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目前中國官方認證的民族一共有56個。這其中漢族人口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而其他55個民族由於人口較少而被稱為少數民族。中國的民族分佈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在全國範圍內漢族與少數民族是混合雜居的,但在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則呈現出少數民族聚居的特點。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如今中國的56個民族全都是歷史上民族融合的產物。
中國歷史上的匈奴、鮮卑、契丹、党項等民族如今都不在56個民族之內。在我們的史書中這些民族往往是在被新興民族征服後所同化。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天龍八部》中有一個角色慕容復。這個慕容復的身份是十六國時期進入中原建立“燕國”的鮮卑慕容氏的後代。事實上今天姓慕容、宇文的漢族人有可能祖先就是鮮卑人。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民族融合現象。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草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目前史學界關於鮮卑民族的起源主要有東胡說、東夷說、山戎說、逃亡漢人說四種不同的說法:東夷說出自三國韋昭的《國語·晉語》;山戎說出自《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則認為鮮卑人的祖先是秦代為躲避勞役而逃亡塞外的漢人。目前史學界最廣泛的說法還是認為鮮卑出自於東胡:《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十六國春秋》等史籍均持這一觀點。
公元前1800年前後如今山海關外的東北大地主要分為四片區域,各自生活著四個不同的族群:南面燕山一帶生活的是商朝的華夏族(漢民族的前身),北部是肅慎,東面是濊貊,西邊是東胡。東胡所生活的地域大致就在今天東北林區和蒙古草原的交界地帶,所以東胡的勢力很早就向西發展到草原。商周時期位於中原王朝北部的草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戎狄部族。
然而到了秦漢時期草原上已形成了東胡、匈奴、月氏三雄並立的格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匈奴王子冒頓在殺死父王后自立為單于(匈奴首領)。這時匈奴受到東面的東胡和西面的月氏東西夾擊,所以不得不在夾縫之中艱難求生。東胡為了試探匈奴的新君主就逼迫冒頓交出國寶千里馬,冒頓就此召集大臣展開討論。大臣們普遍認為:千里馬乃是匈奴的國寶,斷無輕易贈與他人的道理。
然而冒頓卻說:”不可因為一匹馬而與鄰國失和“。誰知東胡得寸進尺地向冒頓索要閼氏(單于的妻子),匈奴眾大臣無不義憤填膺,但冒頓卻說:“怎能為了一個女人而與強大的東胡作對呢?”得到匈奴的寶馬和閼氏後東胡放鬆了對匈奴的警惕——在其眼中匈奴除了逆來順受啥也做不了,於是東胡又向匈奴索要土地。這次冒頓拍案而起:“土地是國家根本,怎能隨便送人?!”冒頓帶領志在必得的匈奴人打敗了東胡。
東胡被匈奴打敗後一部分東胡人淪為匈奴人的奴隸。另一部分東胡人逃到了烏桓山和鮮卑山,後來分別生活在烏桓山和鮮卑山的東胡人就逐漸演變為烏桓人和鮮卑人這兩支民族。東漢末年烏桓人被曹操征服後逐漸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鮮卑則成為了日後“五胡亂華”的主角之一。這時草原上昔日的霸主匈奴已在漢朝的打擊下日漸衰落,鮮卑趁機佔據了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區。
北匈奴在漢朝和鮮卑的雙重壓力下被迫西遷從而誘發了波及整個亞歐大陸的民族大遷徙。二世紀中葉檀石槐曾統一過鮮卑各部,然而檀石槐死後鮮卑各部又重新獨立發展。三世紀前葉軻比能再度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後與曹魏交好。軻比能本是鮮卑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由於他的部落靠近邊塞,因此接納了很多為躲避中原戰禍而逃奔草原的漢人。這些漢人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文明。
漸漸地鮮卑軍隊也學會了用軍旗、戰鼓作為號令。軻比能早年曾透過護烏丸校尉閻柔向朝廷進貢。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關中十一路諸侯時田銀、蘇伯在河間反叛,軻比能率三千騎兵隨閻柔平定叛亂。延康元年(220年)軻比能派人向朝廷獻馬,他因此被魏王曹丕封軻比能為附義王。然而隨著軻比能的勢力日漸強大起來就把統一鮮卑諸部提上了議事日程。
全盛時期的軻比能統領十餘萬部眾。如果他面對的是一個大一統王朝,那麼十餘萬部眾並不算多。可不要忘了此時正值亂世,這就使軻比能認為自己能亂中取利。太和五年(231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出祁山北伐曹魏。這就使軻比能自我感覺機會來了,於是他兵屯石城坐觀成敗。青龍元年(233年)軻比能誘使東部鮮卑首領步度根依附。步度根在軻比能的支援下與幷州刺史畢軌為敵。
畢軌派部將蘇尚、董弼等部出擊,軻比能派兵在樓煩與蘇尚等會戰並將其殺死。青龍三年(235年)曹魏的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韓龍刺死軻比能,換立軻比能的弟弟為王。之後鮮卑種落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鮮卑各部從此進入獨立發展時期,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也是時和時戰。西晉武帝時代鮮卑分化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柔然部等部族。
慕容部、拓跋部進入中原後相繼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北魏、東魏、西魏等政權。北魏孝文帝試圖以推行全面的漢化改革解決鮮卑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問題: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孝文帝在這裡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措施。鮮卑人被要求改變傳統的髮型服飾,被要求改用漢語漢字,被要求將自己的姓氏改為漢姓。
孝文帝帶頭把皇族的拓跋姓氏改為元姓,獨孤則改為劉姓,丘穆稜改為穆姓,步六孤改為陸姓,賀賴改為賀姓,賀樓改為樓姓......這一時期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的現象日益頻繁,漢人世家大族也日益得到朝廷的重用。北魏的漢化改革加深了鮮卑民族和漢民族之間的融合。這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然而這也同樣激起了那些主張保持鮮卑舊俗之人的反對。
孝文帝南遷以後戍守北方邊境的六鎮軍戶由拱衛國都的干城變成了被日漸遺忘的群體:他們不再能靠自己的軍功得以晉升,而是變成像南朝那樣以門第取人,一時間六鎮軍戶的待遇驟然下降。六鎮軍戶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公元523年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六鎮起義。六鎮起義開啟了北魏王朝走向滅亡的歷史序幕,就像當年的黃巾起義開啟了東漢王朝滅亡的序幕一樣。
在北魏王朝走向滅亡的過程中高歡、宇文泰兩大梟雄脫穎而出,在兩人的身後是河東、關隴兩大軍事貴族集團:高歡賴以起家的軍事力量是河東集團,而宇文泰則以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為核心的關隴貴族集團與之分庭抗禮。所謂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這其中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弼是隋末瓦崗寨李密的祖父,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后。
八柱國之下設十二大將軍——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就是十二大將軍之一。關隴集團是一個文武兼備、胡漢結合的貴族集團。關隴集團中的各大家族幾乎都同時兼有多個民族的血統。宇文泰實際上就並不是真正的鮮卑人,而是出自匈奴宇文部,所以他其實是一個鮮卑化的匈奴人。作為關隴集團對手的河東集團其實也存在類似的現象:高歡的六世祖高隱是晉朝的太守。
按說高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人,然而自小與鮮卑軍人一同生長在邊鎮的高歡卻是一個完全鮮卑化的漢人。關隴集團和河東集團都出自漢人和鮮卑等遊牧民族混居的北魏六鎮。因此兩大集團中漢人和遊牧民族通婚現象相當普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漢人鮮卑化或鮮卑人漢化的複雜現象。宇文泰這個鮮卑化的匈奴人作為關隴集團的老大為拉攏集團中的漢族世家往往會賜他們鮮卑姓氏以示大家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隋朝楊家和唐朝李家作為關隴集團中的兩大重要家族都曾被賜予鮮卑姓名:隋朝楊家曾被賜姓“普六茹”、唐朝李家曾被賜姓“大野”。文化的融合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個彼此相互影響的過程,所以在鮮卑漢化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漢族鮮卑化現象並不奇怪。然而最終鮮卑民族還是在隋唐時期幾乎被完全同化到漢民族之中。隋文帝楊堅掌權之後順應了這種漢化趨勢。
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壬子當時的普六茹堅下令各大家族將原來的鮮卑賜姓恢復為漢姓。隋、唐兩朝實際上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鮮卑等各民族開創的王朝: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就是出自鮮卑獨孤氏的親姐妹,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出自鮮卑紇豆陵氏(後改漢姓竇氏),唐高宗李治的母親出自鮮卑長孫氏。隋唐之後鮮卑民族幾乎是完全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
如今的漢人中仍有一部分沿用著慕容、宇文、獨孤等源自鮮卑民族的姓氏。鮮卑人的漢化與日後蒙元、滿清的漢化是不同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滿族人建立的清朝都是在保留自身民族獨立性的前提下進行的有限度漢化;鮮卑人則是在捨棄自己的民族獨立性的基礎上幾乎完全融入到漢民族之中——這點是蒙古和滿洲都沒做到的,因此那些已融入漢人之中的鮮卑後裔已幾乎看不出與其他漢人有任何不同。
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所接受的文化可不是隻有漢文化: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就已西征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在這一過程中蒙古人除了漢文明之外還接觸過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等。在蒙古人之前契丹、党項、女真等民族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發明創造出來的,然而蒙文卻並不是根據漢字發明創造的:最早的蒙文是由成吉思汗命回鶻人塔塔統阿用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而形成的。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頒行由“國師”八思巴創制的“蒙古新字”。這種新的蒙古文字是藏族人八思巴根據藏文發明創造的。忽必烈在推行根據藏文創制的八思巴蒙文的同時也大力推廣藏傳佛教。蒙古人退回草原後逐漸恢復了回鶻式蒙文的使用,在宗教信仰上則保留了對藏傳佛教的信奉。蒙古人的文字、宗教總體上受西域、藏地文化的影響其實比受漢文化的影響更大。
滿人入關後在文化上的漢化程度其實遠遠超過了蒙古人,因此清朝的國祚比起元朝要長得多。然而滿洲八旗貴族為保障自己凌駕於漢人之上的特權地位仍有意識地採取了一些造成民族隔閡的政策——以暴力手段強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就是在當時令漢族百姓深惡痛絕的。相比之下北魏孝文帝卻是積極主動融入漢文化。事實上鮮卑人的漢化歷程是相當早的。
北齊史學家魏收所著的《魏書》指出:“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這段史料指出鮮卑是黃帝之後,也就是說和中原漢人同出一脈搏。北齊來自於東魏,而東魏又是北魏一部分,所以魏收在《魏書 》中提出的這種觀點應當是北齊官方的流行觀點。無論鮮卑人是黃帝后裔這種說法是真是假,但至少可以肯定當時的官方輿論就是這麼說的。
鮮卑統治者自己是認同黃帝后裔這種說法。這種認同有可能是鮮卑統治者確實發自內心認同華夏文化,也有可能是出於淡化民族矛盾、維護民族團結的政治需求,但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認同的確大大減弱了中原漢人對鮮卑人的敵視情緒。北魏入主中原並沒直接取代哪個中原的漢政權——這點與蒙元和滿清是有本質區別:蒙古人滅了漢人建立的宋朝;滿人入關取代了漢人建立的明朝。
北魏入主中原時漢人建立的晉朝早就在五胡亂華的大背景下渡江南下。當鮮卑人踏上中原大地時北部中國正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北魏繼前秦之後擊高車、破後燕、取胡夏、敗柔然......北魏並沒直接推翻中原地區的漢族政權,而是在中原漢族政權崩潰後南下平定了一系列的割據政權。這在客觀上實際起到了為中原地區收拾十六國時期四分五裂殘局的作用。
正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結束了北部中國的戰亂,從而讓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漢族百姓能過上更為安定的生活。鮮卑人在給生活在北中國的漢人帶來安定生活的同時又積極主動擁抱漢文化。儘管在這一過程中也曾一度引起過鮮卑守舊勢力的反撲,然而至少到了隋唐以後鮮卑民族還是幾乎被完全同化到了漢民族之中。古代中國曾長期奉行以文化為本位的華夷之辨:認同華夏文化的就是華夏,不認同華夏文化的便是蠻夷。
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謂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先秦時期秦、楚兩國本來都是根正苗紅的炎黃子孫,可由於長期與西戎、南蠻部族雜居就被其他諸侯視為蠻夷。與此相反的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佔據了華夏文明肇始的中原地區,而由漢人統治的南朝則與山越民族雜居於當時尚未開發成熟的南方地區,因此以代表中華正統自居的北魏就稱南朝是“島夷”。
我們在上文中提到鮮卑民族幾乎完全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這裡的“幾乎”一詞是萬萬不能省略的。2015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總統府迎接到訪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時安排十六個人裝扮成古代武士列隊站在樓梯上,聲稱其代表了土耳其“歷史”上的十六個強大帝國。這十六個帝國時間跨度兩千多年,地理覆蓋亞歐非三大洲。訊息傳出後被世界各國網友視為笑談。
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最為顯著的區別之一就是:沒固定的生活地域,各部族之間的互相融合是相當頻繁的事。歷史上的匈奴、突厥等族系很可能並非一個單一民族,而是由草原遊牧民族組成的共同體。事實上鮮卑民族同樣也是如此:在鮮卑民族的發展過程中一些部族分支逐漸與本部形成了較大的文化差異,最終逐漸從本部中分化出來形成了新的民族。
五胡十六國時期進入中原的鮮卑人在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後就逐漸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不過也有一些鮮卑部族很早就已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發展。公元4世紀初鮮卑慕容部的首領慕容涉歸死後嫡子慕容廆繼承了部落的統治權。慕容廆的哥哥慕容吐谷渾是慕容涉歸的長子,但由於是庶出之子而失去了繼承權。慕容吐谷渾只好帶著自己的一部人馬西遷到如今的青海、甘肅一帶。
這時日後建立北魏王朝的鮮卑拓跋部尚未入主中原,所以慕容吐谷渾帶走的這支部族後來就完全與其他鮮卑部族分化開來。慕容吐谷渾的後代就把自己政權的國號定為吐谷渾。公元663年吐谷渾政權被吐蕃吞併後吐谷渾族人的後代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土族。公元四世紀後期鮮卑人中的慕容、拓跋等部族紛紛入主中原,然而鮮卑人中的柔然部卻趁機佔據了被他們放棄的草原。
當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時柔然人則與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戰。後來為柔然鍛打鐵器的附屬民族突厥趁柔然在與北魏的戰爭中大幅削弱的機會征服柔然,柔然後裔逐漸分為南北兩支: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成為室韋人的祖先之一。公元916年契丹民族的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大遼帝國。
當時從中亞直到西歐的各國皆以為遼國已入主中原,於是契丹成為從中亞到西歐的各國對東方那片土地的稱呼。遼國滅亡後契丹民族逐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契丹人一千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外婚制”,所以純粹意義上的契丹人可能已不復存在。根據現代基因檢測技術顯示: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和內蒙古交界處的達斡爾族與契丹人有最近的遺傳關係,同時達斡爾族在風俗習慣上與契丹也較為相似。
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化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之下又分為若干分支。據法國學者伯希和的推測:室韋很可能就是“鮮卑”的同詞音譯。公元840年統治蒙古草原的回鶻汗國被南下的黠戛斯人滅亡後回鶻人被迫西遷。室韋人趁機遷入回鶻人西遷後留下的真空地帶。室韋各部中有一個名為蒙兀的部落是日後蒙古人的祖先。
正是蒙兀部落在後來統一了這片草原、開創了世界聞名的蒙古帝國,所以這片曾活躍過匈奴、鮮卑、突厥等遊牧民族的草原後來被稱為蒙古草原。南下中原的鮮卑人多數融入到了漢族群體之中,但也有一支鮮卑人留在塞外故土獨自發展。這支鮮卑部族就演化為了今天我國56個民族中的錫伯族。中央政府入口網站的文章《錫伯族》中介紹:“錫伯族發源於東胡系拓跋鮮卑部,原活動於大興安嶺地區。
自漢代前後由大興安嶺地區往南遷徙,到明末清初已分佈於嫩江中游各支流適宜農耕的地區。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定準噶爾汗國後從駐守東北的錫伯族人中徵調了1020名官兵隨同4000餘名眷屬西遷新疆伊犁以加強當地防務。如今70.2%左右的錫伯族居住在遼寧省,其餘分佈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等地。中國內地影視演員佟麗婭就出自錫伯族,而且還是錫伯族的形象宣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