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科普積分落戶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把關注點放在政策內部,主要是在各項指標的加減分以及具體的操作上。現在發現大家對於政策本身的認識還存在不少的誤區,所以接下來的文章系列,會著重闡述政策的大方面,大方向上。
寫文章的靈感大多來自客戶的諮詢,所以很歡迎你們的諮詢,可以讓我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這篇文章來自昨天的私信,問我2021年有13萬人申報積分落戶,每年就有6000人的落戶規模,落到自己頭上,豈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我大驚失色,他分數不低,大概還需5年左右就能上岸。他怎麼能用這種方式來推測自己落戶的可能性。
積分落戶,縱有13萬人申請,但影響你競爭力的,還是同齡人以及年長的人數;拜託大家不要這麼緊張,這不過是一場申請,有很多的80後只是想知道自己當下的分數。這些人要落戶,這些人要落戶,的確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但那些年齡在40歲左右的,大可不必如此焦慮。
積分落戶中有兩個扛大樑的指標,是社保和居住分;這兩個指標的加分,是系統讀取,想在這兩項突擊加分根本不可能。這兩項指標,都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你出生的時間越早,社保繳納的時間越早,社保繳納的時間越長,這兩項的指標加分就會更多;而閱歷的增長,會讓你有財力和物力去支撐其餘導向指標加分的條件。
比你年長的,和你也不一定構成強有力的競爭關係。可能會因為孩子的上學問題等不及落戶而轉戰其他城市,可能會因為年齡過大進行減分;在諮詢的過程中,很多人知道自己落戶後孩子超過年齡就放棄了申報,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比你年輕的,更構不成威脅了。社保和居住分,沒有足夠的硬支撐,縱使他其餘的導向指標很出色,也是白搭。更何況大多數人達到導向指標加分的條件,需要一些時間和財力的積累。即使有個別人很出色,但這樣的人也只會佔用不到10個名額,總體來說不是大礙。
所以積分落戶,本質上還是同齡人之間的競爭;在社保和居住分上,你們相當於同時起跑,你有加分他也有加分;所以要想拉開差距,只能在學歷、納稅、職住上使勁。學歷加分,學歷加分低於15的,是有必要進行學歷提升的;納稅加分,可放到最後,申報前近三年,每年都要納稅,且需要納稅額超過10萬;職住加分,滿分12,需要郊區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