的哥哥,有了那個總覺得被誤解的我。
看到這一章時,又心疼我們兄妹三人,又心疼我的父母,當爹媽真的太不容易。
也提醒我需要看到自己的感受,要學會包容孩子的感受。
我家娃是個高敏感的孩子,還是小寶寶的時候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受驚。一個月大時被自己的屁嚇哭,五個月大見了生人就躲,兩三歲了看到服裝店裡的模特人型會驚恐不已。直到現在,依然膽小。
當身邊的人一直對他的膽怯搖頭時,慶幸自己因為自己經歷過,能感受到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恐懼。
“確認感受,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
這句話敲打在我心上,讓我反省近期是否因忙碌忽略了他的感受,反省自己是否選擇了處理這些感受而不是跟著他去體會去確認。
所有的行為都是一種溝通方式
這大概是許多家長的另一個誤區。
有的時候,我們會把孩子的行為視作對我們的挑戰甚至挑釁。
認為他們是故意要使我們難堪,故意要讓我們生氣。卻忘記了,一個人的行為,其實也是溝通表達的一部分。
書中說“如果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那些不得體的行為意味著什麼”,這一句話令我深思。
如果所有的行為是溝通的表達方式,那麼這個行為,是在告訴我什麼?
許多嬰幼兒並不懂得如何正確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所以他們會採取最原始最本能的方法——哭、鬧等行為來表達。
這一點並不需要太多的解釋,應該是大部分人的共識。我們往往會忽略的是,即使是一個大孩子、甚至是一個成年人,也有無法表達需求和感受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回到最原始的本能,下意識用行為來表達。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們出現了一些讓人生氣、抓狂的行為,不妨想一想,這個行為到底表達了他的一種什麼感受,什麼需求。
別糾結他已經五歲了還是已經十歲。
其他更多......
當然,書裡的內容遠遠不止以上這些。
如何修復過去、如何自我對話、如何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慶幸自己讀了這本書,並且覺得應該常常拿出來提醒自己。
育兒的過程即是育己。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既能撫慰我們,更能給孩子一個永遠的心靈上的避風港。
希望父母們,都能好好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