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2021年7月在福州舉行,福建新聞廣播福建之聲推出百集系列報道《棟棟娜娜說文物》。綿延千年的歷史傳承,燦若星辰的文化瑰寶,英傑輩出的八閩名人。讓世界瞭解福建,讓福建走向世界!閩韻國潮,一起傾聽!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地上可能撿到國寶。1984年6月,南平後谷尤坑村村民蓋豬圈時,挖到一座單券墓,結果把墓給毀壞了,遺物都丟棄掉,後來被尤坑小學學生邱建平撿到,並報告給南平市文化館。當時發現了兩件元代的青釉褐斑雙耳瓷瓶,1件基本完整的定為一級文物;另1件很可惜的因為口沿和圓環缺失,被定為3級文物。

這件被定為一級文物的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高26.5釐米,口徑6.4釐米,腹徑14.9釐米,底徑8.8釐米。長頸、橢圓形腹、圈足微外撇。頸部堆貼一對獣面形長方耳,耳上各掛一隻圓環。釉色青灰中泛綠,釉面有冰裂紋。整體造型仿青銅器,是龍泉窯元代時期的典型器。

著名的龍泉窯

龍泉窯,中國陶瓷史上著名的大窯場,位於今天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市,境內山嶺連綿,林木蔥鬱,溪流縱橫,瓷石和礦藏資源極為豐富。龍泉窯創燒於三國兩晉,南朝開始形成青瓷為主的個性風格,到了宋元時期,成為整個中國青瓷史鼎盛期的象徵。

尤其是南宋初年,北方大批窯工紛紛隨皇室南渡,湧入浙江,這批人中有相當一部分落戶龍泉,把北方的制瓷技術融合到龍泉青瓷上,使龍泉窯產品技藝大進。



龍泉窯遺址

南宋重文輕武的風氣,導致文人士大夫的價值取向偏向簡約、雅緻。體現在瓷器上,尊古、崇古成為時尚,追求線條的優美、色澤的淡雅,釉色亮麗,瑩潤如玉。這一時期,是龍泉窯的巔峰時期。

消亡的技藝

到了元代,馬可·波羅和摩洛哥人阿卜杜拉在他們的遊記中都談到許多外國商船雲集於泉州、廣州等地,將瓷器轉運出口。龍泉青瓷為了適應當時外銷的需要,燒製了很多大型器物,有1米多高的牡丹大瓶,直徑50釐米以上的刻劃花大盤,氣魄宏偉。

不過元朝時戰亂不斷,大批勞動人民失業流亡,龍泉窯開始走下坡路。到了明代,受到景德鎮的衝擊,龍泉窯逐漸消亡,但一直到清代早期才徹底熄滅,窯火延續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延續歷史最長的窯系。自宋到明的數百年間,龍泉窯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1976年從韓國新安海底沉船中,打撈出一萬七千多件元代瓷器,其中龍泉青瓷就達九千多件,可見外銷數量之大。

監製:趙林、阮怡

編輯:孫世慶

播音:阮娜

微信製作:蒙瑤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小學生無意間撿到的國寶——元龍泉窯青釉褐彩雙耳銜環瓷瓶 | 棟棟娜娜說文物(92)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08

相關文章

南宋到元龍泉窯青釉蓮瓣紋碗

南宋到元龍泉窯青釉蓮瓣紋碗
敞口,深腹,圈足:碗內素面,外壁有凸起的重瓣仰蓮紋,層次分明,呈淺浮雕狀.胎體堅硬細膩,內外施青釉,釉層光滑均勻.圈足修刮規整,露胎呈灰色.此碗器形規整,線條流暢,紋飾簡約優美,素靜古樸,為宋代龍泉窯 ...

看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堆塑龍瓶 聽一段與龍有關的故事和傳說

看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堆塑龍瓶 聽一段與龍有關的故事和傳說
來源: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中國人對龍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情結,華夏語言中處處皆是,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生龍活虎-- 本期<溫州寶藏>,我們也帶您看一件與龍有關的寶貝.它就是溫州博 ...

素雅勻淨,最高等級乾隆御瓷——粉青釉

素雅勻淨,最高等級乾隆御瓷——粉青釉
雨過天青雲開處,青釉是中國最早的顏色釉,而粉青釉屬於青釉中的一種,宋龍泉初創,有如青玉. 趙彥衛<雲麓漫鈔>雲:"今處之龍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粉青釉是南宋龍泉窯 ...

回望二十年——濟寧,兗州

回望二十年——濟寧,兗州
作者:松果0523 說說這次旅行 當你總是想著去原來生活過的地方看看,那證明你真的老了.二十年前在濟寧和兗州生活工作過一年,雖然距離濟南也不遠,但是二十年也沒有再去兗州看看,總是惦記著二十年前住過的宿 ...

國內10大必打卡博物館,有都去過的嗎?

國內10大必打卡博物館,有都去過的嗎?
一座博物館能帶給我們什麼? 燦爛的古代文明.琳琅滿目的昔日寶藏--但是,除此之外,一座頂級的博物館還展現著每座城市.每個省份獨特的歷史積澱.這些博物館承載的不只是一個地區的歷史,也是燦爛的中國文化. ...

媲美兩岸故宮博物院,看大維德爵士的中國瓷器收藏(唐宋元篇)

媲美兩岸故宮博物院,看大維德爵士的中國瓷器收藏(唐宋元篇)
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古代陶瓷器,是令全世界歎為觀止且獨一無二的中國陶瓷收藏,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個人收藏之一. 他所收藏的近1700件中國陶瓷器跨越了近千年時間.它們中大多數為歷代官窯中的 ...

「收藏大家訪談錄」14 日本頂級收藏家安宅英一

「收藏大家訪談錄」14 日本頂級收藏家安宅英一
日本人到底多喜歡中國瓷器?近些年來,不斷地出現大量的中國古董被蘇富比.佳士得.嘉德.拍賣等國際大拍賣公司所拍出,這些中國古董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那就是日本收藏家! 如果您要去追溯這些日本收藏家的收藏曆 ...

「古窯講堂」閻崇年:大故宮3(一百三十八)大哉故宮之兆民共享
宮廷文物,歷經滄桑,幾散幾聚,流傳至今.故宮博物院的成立,象徵著宮廷文物從君有到民有.從君愛到民愛.從君享到民享的劃時代的轉變. 從君有到民有.原為宮廷秘寶,變為民眾國寶."大故宮" ...

賞歷代瓷器上的菊花紋樣典藏君 昨天

賞歷代瓷器上的菊花紋樣典藏君 昨天
菊花作為瓷器重大紋樣之一,植物紋飾鋪天蓋地,其中的菊花紋花團錦簇,成為一景,歷代也留下了不少以菊花裝飾瓷器的名品佳作. | 宋代:紋樣秀麗 | 宋代 湖田窯六方菊花紋帶蓋梅瓶一對 宋瓷的裝飾題材,喜用 ...

如何從底足來判斷一件古瓷器的真偽?

如何從底足來判斷一件古瓷器的真偽?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都有收藏古玩藝術品的習慣,而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我國古玩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在我們當下的社會中,儼然已經進入到了最為興旺的時候.古玩藝術品的收藏也成為了繼股票.房產之後的第三個投資 ...

為什麼宋代古瓷都是如冰似玉的釉面?

為什麼宋代古瓷都是如冰似玉的釉面?
在宋代的時候有點茶,然而說到點茶就會聯想到瓷器,不知道,大家對宋代古瓷有多少了解從一些歷史材料,和現在收藏市場中所出現的很多宋代古瓷.我們能夠發現宋代古瓷他的釉面都是如冰似玉的,有像冰一樣的晶瑩剔透, ...

鑑定古瓷時經常提到胎足幹老,什麼是胎足幹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古玩藝術品的收藏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在我國眾多古玩藝術品收藏的種類之中,最受歡迎,最讓人喜聞樂見的還是屬瓷器的收藏了,尤其是古瓷和和高古瓷的收藏,更是收 ...

簡 是美的最高境界

簡 是美的最高境界
張玉昌|文 多年以來,因為錯誤的導向,審醜變成本能.審美反而變成需要巨大勇氣和認知能力的行為,需要我們不斷用自律加以強化才能勉強維持的目標. 張世英曾言:"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 ...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瓷器,為什麼一直迷霧重重?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瓷器,為什麼一直迷霧重重?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其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 ...

40年前,江蘇女子撿到金印在日本引起轟動,讓200年懸案真相大白

40年前,江蘇女子撿到金印在日本引起轟動,讓200年懸案真相大白
導讀:在揚州市西北大約30裡有一座小山峰,名叫甘泉山,圍繞著小山的四周,零星地分佈著20多個大土丘和土墩.這些土丘和土墩,其實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一處古代貴族的家族墓葬群的封土堆. 1980年春天,其中 ...

《9.18大案紀實》劉農軍到底偷走了什麼國寶?神探武和平現狀如何

《9.18大案紀實》劉農軍到底偷走了什麼國寶?神探武和平現狀如何
作者|林小野 2018年3月,開封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它氣勢恢弘.雅量雍容,雄偉的牆體下到處都是鮮花和歡快的孩子.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每日匯聚到這裡,懷著好奇和興奮的心情,探尋館藏八萬件文物背後令 ...

花6888元買塊石頭,只因上面有副青山峻嶺圖

花6888元買塊石頭,只因上面有副青山峻嶺圖
這是一塊長江綠釉石,取名<華山之險>,就是說,這塊石頭上,有一副非常清晰的崇山峻嶺的畫面. 它的尺寸也不算大,裸石大概在17x10x5釐米. 華山,在我記憶裡,好像金庸的武俠小說<射 ...

你撿到過100元錢嗎?
我撿錢的次數還真不少,最早的撿錢.是在八六年在外貿冷食廠上班的時候.那是我們一天1塊2毛錢的工資,上一個月的滿勤是36元.那年的夏天有一次我們剛發完工資,在下班的路上,我撿到了36元,剛好是一個月的工 ...

國寶迴歸,100件迴流文物見證中國的治亂興衰(三)

國寶迴歸,100件迴流文物見證中國的治亂興衰(三)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以來,因戰爭被劫掠以及盜掘.盜鑿.不正當貿易等非法和不道德的方式,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餘萬件.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有300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