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後人尊為“聖人”是有原因的,單單是他對自己一生的感悟,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論語》記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自立於世,四十歲能夠遇事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的根本規律,六十歲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七十歲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孔子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一生要如何度過:年輕的時候,要學習生存之道,安身立命;年老的時候要懂得明辨是非,優雅老去,這是聖人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一些人,年輕的時候不學無術,年老的時候,倚老賣老,不懂得該如何度過自己短暫的人生,如同浮生一日,蜉蝣一世,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
歲月如梭,不知老之將至,不經意間,人到60歲,真的已經老了,跟年輕的時候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有的人樂於接受自己老去的現實,安享晚年;有的人卻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餘生。我也到了天命之年,覺得步入老年的時候,要懂得自愛,才能讓自己的晚年活得更有尊嚴,那麼,怎樣做才是自愛呢?
1、愛惜自己的身體,上了年齡,器官老化,肌肉流失,身體機能下降,跟年輕時候判若兩人,腰痠背疼不值一提,看病吃藥也是家常便飯。所以,老年人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經常活動手腳,散步、跳舞、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身體健康了,生活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身體跨了,真的度日如年啊。
2、愛護自己的聲譽,人活一輩子不容易,不要活出讓別人討厭的樣子,為老不尊令人唾棄,晚節不保使自己蒙羞。所以,作為老人,要給年輕人樹立良好的榜樣,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知性優雅,這是老年人所要追求的境界,做到讓人敬佩才是老人最大的收穫和安慰,精神的富足讓你長命百歲。
3、熱愛自己的生活,老年人最大的快樂是安享晚年,不用上班,不用勞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回憶人生;可以養鳥遛狗,含飴弄孫;可以下棋彈琴, 品茶小酌;也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繼續拼搏,老當益壯,煥發青春活力。心中有夢想,歲月不留痕,那是一種別樣的生活樂趣。
4、關愛家人,家人是老人最好的依靠;老人是家裡的一個寶,和諧共處,享受天倫之樂是所有老人的夢想,可是,由於觀念不同,生活瑣事不斷,家庭生活成了一場惡夢,有些老人寧願自己獨自生活,也不願跟兒媳生活在一起,一旦有個病痛,連照顧的人都沒有,有的只好上養老院去養老,晚年生活淒涼,其中的痛苦一言難盡啊!
5、博愛眾生,老人經歷生活風風雨雨,要學會看得開,看得透,凡事不要斤斤計較,難得糊塗是福,太認真你就輸了。所以,老人活得睿智、活得通透是一種境界,餘生不多,用來計較你會活得好累,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心中有丘壑,眉間顯山河,這樣的老人誰人不愛?
可是,現實中,不懂得自愛的老人時有耳聞:有的人倚老賣老,乘坐公交車逼迫年輕人讓座;有的人愛佔小便宜,在公共場所順手牽羊;有的人不遵守交通規矩,走路橫衝直撞;有的人為老不尊,我老我怕誰……種種惡習讓人不敢恭維,無可奈何,不知道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其實,變的不是年齡,而是心態。
生命是奇妙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能夠活到七老八十都是一種福報,所以,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老了,不可怕,懂得自愛,人生才沒有遺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