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以史料豐富而聞名,已出土的楔形文字文獻約100萬篇。然而,亞述學家仍時常受到史料匱乏的困擾,原因在於文獻的時空分佈不均衡。亞述是古代兩河流域北部的國家,起源於底格里斯河中游西岸的阿淑爾城。迄今為止,阿淑爾城出土的初史階段的楔形文字文獻僅有24篇,而古城卡尼什(今土耳其中部的屈爾臺培遺址)出土的記錄亞述商人活動的文獻多達2.3萬篇,是亞述研究的主要史料。卡尼什是古代安納托利亞中部的交通樞紐,四方商路匯聚於此。大約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該古城處於繁榮時期,是當時亞述貿易的前哨,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被證實的商業社會。
在發掘卡尼什和解讀相關文獻的過程中,一批亞述學家脫穎而出。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榮休教授莫恩斯·特羅勒·拉爾森(Mogens Trolle Larsen)是當代最重要的卡尼什研究者之一,先後出版了《古亞述商隊的程式》(1967)、《古亞述城邦及其殖民地》(1976)、《倒塌的宮殿:東方發現的故事》(1994)、《阿淑爾—納達的檔案》(2010)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他還致力於扶持學科發展,是哥本哈根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和哥本哈根大學卡斯滕·尼布林古代近東研究所的重要發起人。鑑於拉爾森的淵博知識和獨到見解,他被遴選為美國哲學學會會員、歐洲科學院院士、丹麥皇家科學與文學院院士。《古代卡尼什:青銅時代安納托利亞的商業殖民地》(Ancient Kanesh: A Merchant Colony in Bronze Age Anatol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一書是他數十年從事卡尼什研究的總結與回顧,可謂其學術思想的結晶。最近,哥本哈根大學博士、牡丹江師範學院歷史與文化學院副教授史孝文將該書漢譯出版(商務印書館2021年版)。
除了圖表、前言、年代表、附錄、參考書目、古亞述人名索引、古亞述文獻索引、總索引、楔形文字專有名詞對譯字表外,該書正文分為6個部分,合計21章,分別介紹卡尼什的發現及其研究歷史、阿淑爾城的概況、安納托利亞地區的狀況、與亞述貿易網有關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解讀卡尼什文獻的理論。
雅俗共賞是該書最突出的特點。亞述學是一個小眾學科,而卡尼什研究位於其邊緣,關注度並不高。為做到通俗易懂,該書採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儘可能少使用技術性術語,避免煩瑣考證,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把我們引入4000年前的社會中。因此,該書不僅可以供亞述學家、古代史研究者、考古學家和其他學者參考,而且適合對安納托利亞和古亞述歷史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士閱讀。2018年,瑞典文學院之所以將著名的“蓋德·羅辛獎”(Gad Rausing Prize)授予拉爾森,既因為他在亞述學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也緣於他將這一高度專業化的研究領域向普通讀者所作的知識普及工作。
全景呈現古代卡尼什與阿淑爾歷史是該書另一個突出特點。雖然屈爾臺培遺址出土的楔形文字文獻為數不少,但大多屬於亞述商人的個人檔案,主要與其商貿活動有關,很少涉及公共事務。因此,利用這些文獻重建卡尼什、阿淑爾城和安納托利亞的歷史,是非常困難的。拉爾森透過多年研究,不僅對古亞述文獻了如指掌、信手拈來,而且能夠從數量龐大的原始文獻中抽象概括,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亞述商人的貿易程式,勾勒了阿淑爾城、卡尼什的政治結構以及亞述人的宗教與文化等,向讀者呈現了一幅比較完整的歷史圖景。
在史料處理和經濟理論方面,拉爾森也有其獨到觀點。他主張以文獻解讀為導向,但不拘泥於文獻本身,而是強調將文獻置於更加廣泛的視野中予以考察。他批駁了一些學者主張的古代世界無市場論,認為古亞述乃至整個兩河流域的證據都確鑿地表明市場不僅客觀存在,而且發揮著重要作用。他批評了匈牙利經濟史學家卡爾·波蘭尼試圖解釋古代經濟的“互惠”和“再分配”原則,斥其為“憑空猜想”“毫無證據支撐”。拉爾森認為,波蘭尼用他的方案解釋亞述社會時,對文獻的解讀過於主觀而漏洞百出。同時,拉爾森也強調了古代經濟的複雜性,指出不應該把現代經濟理論照搬到對古代經濟的理解中。
該書還對亞述學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並指引了其未來方向。拉爾森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亞述學的親歷者,加上他與奧本海默、蘭茲伯格等老一代學者的學術傳承,他本人的治學經歷就是一部亞述學的活歷史。因此,對亞述學發展史的回顧和總結,在該書中比比皆是。同時,該書還對目前古亞述文獻研究的薄弱領域進行了探討。比如,針對亞述後期的貿易狀況,他認為出土文獻量的減少很可能並不意味著貿易量的降低,而是貿易模式發生了變化所致。他進一步推測,在亞述後期的貿易模式中,一些被稱作“費用支付者”的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書譯者史孝文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致力於卡尼什文獻研究的學者之一,2009—2013年曾經師從拉爾森,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他對卡尼什文獻和拉爾森的學術思想比較熟悉,從而為該書漢譯本的準確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國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