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是否擁有足夠強勁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認同感是極為關鍵的。
如果一個地方,是其現在所隸屬的國家用武力強行征服的,而後帶給它無盡的災難與屈辱,那麼此地生活的百姓,除非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否則很難對它所從屬的國家或者政權,產生認同感或者依附感。
此地生活的百姓會自始至終地認為,自己與其它地區的人屬於兩個國家,不願產生任何糾葛。
(一)、互相輕視,難生共鳴
在遙遙東海之濱有這麼一個地方,它位於日本的九州島和中國的臺灣省之間,其上聚集了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三種民俗特色,各式各樣的建築,星羅棋佈。
此外,它的周邊無盡的魚兒遨遊其中,盡情徜徉。
其風光秀美獨特,號稱“東方夏威夷”,它正是空手道的故鄉——沖繩。
這裡有著數不盡的歷史名勝,好比著名的首裡城,此乃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守禮門乃此城之門戶,刻著“守禮之邦”的匾額格外奪目,頗具唐風唐色。
這裡還有綿延數里,遍佈白紗的宮古島以及坐落在懸崖峭壁之上,與蔚藍海洋相鄰的萬座毛。
照常理而言,生活在此般人間仙境之中,大家該當格外幸福,可沖繩的人們卻並不作此想。
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們是“被奴役”的物件。
他們不願向旁人提及自己是日本人,而是更願意說:“我是沖繩人”、“我是琉球人”。
如若非將日本人這個稱謂,冠於他們身上,恐怕會引起這些人的厭惡。
至於日本本土上的居民,對於沖繩人也感到有些陌生,甚至有些輕視。
在日本內閣中,沖繩人所佔的比例少之又少,他們也沒有話語權只是起到象徵性的作用。
當沖繩人因為美軍基地計程車兵外出燒殺搶掠,而義憤填膺、上街遊行時,日本人似乎並未對他們表現出太大的同情心,很少有人願意為其發聲,認為這種行為不利於美日之間的友好關係。
如果是日本其他地方的百姓,因遭遇美國士兵帶來了不公正待遇而湧上街頭。
即使日本民眾不會為其擂鼓助威,也會在背地裡為他們默默祈禱或者向首相施壓。
沖繩人與日本人,儘管都生活在日本當局的統治之下,可他們彼此疏遠,完全沒有同胞的模樣。
對於很多衝繩人而言,他們寧願留在家鄉發展漁業或者旅遊業,甚至前往中國臺灣,都不願去往京都或者東京以及名古屋這樣的本國大都市。
原因無他,在於沖繩人對日本人深惡痛絕;而日本人也從心底裡瞧不起沖繩人。
與其如此,還不如儘量避免產生交織,就這樣,“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也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二)、昨日不堪回首
那麼,為什麼沖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沖繩人?是什麼讓沖繩人與日本人之間產生了如此之大的裂痕呢?
一言以蔽之,沖繩人本就不屬於大和民族,而大和民族也不願接納“後來者”。
首先,歷史原因,使得沖繩人對日本有著難以磨滅的仇恨,也令日本人難以接納沖繩人。
此前的沖繩,叫做琉球,自明太祖洪武年間起就是中國的藩屬國。
它對中國稱臣納貢,而中國在給予其保護的同時,並不會干涉它的內政。
日本自豐臣幕府時代就開始覬覦這片土地,畢竟琉球群島與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十分相近,且與日本九州島也不遠,是塊容易掌控的風水寶地。
於是,豐臣秀吉就以武力,脅迫琉球群島為其提供糧草物資。
不久後,鹿兒島上的薩摩藩進一步對琉球施壓,使得琉球進入了屈辱的雙藩時代。
到了晚清年間,腐朽的清朝自身難保,無力顧及琉球。
而日本也是愈發的肆無忌憚,明治維新後,日本堂而皇之地把琉球國變成了琉球藩。
琉球國王見狀,希望清廷能夠提供幫助,可多次寫信均未收到理想的答覆。
1875年在日本的命令下,琉球直接停止了向清朝進貢,結束了“兩屬狀態”,完全歸於日本。
日本得寸進尺,在四年後直接推翻了琉球王國,廢藩置縣,也就有了今天的“沖繩縣”。
對於沖繩民眾來說,祖先的恥辱難以忘記。若不是日本人,自己的琉球王國也不會在1879年完全覆滅。
對於日本人而言,琉球群島是自己征服下的土地,那裡的百姓如果在古代,就與奴隸無異,又怎麼能與大和民族相匹敵?
何況,大和百姓自視血統高貴,將沖繩人視作蠻夷。
就這樣,民族矛盾一代又一代地傳了下來。
至於為何沒有消弭,除了間隙太深以外,還在於兩者有海洋相隔,彼此沒有過多的聯絡。
本就脆弱的大和文化,無力漂洋過海去同化那些琉球民眾,當然他們也不屑於這樣做。
其次,日本曾帶給過琉球深重的災難。
且不論那難以回首的“雙藩時代”,也不論日本在佔領琉球后實施的諸多暴行,只說二戰結束前夕的一件事,就足以解釋,為何沖繩百姓不願承認自己是日本人。
二戰期間,沖繩一直是日軍的重要戰略補給地。
日本法西斯完全把沖繩以及沖繩人,當成了戰爭資源和戰爭奴役,他們生產的作物大部分都被迫交給了日本軍隊。
島上的壯丁要麼在碼頭上無償的當苦力,裝卸貨物;要麼參軍,捲入這場不義之戰。女性們要麼去勞軍,要麼在家耕種。
正因如此,美國人把沖繩視作了眼中釘。
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可它仍想做困獸之鬥。
於是,美軍聲勢浩大的登陸琉球群島,而日本軍隊把島民當成擋箭牌,既讓其提供物資,又把他們當成人質。
美日兩國在沖繩島上展開了為期82天的沖繩島戰役,在此期間雙方打得昏天暗地,沖繩附近的海水更是被染成了紅色。
美日交戰所死傷的不僅僅是雙方的官兵,還有近10萬沖繩島平民遇害。
從二戰的經歷可以看出,日本壓根沒把沖繩人當成過本國民眾;而沖繩百姓對日本則是新仇舊恨夾雜其中,又怎能輕易消除?
(三)、積怨頗深,難以消融
再次,美國人左右橫跳,從中作梗。
日本投降以後,美國對其頗為忌憚。
若不是日本,二戰不會持續如此之長的時間,美國無需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美國大兵犧牲,不會造成財政赤字。
沖繩還趁著日本百廢待興,成立了八重山共和國。
美國人知道日本與沖繩之間的矛盾,也很看重沖繩的地理位置,於是在1945年透過《波茨坦公告》開始了對琉球的“信託管制”。
在此期間,美國人大肆宣揚自由與民主,給了沖繩人以希望,還用“琉球”來稱呼它,希望重燃當地民眾的復國之心,並讓其與日本拉開距離。
原本沖繩人對日本就痛恨不已,再加上美國的煽風點火,這股民族主義勢頭,又出現崛起之勢。
最後,日本的做法,實在令人作嘔。
既然日本不願意讓沖繩獨立,還把它留在自己的國境,那麼應當給它足夠的體面與尊嚴。
可日本居然放任美國人,在這裡建設軍事基地,把它打造成了海上碉堡。駐日美軍有三分之二都在沖繩,這些大兵桀驁不馴,無組織無紀律。
在1995年,酗酒的美國大兵強姦了沖繩12歲的女孩。
此新聞一出,當即在國際上引發熱議,也讓沖繩民眾達到了憤怒的頂點,他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嚴懲肇事者,要求美軍從自己的家園中滾出去,可無濟於事。
1998年美軍士兵駕駛車輛,敢肆無忌憚在大街上橫衝直撞。即使沖繩強烈要求美國交出肇事者,但美國仍舊置若罔聞。
2001年在一個住宅區內對著居民房屋連續縱火,根本不顧及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和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
即便如此,他也依然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
強姦、殺人、搶劫、私闖民宅、故意毀壞財物,毆打,辱罵,美軍在沖繩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可沖繩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們自發的圍堵美國軍營,可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日本當局只是象徵性的從中攪渾水,一面討好著美國人,一面又安撫著沖繩人。日本當局對美國怕到了骨子裡,以至於都不敢讓犯下罪行的美國士兵留下受刑。
這樣的日本,毫無國家擔當道義可言,絲毫沒有責任心。
沖繩人始終不願認可日本對自己的統治;而日本也從未將沖繩視作與本州島一般的重要。
或許,他們從心底裡,就未正眼看待過沖繩人,以前把這裡當成戰略基地,現在又將此地當成了向美國諂媚奉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