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遭遇最冷寒冬
前段時間,大家還處在秋老虎遲遲不來的狀態中,這幾日又氣溫驟降,讓人直接從夏天過渡到冬天。但可能很多沒注意到,南極剛遭遇有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在4月到9月這段時間,南極洲高原的研究站就記錄到,當地平均氣溫低至-61℃,個別地方甚至達到零下98℃的超低溫資料。
要知道人類開始記錄南極溫度,其實是從1957年開始的,如此低的溫度直接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近幾十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沒有緩解,但哪怕是拉出最近這30年的溫度資料,平均值也比2021年南極的平均氣溫低2.5℃。
一個寒冷的冬天,能否改變變暖趨勢,阻止南極海冰迅速融化?
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已經確認了這件事,根據《華盛頓郵報》公開的原因分析來看,此次南極遭遇最冷寒冬,很可能是因為平流層中的極地渦旋太過強烈所致,因為,這一次平流層中的風也比以往更強,所以,南極很多地方的冷空氣,就像是直接被封鎖起來了一樣根本走不出去。
更可怕的事情是當極地渦旋過強,就會消耗更多平流層中的臭氧,這個結果又會反過來導致極地渦旋加強,當臭氧被過度消耗,南極的臭氧空洞也會擴大。
南極冬天的持續性低溫,雖然讓南極海冰在8月的時候達到比較高的一個記錄值,但也只用了幾周的時間,也就是當時間來到8月底的時候,海冰就變得很薄了,直接達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也就是說,地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不是南極一個寒冷的冬天就能解決,根本無法改變全球變暖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南極極度嚴寒,多國糧食減產,世界各地旱澇災害頻發,地球是不是步入小冰河期了?
地球,的確曾經進入過小冰河期,距離目前比較近的一次就是明朝小冰河時期,不過持續時間其實比較長,從元朝到清末的時候都是,尤其是明朝和清朝發生了幾千次自然災害,而且是規模還不小的自然災害,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當然遠不只是溫度低一點那麼簡單,隨著而來的問題就是糧食產量也大幅度下降,在那個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年代,農民本就是“靠天吃飯”,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是極低的,如果大多數人都填不飽肚子,社會自然就難以穩定,這也是一些學者分析的明朝滅亡誘因之一。
不過,地球是不是進入小冰河時期,並不是南極溫度高低就決定了,而且,目前任何科學分析都顯示,地球沒有步入小冰河時期,雖然南極遭遇了有記錄來的最低溫度,但其他地方同樣也在過去這幾個月遭遇了比較熱的夏天,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感同身受。
小冰河期,的確是氣溫相對更冷的一個時期,但是,這個時期並不會有大量動植物死亡,至於人類目前的科學實力,一般就更不會危及生命了,只不過物價可能會因為大環境不太好而受到影響。實際上,即便是科學家也難以判斷小冰河期具體從哪天開始,地球這麼大,每個地方又存在大小不等的氣候差異,就像我們說一年是冷冬、還是暖冬,一般也是過完了以後才確定。
不管是小冰河時期,還是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共同之處都是極端天氣頻發,未來洪水和乾旱或變更多?
不過,與全球變暖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小冰河期,同樣會導致更多極端天氣發生,有時候最冷的冬天和最熱的夏天,也集中在小冰河期。從科學家們的分析來看,地球變暖的趨勢並沒有減緩,已經成為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
正如大家身處的2021年,已經不少地方遭遇了幾十年一遇、甚至上千年一遇的洪災,包括國外的很多地方,比如德國千年一遇的洪水,美國西部遭遇一千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
說句實話,地球變暖也是有辦法來緩解的,但真要執行起來又很難,這不是一個人怎麼做,又或是一個國家怎麼做就能逆轉的,而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科學家們還要多久找到第二個地球,時間真的很難說,倘若這個時候還不能遏制住氣候變暖加速,那麼,真的等不到太陽死亡的時候,地球早已不適合人類居住,那個時候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