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35歲開始重拾書本閱讀的全職媽媽-南星半夏。
今天有幸參加了線下的讀書分享會《正面管教》,這是一本讓我獲益良多的書籍。作為一個初次當媽媽的我,透過這本書我開始重新去認識我的孩子。
簡單介紹下作者:簡.尼爾森,一個自已透過正面管教過17個有血緣關係的媽媽、祖母或是外祖母。而她這套《正面管教》的理論來自於兩位心理學家的一套心理學系統,讓我們來溫故下正面管教出來的孩子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
1、 個人能力的感知力;
2、 自己在重要關係中價值的感知力;
3、 對自己在生活中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
4、 內省的能力;
5、 人際溝通的能力強;
6、 整體把握能力強;
7、 判斷能力強。
這些都是心理學上的專業術語,理解起來可能有點難,簡而言之就是:
自信不自負、自省、自律、自主學習。
當然這本書主要是講大人如何引導小孩可以朝這些優秀的品質靠攏,所以我們現在來分析下家長與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嚴厲型
這種就是家長不僅擁有絕對的權威,而且這個權威也在時時提醒著小孩,家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其實這個本身理論上是沒有錯的,本來一個家庭裡家長的確擁有權威,可是這個權威不是用來示意的,而是用來作為燈塔般的存在。
2、 嬌縱型
其實這就是有點所謂的溺愛型,這種父母毫無疑問是愛小孩的,他們的愛是無限自由,沒有上限下限的,這也會導致孩子不守規矩,逾界不止。
3、 正面管教型
其實這種跟嚴厲型有那麼一點點像,處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如果嚴厲型會適得其反的話,那麼正面管教型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引導。
這麼多種型別怎麼辦?
OK,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循序漸進的正面引導呢?
第一我們的目標:小孩守規矩且自由;
第二我們的態度:和善而堅定;
第三我們的信念:無條件的愛。
那上面最難的一點就是和善而堅定,因為第二條執行得好的話可以達到第一條的結果,而第三條是中國很多父母都普通已經自發自有的一種本能。
和善而堅定
在我兒子三歲的時候,他一有不順他意的時候的手段就躺在地下打滾,滾到爺爺奶奶同意為止。這就導致很多人說:“哎呀,你生的小孩性格不好,脾氣不好。”甚至有些人說這小孩將來一定也不好,這樣類似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直到我接手帶小孩的時候,不到半個月的時候就完全把這個壞毛病給解決了。怎麼解決的呢?其實很簡單,在可選擇的範圍內我可以依從他,而超過了那個範圍,超過了那個底線,不好意思,那我們倆就這麼一直僵著,直到他哭不起來,直到他自己去洗乾淨臉。當小孩知道我的底線後他也不再去觸碰。當時我並沒有明白這個行為的心理過程,現在我明白了,這其實就是一種需要過度關注的心理。就比如說我們家裡來客人,我們去招呼客人的時候,小孩總是不停地過來插嘴要這要那,其實這也是一種需要過度關注的行為。因為小孩的感知能力更強,他感覺到我們在客人與他之間選擇了去招呼客人而冷落了他。但是小孩的理解能力沒有那麼強,因為他弱到不太能理解為了什麼客人來了就會冷落他,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客人來我,我需要招呼客人,你可以去做某某事來打發時間,而在這個時間裡我要負責招呼客人,不能陪你,因為這種一種待客禮儀。你要和顏悅色地去說,去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
堅定的大手握小手
孩子犯錯,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情,而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小孩犯錯的成本其實很低,可是你不能去抹殺了小孩試錯的機會。我女兒吃到好吃的菜愛倒菜湯到飯碗裡,可是第一次想試著倒的時候菜碗太燙了,於是奶奶制止了她的這個行為,從此她再也不敢自己去倒菜湯。直到有一次她習慣性地叫我倒菜湯給她喝,那我就覺得奇怪,你自己為什麼不自己倒菜湯呢?所以她把奶奶訓斥她的話告訴我了。所以這一次我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倒菜湯:
第一步用手指試下菜湯碗的溫熱度,如果太燙選擇用湯勺去舀;
第二步如果可以直接倒菜湯的話用手指把碗底托起;
第三步湯碗底一定要抵到飯碗沿。
就這樣,後面吃飯的時候我就完全省事了,她也省事想倒什麼菜湯在碗裡自己說了算。
當然百家小孩百家樣,需要不用的引導工具去指引,可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理論都是相通的,只是在你的執行層面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推薦大家可以去聽聽樊老師講的這本《正面管教》或者自己可再啃啃這本書,相信你一定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