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本報記者 張 芳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黎小妍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趙同峰
編者的話:據史料記載,四千多年前人類就有利用植物治療疾病的歷史,到現在,天然植物仍是藥物研發的重要來源之一。這些源自植物的藥物,曾大大提升人們的平均壽命,為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有四大藥物,可謂是里程碑式的“神藥”。
青蒿素,蒿草是最大功臣
公元前340年,東晉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一書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熱功能;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確說,青蒿能“治瘧疾寒熱”。但它真正走進人們視線,並與治瘧疾相關聯,則得益於屠呦呦和眾多專家的不懈努力。
1964年,越南戰爭爆發。當地惡性瘧疾流行,惡性瘧原蟲也開始對氯喹等抗瘧藥產生耐藥,軍隊因此出現嚴重減員。當時的越南領導人向我國求援,希望能解決這一難題。此後,一個代號為“523”的研究專案正式開展。
屠呦呦以中醫研究院(現中醫科學院)科研組組長的身份加入“523專案”後,與同事一起查閱了大量藥方。當時,國內其他科研人員已篩選出了4萬多種抗瘧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藥,但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屠呦呦開始系統整理歷代醫籍,並走訪老中醫,進而整理出一個包括640餘種草藥的《抗瘧單驗方集》。1971年,她改進提取方法,用沸點更低的乙醚代替乙醇作提取液,最終得到了青蒿提取物。1973年,青蒿結晶的抗瘧功效在雲南得到證實,“523專案”辦公室將其正式命名為青蒿素。
2004年,全球的醫療機構開始認可將青蒿素用於治療瘧疾,它逐漸替代奎寧和其他藥物,成為抗瘧藥物的首選。2015年,屠呦呦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功效:抗瘧疾。另有研究發現,青蒿素對治療肺動脈高壓、糖尿病、真菌感染以及免疫調節等也具有一定作用。
阿司匹林,柳樹皮裡的退燒藥
公元前的古蘇美爾人曾在泥板上記載用柳樹葉治療關節炎的功效;古埃及人的《埃伯斯紙草文稿》中,也有“幹柳樹葉可止痛”的記載。幾千年後,當人們將目光從柳樹葉轉移到柳樹皮時,阿司匹林的雛形便誕生了。
19世紀20~50年代,義大利、法國、德國、瑞士的研究者陸續從柳樹皮中成功提取水楊酸,用於治療發燒和疼痛。但這種提取物有一個顯著缺點,就是味道很糟糕,且對腸胃刺激大,許多患者甚至認為服用它比忍受病症更痛苦。直到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給水楊酸分子加了一個乙醯基,發明了乙醯水楊酸,上述問題才得以解決。乙醯水楊酸就是阿司匹林。
據稱,霍夫曼的研究動力來源於父親服用水楊酸時對藥物強烈味道和副作用的抱怨,他的父親因此也成為了最早嘗試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1899年,臨床試驗獲得成功後,阿司匹林進入市場。
1971年,英國科學家約翰發現阿司匹林還能預防血小板凝結、減輕血栓風險,並因此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獎。
功效:1.防血栓。阿司匹林腸溶片可降低心絞痛、急性心梗、短暫性腦缺血及繼發腦卒中風險;術後可用於預防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
2.解熱鎮痛。阿司匹林是應用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藥,可用於發熱、疼痛及類風溼關節炎等。
3.其他。1989年發現阿司匹林可延緩痴呆症程序;1994年被用於治療孕婦先兆子癇;1995年研究發現,它能降低結直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等。
二甲雙胍,山羊豆裡的噬糖者
看起來好像化學制劑的二甲雙胍,來源於一種天然植物——山羊豆。山羊豆原產於歐洲、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又被稱作山羊芸香、法國紫丁香、西班牙紅豆草等。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已將山羊豆的地上部分作為草藥用於緩解多尿,這正是糖尿病典型症狀之一。經過不斷探索,科學家發現其中能夠緩解症狀的有效成分是山羊豆鹼。但山羊豆鹼的毒性太強,並不能直接用於臨床。
為突破這一障礙,科學家開始深入研究其化學結構,最終確認,真正起降糖作用的是兩個相連的胍環,也就是人們說的“雙胍”。1921年,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首次合成二甲雙胍,明確了這種化合物的降糖作用。
二甲雙胍的應用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就在它問世後一年,胰島素被發現,並應用於臨床。對醫生來說,胰島素的神奇療效遠遠超過了從植物中提煉出的“雙胍”,雙胍類藥物一度被遺忘。
1957年,法國糖尿病學家斯特恩透過臨床試驗證實了二甲雙胍的降糖功效;同年,二甲雙胍在法國上市,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1958年,二甲雙胍在英國獲得使用批准。斯特恩將該藥命名為“Glucophage”,意為“噬糖者”,此名被沿用至今。
功效:1.治療2型糖尿病。國內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建議,除存在禁忌證或無法耐受外,2型糖尿病患者均應優先使用二甲雙胍,並推薦全程用藥。
2.其他。近年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對心血管有一定保護作用;它還有助於降低骨折風險;在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徵方面,二甲雙胍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奎寧,金雞納樹上的抗瘧藥
傳說,幾個世紀以來,南美印第安人一直使用金雞納樹皮治療發燒。這是一種生長於安第斯山脈的高大喬木植物。科學研究表明,金雞納樹的樹皮及根、枝、幹中含有25種以上的生物鹼,特別是樹皮中生物鹼的含量最高,幹樹皮中含有7%~10%的生物鹼,其中70%是奎寧。
有關金雞納樹最出名的一個故事,發生在400多年前。當時,歐洲殖民者入侵美洲,沒想到在踏上這片瘴氣蒸騰的大陸後,很多人患上了嚴重瘧疾,其中就包括西班牙駐秘魯總督夫人安娜(Ana Chinchón)。病危之際,一名印第安姑娘為總督夫人偷偷送去金雞納樹皮研磨成的粉末,安娜轉危為安,便將這種樹皮引入歐洲。據稱,在1742年,瑞典博物學家林奈就是根據上述故事,將該樹命名為金雞納樹(Cinchona)。但實際上,早在總督夫人踏上南美大陸之前的17世紀初,西班牙人就將金雞納樹的樹皮帶回了歐洲,只是當時僅在小範圍內傳播。
1817年,法國藥劑師首先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得到了奎寧單體。因天然奎寧來源有限,遠不能滿足民間治病所需。17世紀末,奎寧由歐洲傳入我國,曾被稱為“金雞納霜”。直至1945年,奎寧實現人工合成,產量才有了保障。但隨著其他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如氯喹、羥氯喹的研發,奎寧逐漸在臨床上被取代,現在已不常用作抗瘧藥。
功效:用於對耐氯喹惡性瘧、腦型瘧、間日瘧等的防治。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