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一直覺得頭戴耳機相比入耳式耳機更有性格,出街或是玩遊戲,滿滿的逼格。ROG,Republic of Gamers,玩家國度,2006年立身之初,即意在解決電競發燒友對極致效能和極致外觀的需求,多年經營下來,已經覆蓋主機板、顯示卡、筆記本、臺式電腦、顯示器 、滑鼠、音效卡及耳機等多條產品線。
本文為大家帶來的分享——ROG 風行GO BT藍芽電競耳機,即是其中一個優秀的代表。
▲ROG 風行GO電競耳機系列外觀設計一向不事浮誇,先後推出了了ROG 風行標準(3.5mm音訊孔)、ROG 風行(Type-C口)、ROG 風行Go 2.4(2.4GHz無線與有線雙模)等多款產品。
本文分享的ROG 風行 Go BT於今年推出,具備主動降噪與高通新一代藍芽編碼aptX Adaptive技術,使用便利,通用性也高,支援與手機、電腦和主機等主流遊戲裝置的相容。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進入正文看看吧~
2.開箱與配件
▲ROG 風行Go BT包裝元素比較直觀:ROG的“敗家之眼”標誌、產品渲染圖、紅點獎獲獎標誌、品名、音質標準等。
▲包裝背面的資訊量可謂豐富,概括了風行Go 藍芽的幾大特點,比如主動降噪、高通aptX Adaptive自適應技術、輕便設計、長續航等等。除此之外,也細緻羅列了產品引數資訊。
▲包裝其餘四個側面,也是各有資訊展示。其中,上圖二以多語言書寫了ROG風行Go 藍芽的主體特性——藍芽技術,搭配3.5mm音訊接頭,這兩種模式,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較實用的。
▲揭開外盒,可以看到覆蓋在耳機表面的橋形卡紙,上面介紹了耳機的設計和測試基於玩家體驗云云。我覺得在產品領域,社群集體是蠻有意思的存在,對於產品的理解,玩家自然更懂玩家。
▲風行Go BT配置了一個拉鍊軟殼收納包,啞黑色澤,不容易留指紋和顯髒。收納包正面是ROG的logo和品牌名。
▲ROG的logo等元素均採用鏤刻紋路,由小點填充,細節感和質感很不錯。
▲耳罩跟頭梁之間的轉軸有較大的自由度(最高180°平放、90°內折收納),所以在收納時,也是很方便的。而線材這樣的小物件,透過彈力網倉和彈力帶的綁紮,取用、收納都會比較規整。風行Go BT還配備了一個飛機轉接頭,拓展了使用場景。
▲前文提到了,這次的風行Go BT除了主打的藍芽連線,還支援3.5mm音訊孔線接。官配線長1.2米,在桌面使用環境下,夠用了。此外,有個小細節是無論是線材還是轉接頭,設計風格上都比較硬朗。
▲包裝盒裡的說明書和保修卡的內容資訊採用的也是多語種書寫,理解起來也更容易。
3.主機細節與功能
▼來看主機,風行Go BT的一個顯著外觀特徵是取消了可拆吊杆式麥克風,雖然有此部件收音效果應該更好,但以BT的產品定位而言,講求輕便(作為手機端裝備就比較合適),自然不宜有此件。當然,在實測中,風行Go BT的收音質量還是很有保障的。
▲風行Go BT的耳罩殼面採用啞黑材質,不容易留指紋和油手印,一側是ROG logo,另一側是ROG字樣,辨識度很高。頭叉上的對應標識則與之相反。
▲風行Go BT的耳墊採用蛋白皮材質,手感鬆軟,長時佩戴也很舒適。發聲單元口的海綿上,還印製了ROG的logo,這在耳機中比較少見,很有個性。
▼我們來看各部細節:
▲頭梁頂部有鏤刻紋的“Republic of Gamers”字樣,避免了頂部細節單調,也提升了辨識度。頭帶墊的海綿厚度為1.5cm,同樣的鬆軟舒適。
▲風行Go BT的滑動臂可調長度為3cm,採用的內螺紋,共5個檔位,阻尼感很不錯。
▲頭梁和頭叉的銜接件靈活性確實不錯,左右耳還分別標識了“L”和“R”字樣。
▼風行Go BT的控制單元主要集中在左耳罩:
▲使用功能包括3.5mm音訊線、指示燈、開關鍵(長按開/關機、持續長按藍芽配對、單擊切換降噪模式)、播放/暫停鍵(下一曲連擊兩次,上一曲連擊三次)、音量調節鍵(旋轉調音量、按壓關閉/開啟麥克風)。因為採用的浮凸結構,實測佩戴後的盲按操作比較流暢。
▲右耳罩僅設定了Type-C充電埠和充電指示燈。
4.功能實測
4.1 輕便隨行,久戴不累
▲風行Go BT重310g,在全包式頭戴耳機中,屬於比較輕便的水平,我測試了3小時的連續佩戴,負重感不是很強。加上收納方便的特點,風行Go BT滿足外出攜帶,我覺得沒問題。
4.2 App端音質音效多維調節
風行Go BT可以透過ROG驅動Armoury Crate奧創進行音質音效調節。
▲開啟藍芽,風行Go BT可以很快實現連線。連線模式上,支援手機端的“裝置設定”和電腦端的“二維碼/登入ID”。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均衡模式下,是不支援虛擬環繞音效和均衡器調節的;電影模式下,則支援虛擬環繞音效調節,也可以進行低音的增強、減弱的自定義操作。
▲事實上,風行Go BT支援的模式種類很豐富,比如音效最佳化處理的“均衡/射擊/電影/競速/角色扮演”,當然,也可以看出,這些音效最佳化基本上都是為了最佳化遊戲體驗而存在。均衡器的調節,則有“古典/預設/嘻哈/爵士樂/金屬樂/電子音樂/搖滾/人聲/射擊/競速”等幾種,調節方向覆蓋了從音樂到遊戲背景聲的多個場景。在出廠時,對應的模式下,頻響範圍是經過除錯的,可以直接使用,不過使用者也可以選擇“重置”,然後自己捏均衡器的頻譜,以獲得自己最喜歡的頻響效果。
4.3 表現偏實用,遊戲/影音都OK
▲風行Go BT的耳墊採用的四孔位快拆設計,輕輕一掰就能將耳墊掰下,然後就能看到內部的40mm Essence驅動單元。這個單元支援Hi-Res音訊(需要透過3.5mm音訊孔線接),可以實現4倍解析度音質,因而獲得更豐富的音訊細節。
▲來到上耳環節。因為變成胖子有一段時間了,所以頭圍也隨之增大,風行Go BT上耳穩定性還不錯,也沒有夾頭的不適。音質表現上,針對風行Go BT主打的遊戲音效,我測試了賽車、FPS等多種遊戲型別,發現風行Go BT低頻量感比較豐富,下潛夠深,加上耳墊的閉合作用,遊戲體驗沉浸感很不錯(開上降噪模式時,這種體驗就更深刻了)。在對遊戲NPC的聲音細節抓取時,做得也比較清晰準確,音色的話,比較圓潤,久聽不容易積累耳部疲勞。高頻呈現上,不會過度強調解析度,比較耐聽。
▲除了強大的遊戲音效,風行Go BT在影音調校上同樣可圈可點。在此環節,我主要的測試音源是《靈籠》。作為國漫的優秀代表,《靈籠》豐富的畫面色彩、細節之外,音效也是槓槓的。在電影模式下,無論是重力體的轟鳴、噬極獸的低吼,還是城主的老邁聲音、查爾斯的陰謀詭笑、冉冰跟馬克的深情告白...風行Go BT的呈現都很不錯,細節分離度和針對性補強,都做得很好。
4.4 四檔降噪,多場景適用
頭戴耳機本身就具備很不錯的被動降噪,風行Go BT還搭載了ANC降噪處理器,可以實現強降噪、微降噪、環境聲、普通四檔降噪模式。
國慶假期間,我出去玩了一趟,乘坐了火車、大巴、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在這些交通工具上,我根據不同的環境聲水平,佩戴風行Go BT分別開啟強降噪和微降噪兩種模式。如果單論降噪水平,強降噪模式自然更好,不過我覺得在強降噪模式下, ROG 風行Go BT的出聲略有些悶,所以只要周圍聲音不是特別大,我還是喜歡微降噪模式多一些,一般情況下也基本夠用。
環境聲對我而言比較實用的點在出街,戴著大耳,穿行在街道上,開啟環境聲模式也就更安全。
4.5 續航長,續充快
▲風行Go BT的續航可以達到45小時,我一般一天用個3小時,用個半個月不充電,實測可以實現。當然,因為支援快充,即便想用時發現耳機低電,現充也沒有問題,充電15分鐘,就可以實現5小時的續航需求。
5.總結
ROG 風行Go BT藍芽電競耳機是風行系列中單價最高的款式,因其支援藍芽和3.5mm音訊孔線接雙模、多重遊戲音效調節,以及高通aptX Adaptive技術實現的低延遲、穩連線和低能耗效能,會特別適用於手遊玩家。當然,你可能會說同等價位下,你可以找到音質表現更牛的真無線耳機產品,但我覺得這只是使用目標人群定位不同而已,畢竟,對於遊戲發燒友而言,好的遊戲音效、穩定和低延遲的藍芽連線表現,比能從音質裡聽出“水電、火電或是核電”,有意義得多。
ROG風行GO藍芽5.0版 遊戲耳機 藍芽耳機 無線耳機 頭戴式耳機 AI降噪麥克風 手機耳機 Switch耳機 3.5mm耳機
¥16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