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白 現代油畫·《摩登午後》2019
好的藝術家模仿皮毛,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魂。
—— 畢加索
記得上一篇談藝術的文章有說,所謂藝術,就是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可對於藝術本身,卻並未作出任何解答。思來想去,發現“藝術”的確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即便現如今的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可真若談論起來什麼是藝術,卻又只能張開嘴巴啞口無言。這或許和它的名字有關,藝術的英文名是“art”,而空氣的英文名是“air”,兩者都以a為開頭,似乎在說藝術的“answer ”是猶如空氣一般虛無,無法形容,卻又無處不在。
它就像一陣風,拂過你的髮梢,什麼也沒帶走,留下的是微風拂面的心曠神怡,這是感受。而感受則是純粹的唯心主義,由己出發,向內而外。因此,若想看懂“藝術”,必須瞭解什麼是“我”的感受。
李守白 現代油畫《橙紅年代》2019
這樣說你或許不大理解,不如我們舉例,佛家是唯心主義的代表。比如《菩提偈》中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說,這個世界的客觀存在與否在於你的意識,如果你心中沒有雜念,又去哪裡沾染塵埃呢。但人似乎很難做到這般地步,一個生於紅塵的人,若想沒有雜念的超脫,掙脫現實的羈絆簡直痴心妄想。因此,不如換個角度,不做一個超脫世俗的人,而做一個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人,沉浸於此,熱衷於此。正如善慧大士所說的:“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人和世界規律的相對理論,當一個人和自己喜歡的人一同行走在路上,看著微風拂過草地,也許就會發現其實並非風在動,也非葦草在動,而是他的心在動。
要讀懂藝術,就需要在面對藝術的時候想起這份“心動”的感覺,一個不用心感受的人,自然無法理解什麼是藝術。
李守白 現代油畫《絕色》2019
而拋開了解自我的感受,也要去了解創作者本身的感受。就像如果要理解什麼是寒冷,就沒有什麼比將手握冰塊更切身實際的感受來得更直觀的了。這也正是許多表演系藝術家在拿到一個劇本並決定參演角色的時候會選擇身臨其境的去體會角色故事的根本原因,因為要塑造一個真實的形象,就需要有真實的情感。
所幸的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便是人有共情的能力。
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一篇名為《國王的金手指與驢耳朵》的故事,國王因為貪婪不小心將自己的女兒變成了黃金,歷盡千幸萬苦之後在聽到音樂家在和太陽神阿波羅的對決中所演奏的一首悲傷的曲子中痛哭流涕。因為共情的存在,我們即使無法經歷這些奇妙的神話故事卻也能從失去至親時的痛苦中感受到這份悲傷。這份共情的力量正是藝術的力量。
李守白 現代油畫《伊人》2018
因此,要了解藝術,共情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在看一些藝術大師,比如梵高、畢加索等作品的時候會摸不著頭腦的原因。因為畢加索說:“我花了四年時間就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如何像孩子一樣畫畫,正是我們所該思考的,用成人的目光去看待一個孩子的奇思妙想大概會顯得有些拙劣。去對一個孩子宣示自己認知的所謂的真理往往顯示出來的是自己的無知,因為真理一直都在被探尋,也一直在被超越。而孩子純粹的思想,卻始終猶如陽光一樣燦爛,畢竟如果一個孩子想吃糖,那他是絕對不會畫一棵香蕉樹的。而對於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也是如此,用自身刻板的眼光去對待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會迎來過往經驗上的重擊,倘若拋下陳腐的過往,而像一個孩子般保持新奇的眼光,或許能迎來不一樣的感受。
李守白 現代油畫 《仲夏》2018
要了解藝術,我們還要了解創作藝術的初衷。藝術作為一個外來詞——“art”,設計之初是為了交流,這和語言類似。只是你我都知道,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有侷限性,因此藝術的創作對人們的情感作出了一個很好的補充,但又在細枝末節上很好地保持了求同存異的相容性。
就像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藝術,具有包容性,但這似乎只在中國如此。
李守白 現代油畫 《燃情歲月》2019
藝術作為情感表達的補充,似乎註定要有追求。因此西方人將藝術稱為“art”,即為藝術是美的。比如朱光潛在《西方美學史》中就有提到五種美學觀點:1. 古典主義,美在物體形式;2. 新柏拉圖主義和理性主義,美在完善;3. 英國經驗主義,美感即快感,即愉快;4. 德國古典美學,美在理性內容表現於感性形式;5. 俄國現實主義,美是生活。
而在中國,除了將藝術叫做“art”,還會將美術(美麗的藝術)稱為“fine art”,這就顯得“art”本身可以是不美的,醜陋的,撕裂的。這似乎有悖於語言文字中錦上添花的補充意義,但作為情感的表達,它也確實認同了藝術在人的情感表達中具有多面性。
李守白 現代油畫 《幽藍一夢》2019
藝術可以是肆意個性的放縱,但也要有對美的追求。因為藝術是用來交流感染他人的橋樑,因此需要有公德;如同在公共場所禁止吸菸、不許罵街一樣,藝術,也需要有相應的高度。而肆無忌憚的生活態度和低劣的個性張樣 ,絕非真正的藝術。
綜上所述:藝術其實就是,閉上眼,保持內心的平靜,去感受身邊流動的風,去聽這個世界的聲音。不信?你可以現在試試。
藝術家:李守白
ps:以上畫作均來自李守白老師,李守白老師作為上海藝術家,非常熱愛上海文化,因此,在觀賞畫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地瞭解一下海派文化以及上海人的鄉情。
相關圖片來自於李守白與網路
侵權聯絡刪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