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到了,送給孩子們最能代表北京傳統文化特色的節日禮物,非兔兒爺莫屬。
兔兒爺是老北京的吉祥物,從明代時起老北京人就有中秋節請兔爺、送兔爺的習俗,寓意平安吉祥。
作為北京彩塑代表性傳承人,張忠強做兔兒爺的歷史要追溯到小時候。“我在延壽寺街那片的衚衕大雜院裡長大,小時候誰的玩具多誰就能當孩子王,我就用黏土捏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什麼的,我的玩具最多,小夥伴都叫我‘大官兒’。”今年58歲的張忠強甜蜜地回憶著,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即使上了班,張忠強還放不下泥塑這個愛好。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的旅遊業興旺,張忠強利用業餘時間,在賓館門前銷售自己捏的京劇臉譜、十二生肖、小泥人等,很受外地、外國遊客歡迎。那時候,工藝美術大師雙起翔復興了兔兒爺製作工藝。張忠強拜雙起翔的兒子雙彥為師,學習兔兒爺製作,後來還在琉璃廠開了家小店。
“做兔兒爺最難的是開臉,尤其是畫眉毛和眼睛,要有神、有魂,畫好了的兔兒爺有溫度,看了能打動人心。”張忠強說。
做兔兒爺幾十年,張忠強遇到最難的坎兒,是做出來的東西賣不上價、沒人買。是一位年長的客人、同是非遺傳承人的杜先生點醒了他:“幹這個,首先得會翻花樣!”翻花樣、創新,才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於是,張忠強開始在創新上下功夫。兔兒爺本來就是時令性玩具,過了中秋玩壞了也就扔了,加上傳統兔兒爺製作技藝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得以復興,傳統款式流傳下來的特別少,只有故宮博物院保留有4款,白雲觀裡有兩尊同款。
結合紀曉嵐故居的紫藤,製作紫藤款兔兒爺;結合諺語“蘿蔔白菜保平安”,繪製蘿蔔白菜圖案兔兒爺;給王致和品牌製作吉祥物兔兒爺“王小和”;十二屬相兔兒爺、戰疫兔兒爺、北京馬拉松款兔兒爺……如今,張忠強設計製作的兔兒爺已達60多款。他在楊梅竹斜街開的“老北京兔兒爺”店還成了網紅店,來此遊玩的人都會到店打卡。
如果說年輕時做兔兒爺是一種興趣愛好,如今,作為北京彩塑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深感責任重大。
“2015年我去臺北參加活動,在現場搭建了一個兔兒爺山。一天,一位頭髮花白、腰桿筆直的老人來到我的展位前,他激動地問我‘你是從北平來的嗎?這兔兒爺還是泥做的嗎?還是拿模子磕出來的嗎……’”張忠強回憶,當時自己趕緊點頭說是,結果老人家潸然淚下。
“沒想到在臺北還能看到兔兒爺,讓我想起兒時的時光,在北平的衚衕裡,上房打棗……”老人說,“老北京人不管走多遠,看到兔兒爺,想起的就是家。”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於麗爽 武亦彬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