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軍由來
1927年11月13日,鄂豫皖地區爆發了著名的黃麻起義。
在眾多開國將軍中,直接參加黃麻起義的有25位,其中包括2位大將:徐海東和王樹聲,5位上將:許世友、陳再道、王建安、周純全、王宏坤。
更有數百位開國將軍是因為在這次起義影響下參加紅軍(比如開國上將韓先楚)。
因此,這次起義是僅次於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的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起義。
黃麻起義
鮮為人知的是,紅軍之所以叫紅軍,其實就源於這次起義。
當黃麻起義軍攻克黃安縣城後,縣城有名的書法家吳蘭陔先生(董必武表叔)即興揮毫寫下了一副對聯:
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復黃安縣,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
就是這副對聯,首先提出了紅軍之名,紅軍之名來源於此。
吳蘭陔先生對聯
從此,紅軍之名不脛而走,為廣大將士所接受。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廣州起義部隊打出的旗號就是工農紅軍。
1928年5月25日,中央軍委頒佈《軍事工作大綱》,大綱明確規定:
“割據區內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
這個大綱頒佈後,全國各地的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
1930年,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依舊簡稱紅軍。
02、紅軍番號
在紅軍軍史上,擁有軍級番號的紅軍總共有70支
由於當時紅軍部隊發展形勢變幻無常,中央軍委對各軍的序列和番號沒有做統一規定,各根據地之間聯絡不暢等種種原因,各地工農紅軍番號設定重複現象非常普遍。
70支紅軍共有從紅1軍到紅35軍35個番號。
在這35個番號中,同一番號只用一次的有:紅2軍、7軍、16軍、17軍、18軍、23軍、24軍、25軍、31軍、33軍、34軍、35軍,共計12個番號12支紅軍;
同一番號共用兩次的有:紅1軍、5軍、10軍、13軍、14軍、22軍、26軍、27軍、28軍、29軍、30軍、32軍,共計12個番號24支紅軍;
同一番號共用三次的有:紅3軍、4軍、8軍、9軍、11軍、12軍、15軍、19軍、20軍、21軍,共計10個番號30支紅軍;
同一番號共用四次的有:紅6軍,共1個番號4支紅軍。
上述可知,紅軍歷史上番號用得最多的不是紅1軍,也不是大名鼎鼎的紅4軍,而是紅6軍。
這4支紅6軍,全部都是英雄部隊。
長征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03、紅6軍
以組建先後時間為序,四支紅6軍如下。
第一支是長陽紅6軍。
1929年7月,鄂西長陽紅6軍,軍長李勳,副軍長陳壽山,參謀長李子駿。
下轄第1師(師長劉良臣),第2師(師長陳子清),全軍共約3000人。
第二支是贛西南紅6軍。
1930年1月,紅軍獨立2、3、4、5團和游擊隊組成的贛西南紅6軍,軍長黃公略,政委劉士奇,參謀長陳奇涵,政治部主任毛澤覃。
下轄第1縱隊(縱隊司令員柯武東),第2縱隊(縱隊司令員羅炳輝),第3縱隊(縱隊司令員劉作述),全軍共約2600人。
1930年7月,贛西南紅6軍改為紅3軍,編入紅一軍團。
第三支是鄂西紅6軍。
1930年2月,鄂西獨立第1、2縱隊改編的紅6軍,軍長孫德清,政委周逸群。
下轄第1縱隊(縱隊司令員段德昌兼副軍長,政委王鶴),第2縱隊(縱隊司令員段玉林,政委許光達),第3縱隊,全軍共約8000人。
1930年7月,鄂西紅6軍與賀龍率領的紅2軍(軍長賀龍,政委朱勉之,參謀長張應南)在湖北公安會師,兩軍合編為紅二軍團。
第四支是洪湖紅6軍,1931年1月,段德昌率紅6軍一個團返回洪湖,與紅2軍留下的部分傷員重組紅6軍,在洪湖地區繼續堅持革命,因此又稱為洪湖紅6軍。由段德昌任軍長。
04、四位軍長
一、李勳
長陽紅6軍軍長李勳,是長陽當地的土家族,1899年出生,曾就讀於宜昌商業學校,畢業後回家鄉當小學教員。
1925年,李勳棄筆從戎,成為當地一個民團的團總,後來考入河南建國軍軍官學校。
1926年,李勳從軍校畢業後,赴廣州, 在毛澤東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成為毛澤東的學生。
在毛澤東的影響下,光榮入黨,不久參加北伐戰爭。
大革命失敗後,李勳在第43軍軍事政治講習所任副教育長, 從事秘密兵運工作。
1928年11月,李勳任長陰縣保衛團副團總,開始組織起義。
1929年7月, 李勳率所掌握的保衛團舉行西灣起義。
起義後,起義部隊改編為紅6軍,李勳任軍長。
紅軍時期的賀龍元帥
同年8月,李勳率部向鶴峰轉移同賀龍部第四軍會師,結果在資丘遭遇敵人埋伏,被敵人以優勢兵力重重包圍,長陽紅6軍近乎全軍覆沒,70多位軍中幹部壯烈犧牲,這是紅軍歷史上非常壯烈的一幕。
李勳率部突圍後,率餘部在烏邸日關與當地神兵會合,成立紅6軍38團。
這年9月底,李勳親率16人返回長陽,準備發動當地神兵首領起義,結果不幸被叛徒殺害,壯烈犧牲,年僅30歲。
以李勳的資歷,如果他活到1955年大授銜,很有可能是大將。
二、黃公略
贛西南紅6軍軍長黃公略,原名漢魂,湖南湘鄉人,1898年1月24日出生。
黃公略的父親是一個私塾先生,他自幼隨父親學習。
1914年,黃公略學業有成後,曾子承父業,回鄉擔任私塾先生。
1915年,17歲的黃公略參加護法運動,在湘軍排長,開啟自己的軍事生涯。
1916年,黃公略就讀於湖南陸軍講武堂,和彭德懷是同學,兩人就此結識,成為親密的戰友。
1923年8月,黃公略從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回湘軍第2師3旅6團任副連長、連長。
1926年7月,黃公略參加北伐戰爭,任第2師第30團少校團副。
1927年1月,黃公略考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三期生。
同年黃公略參加廣州起義,秘密入黨。
1928年3月,黃公略回湖南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師隨營學校副校長、第3團3營營長。
當時黃公略的同學彭德懷任第1團團長。
當時,彭德懷和黃公略在軍中發展了黨支部,成立了隨營學校,吸收軍中熱血青年,彭紹輝踴躍參加,成為學校骨幹。
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人領導第5師800多將士,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
7月24日,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第13師。
彭德懷任紅5軍軍長兼第13師師長,滕代遠任軍黨代表兼師黨代表,鄧萍任軍參謀長,黃公略任紅5軍13師4團黨代表,紅5軍軍委委員。
10月,紅5軍與平江、瀏陽一帶游擊隊合編為3個縱隊。
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第一、三縱隊到井岡山與紅4軍會合,改為紅軍第五縱隊;
第二縱隊由黃公略指揮,留駐湘鄂贛邊堅持遊擊鬥爭。
1929年8月,彭德懷率紅5軍重返平瀏地區,與黃公略會師。
9月,兩軍重新組成紅5軍,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任政委,黃公略任副軍長,鄧萍任參謀長,吳溉之任政治部主任。
在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初期,蔣介石將中央紅軍稱為“朱、毛、彭、黃”。
黃公略與朱德、毛澤東、彭德懷並稱,足見其作用有多大。
1930年1月,黃公略調任紅6軍軍長。
7月,紅6軍與紅3軍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直接由毛澤東、朱德指揮。
而後,黃公略任紅3軍軍長。
黃公略率部參加了第一次到第三次“反圍剿”,逐漸成為中央紅軍獨當一面的大將,與林彪、彭德懷、伍中豪並稱毛澤東四驍將。
36位軍事家黃公略
尤其是在第二次“反圍剿”黃公略巧妙地將阻擊戰演變為伏擊戰,神兵天降,突然打亂敵38師指揮系統,敵軍頓時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敵38師大部分被殲,師長公秉藩僅以身免。
黃公略率軍從天而降的英姿,給在白雲山觀察戰鬥的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澤東特意送了黃公略一個外號——“飛將軍”,毛澤東名詞《漁家傲·反第二次圍剿》: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詞中的飛將軍指的就是黃公略。
1930年6月,毛澤東率領紅4軍從閩西向長沙進軍的途中寫下了著名的《蝶戀花.從汀州到長沙》
六月天兵徵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黃公略由此成為36位軍事家中入毛澤東詩詞中最多的一位。
黃公略身經百戰,從來沒有帶傷掛彩,可是他卻倒在一次普通的行軍途中。
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殲滅敵第52師。
在指揮部隊轉移途中,黃公略于吉安東固六渡坳遭敵機襲擊,為了掩護救援部隊,黃公略從安全的隱蔽處一躍而起,指揮射擊吸引敵機,卻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
黃公略犧牲後,毛澤東在追悼大會上為其題寫輓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
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1994年8月,黃公略入選36位軍事家,他是36位軍事家中犧牲最早的一位。
如果他沒有犧牲,活到1955年授銜,極有可能是元帥軍銜,真是令人扼腕。
三、孫德清
鄂西紅6軍軍長孫德清,原名孫以悰, 安徽壽縣人,1904年出生。
1924年5月,孫德清考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一期生,同年光榮入黨。
北伐戰爭時期,孫德清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1營營長,第四軍25師75團團長。
1927年8月,孫德清參加南昌起義,任第11軍(軍長葉挺)25師(師長周士第)75團團長。
1929年10月,孫德清奉命到湖北洪湖地區,組建紅6軍,任紅6軍軍長。
1930年7月,孫德清任紅二軍團參謀長兼第2軍軍長。
1931年3月紅二軍團改編為湘鄂西紅3軍,軍長賀龍,政委鄧中夏,參謀長孫德清,政治部主任柳直荀,孫德清還兼任第7師師長。
賀龍麾下悍將孫德清
孫德清是賀龍麾下悍將,賀龍對其敬重有加。
1932年,孫德清不幸遇難,年僅28歲。
以孫德清的資歷,如果他能活到1955年開國授銜,很有可能獲得大將。
四、段德昌
洪湖紅6軍軍長段德昌,湖南南縣人,1904年出生,段德昌是黃埔軍校四期生。
北伐戰爭期間,段德昌曾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5師政治部秘書、第2師政治部秘書長,20軍(軍長賀龍)3師2團黨代表。
1927年8月,段德昌參加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後,段德昌轉入鄂西一帶農村,從事農民運動,領導公安縣年關暴動。
段德昌是彭德懷入黨介紹人。
1928年6月起,段德昌任鄂西遊擊總隊參謀長、獨立師師長、代總隊長。
1930年2月,紅6軍成立後,段德昌任副軍長,孫德清任軍長,周逸群任政委,段德昌任副軍長兼第1縱隊司令,許光達任參謀長。
不久因病離職,由曠繼勳接任。
而後,段德昌他接替曠繼勳任紅6軍第三任軍長。
1930年12月初,段德昌被調任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色警衛隊總隊長,不久重組紅6軍,任軍長。
19313月以後,紅6軍改編為紅3軍(軍長賀龍)第9師,段德昌任師長。
段德昌是賀龍麾下著名的常勝將軍,深得紅軍上下敬佩。
人送外號“火龍將軍”,而“水龍將軍”就是賀龍,
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夏曦錯殺,年僅29歲。
共和國第一號烈士,36位軍事家段德昌
1952年,毛澤東簽發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證書上的名字就是段德昌。
1955年開國大授銜,開國大將許光達悲痛地表示,如果段德昌不犧牲,他就是元帥。
當許光達去問老上司賀龍,如果段德昌不死會授什麼軍銜。
賀龍略加思索,回答道:“可能是大將。”
1980年,樊哲祥少將曾說:“段德昌是一個常勝將軍,我跟他當過隨從參謀。他只比我大兩歲,如果不被夏曦殺掉,可能是元帥,許光達是他手下的師長,也是大將嘛。
1989年11月30日,段德昌入選36位軍事家。
結語、
以上就是紅6軍4位首任軍長的生平簡歷,革命鬥爭異常艱辛,紅6軍4位首任軍長全部壯烈犧牲。
如果,他們不犧牲,很有可能都成為大將,甚至有可能成為元帥。
革命勝利不易,這盛世繁華,都是革命先烈用性命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