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是大伊萬 軍武速遞 前天
書接上回,在作為闡述“大縱深戰役理論”發軔與源起的上篇中,咱們用了一篇文章的篇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交戰國的主要戰役、戰術法,及戰役戰術在實戰中面臨的困難進行了科普。
相信經過咱們的科普,各位讀者已經對一戰中協約國與同盟國在軍事戰略、戰役法上遭遇的最大問題,急需解決的最大矛盾有了比較充分的瞭解,即:怎樣確保部隊能夠在綿亙正面(即塹壕防禦體系)實施連續突破、在突破後怎樣確保部隊能實施縱深進攻。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克服這一矛盾,協約國與同盟國軍隊在一戰後期不約而同地進行了戰役法與戰術革新:
諸如沙俄軍隊在布魯西洛夫上將的指揮下,在對奧匈帝國的戰略攻勢中以“多梯隊連續突破”、“使用騎兵與騎炮兵縱深穿插”的戰役方法,實施了一次成功的戰役縱深進攻作戰;
而諸如德軍在“皇帝攻勢”之類的會戰中大規模使用的暴風突擊隊、選擇協約國軍隊防線上的薄弱點打出突破口並向戰術縱深猛插,英軍的在康佈雷戰役中使用早期坦克協助步兵突破等戰術方法,更是為“下一場戰爭”的正面進攻怎樣獲取戰術優勢指明瞭方向。
“大縱深戰役理論”與“閃電戰”的區別
就這樣,在所謂的“二十年間戰期”中,兩個在陸軍戰役法與戰術上造詣極深、更有大量天才將領的陸軍強國,即納粹德國與蘇聯,成為了歐洲大陸上陸軍戰役、戰術革命的領軍者,蘇俄在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葉戈羅夫元帥、特里安達菲洛夫上將等將領的領導下,而納粹德國在“閃電海因茨”、曼施泰因等人的領導下,分別獨立發展出了大縱深戰役理論以及所謂的“閃電戰”戰法。
不過,在這裡咱們必須得提一句:從嚴格的軍語定義來說,納粹德軍的軍語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所謂的“閃電戰”一詞,甚至“Blitzkrieg”這個詞的出處到現在都還有爭議,有說是德軍在“鐮割行動”(即法國戰役)之後被大量用在德國國內的納粹宣傳品上的,甚至還有說是美國《時代》雜誌的發明。
而從“閃電戰”在戰役和戰術層面上的實際運用、對戰役法的影響來看,“閃電戰”也並沒有任何成體系並形成條例的戰役法或戰術原則存在,對於戰略戰役軍團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部隊編成,諸兵種合成化部隊實施並發展突破的次序、航空兵與支援炮兵在戰役中的使用原則等都沒有進行嚴格的限定。
這種定義上的模糊,導致了“閃電戰”只能被簡單總結為:一種可以有效實施正面突破、擴大突破正面、實施縱深進攻、並將戰術上的優勢迅速轉化為戰役上的勝勢的戰役方法。其體現出的主要戰役與戰術原則包括坦克的集中使用、航空兵的直接支援與遮斷等。而這也決定了對納粹德軍每一次“閃電戰”式的突破,與前幾次實施的“閃電戰”式的突破都有點兒“不一樣”。當然了,這種戰役法體系上的缺失,既有普魯士軍國傳統的因素,也有德軍指揮體系的特點,完全不能一概而論,要充分說明的話怕是要另開一篇文章了,同時,也導致了“閃電戰”與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成為了完全不同的東西。
說“閃電戰”與蘇軍“大縱深戰役理論”在性質上“完全不同”,相信大家在明確了何謂“閃電戰”之後就能夠有所理解了:
“閃電戰”是什麼,它只是一種相對模糊的“方法”,是一種高階將領“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手藝”,也即是克聖或者約米尼所謂的“戰爭的藝術”。
而“大縱深戰役理論”是什麼,既然它已經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那就是一種有嚴格適用條件限定、嚴格的戰役實施方案及與之相匹配的戰術、裝備、後勤原則,對於諸軍兵種的兵力運用也有著非常嚴格限定的、等同於一部“怎樣組織一場戰役”的“使用說明書”。
如果說納粹德軍的“閃電戰”只告訴你“你的任務是實施正面突破、縱深進攻”,那麼大縱深戰役理論就等於手把手教你怎麼“正面突破”、怎麼“縱深進攻”。
“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發展
那麼,“大縱深戰役理論”到底是教蘇軍各級指揮員如何“正面突破、縱深進攻”的呢?大伊萬認為可以將“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理論”與“實操”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大縱深戰役理論”的初創
一是“理論”和“腦洞大開”階段,主要體現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前期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在主政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擔任國防副人民委員並主抓軍訓與動員期間搞出來的那套“大縱深戰役理論”。根據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葉戈羅夫元帥、特里安達菲洛夫上將等人的想定,對“大縱深戰役方法”與突破梯隊、發展梯隊的編成,諸軍兵種在大縱深戰役中所處的戰術地位、兵力的具體運用模式等等做出瞭如下比較明確的規定:
以一個蘇軍戰略戰役軍團為例,在遂行大縱深戰役時,根據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想定,要求這一軍團必須在寬正面、全縱深進入交戰。在具體的梯隊編成上,要求該戰役軍團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均編入強有力的由步兵、裝甲兵、機械化騎兵、支援炮兵與隨伴炮兵、航空兵組成的快速叢集,且務必輔以遠端航空兵與空降步兵等,以求將交戰延展到戰役縱深。
在兵力的具體運用、諸兵種合成部隊實施突破與發展突破的次序上,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也進行了比較嚴格的限定,根據戰役法要求:
第一梯隊在衝擊時務必輔以猛烈的支援炮兵、配屬的隊屬炮兵火力準備與徐進彈幕支援,在選定的主要突破地段上突破假想敵的一線戰術防禦地幅;
待第一梯隊步兵、支援裝甲兵突破戰術防禦地幅並向兩翼擴大突破口後,迅速投入實力更為強勁的第二梯隊,第二梯隊相比第一梯隊編入了可以長距離機動的坦克與機械化騎兵,在假想敵使用第二梯隊在第二道、第三道防禦地幅上展開之前,迅速破壞假想敵第二梯隊的戰鬥隊形。在總體上形成假想敵的第一梯隊被蘇軍的第一梯隊捆住撤不下來、假想敵的第二梯隊在蘇軍的縱深連續攻擊下無法展開並形成堅固防禦、假想敵戰役縱深的戰役支撐點被蘇軍第二梯隊與遠端航空兵和空降兵壓制奪取、最終防禦態勢在蘇軍全縱深攻擊下崩盤的戰役佈勢。
平心而論,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葉戈羅夫元帥等人做出來的這套想定與戰役方法,在理論上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基本上奠定了戰時乃至戰後幾十年陸軍戰役法的基本雛形,畢竟一直到八十年代北約盟軍搞FOFA(接續部隊打擊)和空地一體戰的時候,基本的戰役原則依然是想辦法怎麼阻滯蘇軍第二梯隊進入交戰。但是在實操層面上,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大縱深戰役理論”裡腦洞大開的部分就著實太多了:
一是遠遠脫離了彼時蘇聯的國家實際,根據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想定,要求遂行大縱深戰役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全部以機械化部隊的形式進入交戰,且坦克部隊、機械化騎兵部隊在戰役中的比例畸高。大家都知道,在戰役中光有坦克部隊在前面衝是屁用沒有的,需要大量的汽車跟在後面實施後勤保障,更需要發達的道路交通條件來確保你的坦克與運輸補給隊伍不脫節,而以當時蘇聯的汽車工業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來講,距離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腦洞中的大縱深戰役理論的裝備要求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二是在裝備上過於紛繁複雜,不過這也怪不得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當時各主要軍事強國在機械化戰爭面前,基本都是兩眼一抹黑、只能慢慢在水裡頭摸石頭的水準,但是蘇聯這摸的未免也太那啥了。在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領導下,蘇軍先後發展出了用於支援步兵的坦克、用於支援騎兵的坦克,然後又發展出了可以用來打擊固定火力點的坦克,以上坦克預備被用於第一梯隊突破假想敵一線戰術防禦地幅的當面交戰;隨後為了第二梯隊實施戰役縱深突破的需要,蘇軍又開始研製速度壓倒防禦和火力、可以快速實施摩托化機動的“遠戰坦克”,準備用遠戰坦克掩護機械化騎兵發展進攻。
而這“缺什麼來什麼”的結果,就是蘇軍在坦克部隊的建設上型號極其混亂,大量效能不佳或者有偏科的坦克因為某一非常特化的戰術任務而被投入量產,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到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去職並由伏羅希洛夫元帥接任時,蘇軍的部隊建設、尤其是坦克部隊建設上的混亂和浪費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而且一直到“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前,也沒有理順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真正的建設思路,更沒有理順這“大縱深戰役”在實踐中到底應該怎麼進行,這無疑是圖哈切夫斯基的失誤。
“大縱深戰役理論”在二戰的成型
當然,“偉大的衛國戰爭”爭很快成為了蘇軍“最好的老師”,大量不合時宜的裝備在戰爭初期被迅速淘汰,大量的年輕指揮員在殘酷的戰鬥中迅速成長起來。正是在他們的手中,蘇軍形成了真正的、可以實操的、在衛國戰爭時期發揮了巨大威力的“大縱深戰役理論”:
相比圖哈切夫斯基的“腦洞版”理論,被蘇軍高階將領成功運用的“實操版”理論繼承了大縱深戰役的理論精髓,對於諸如寬正面、全縱深交戰,將部隊分為第一梯隊(負責實施突破)、第二梯隊(負責發展突破)並擔負不同的戰役戰術任務等作戰思想、戰役原則等都沒有改變,與咱們前文中提到的圖司機版的“大縱深戰役理論”沒有區別。
但是,相比圖哈切夫斯基“腦洞大開”的部分,由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葉廖緬科等人真正打出來的“大縱深戰役”、尤其是1943年之後蘇軍打出來的大縱深戰役要精彩得多:
以一個蘇軍戰略軍團遂行大縱深戰役為例,蘇軍的一個方面軍一般會將由步兵與隊屬坦克兵混編成的合成集團軍作為第一梯隊,第一梯隊的任務依然是用於突破假想敵一線的戰術防禦地幅,在形成突破口後,合成集團軍的任務是繼續向兩翼擴大既有突破口,為第二梯隊發展勝利創造條件;
而第二梯隊一般由一個坦克集團軍加一個獨立坦克軍(甚至幾個坦克集團軍)組成,坦克集團軍用於在主要突破方向上發展縱深進攻,獨立坦克軍則一般在次要突破方向上發展縱深進攻;
在戰役的最後階段,則由坦克集團軍、合成集團軍對敵軍整個重兵集團形成圍殲之勢,一舉奪取戰役勝利。
在裝備層面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蘇軍為遂行大縱深戰役而研發的主戰裝備,並在裝備上形成的戰役戰術體系,無疑比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時期要科學、合理了很多,這也終於使得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當年還有侷限性、給蘇軍戰鬥力造成了巨大損害的“腦洞理論”在朱可夫等人的手下,變成了具備強大威力的武器。
“大縱深戰役理論”在戰鬥的進階
但是,“大縱深戰役理論”的實操版應用到這裡還沒有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軍事實上繼承了“大縱深戰役理論”,並在建立諸兵種合成化集團軍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成了合成戰役理論,即“大縱深戰役理論”的加強版。從蘇軍方面軍戰略進攻思想、蘇軍諸兵種合成化集團軍戰役進攻思路來看,基本上遵循瞭如下幾個戰役和戰術原則:
一是極度倚靠強大的全縱深火力突擊。尤其是核火力突擊與前線航空兵的戰役縱深遮斷,力圖在戰役開始就對對手展開戰役佈勢、投入第二梯隊等進行有效的火力殺傷與阻滯。
二是極為強調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進攻。在第一梯隊的行動上,蘇軍極其強調在數個戰役、戰術方向上實施突破,要求第一梯隊在強大的支援炮兵火力下迅速楔入敵軍戰術縱深,並以多方、多點突破牽制敵軍運用第一梯隊戰役預備隊的能力,為己方第二梯隊的使用創造有利條件;而在第二梯隊的行動上,蘇軍極其強調楔入敵軍戰役縱深後,堅決、高速地實施縱深進攻,並充分利用戰略軍團或戰略戰役軍團配屬的核兵器、化學兵器等,對假想敵實施的反衝擊實施猛烈的火力攔阻。在進攻速度與戰役縱深上,衛國戰爭時期蘇軍一個合成集團軍的每晝夜進攻速度也不過20公里左右,整個戰役持續時間內的突擊縱深不過120公里左右,而到了1974年,蘇軍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日突擊縱深在得到核武器支援的條件下猛增到100公里以上,戰役全縱深達到800公里左右,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分別增長了5倍和7倍左右。
三是更為強調在行進間轉入進攻與實施“兵營攻擊”、“冷啟動”的能力。蘇軍戰後認為,要避免己方戰役兵力在假想敵的核突擊下遭受巨大毀傷,唯一的應對措施就是取消部隊在戰役縱深待機區域進行集結重組、並向攻擊出發地開進的戰役組織環節,從兵營出發、以摩托化行軍的模式進入待機區域並迅速開始攻擊。同時,鑑於北約軍團集結、動員部隊的特點,蘇軍在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強調部隊的冷啟動或短動員打法,即所有的部隊不經過充分動員與整備,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比如在72小時內)從東德地區的兵營出發、穿過富爾達走廊並立即開始戰略進攻。當然,“冷啟動”“兵營攻擊”已經到了“高階玩家”階段,也意味著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已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總而言之,要讓大伊萬給個總評的話,“大縱深戰役理論”作為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最為精妙、最為嚴謹的現代陸軍戰役理論,發軔於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朱可夫等紅軍名將的手中成為現實,在冷戰後的蘇軍中進一步發揚光大,最終影響了包括中國陸軍在內的各主要軍事強國陸軍。儘管強大的蘇聯陸軍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研究物件、戰役目標、作戰原則等並沒有根本改變,並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各國陸軍的戰役與戰術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