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對自己的盟友小弟越來越苛刻,特朗普不僅要求美國盟友的軍費開支提升到GDP的2%,還要求接受美軍駐兵保護的國家交保護費,對於不肯提高軍費開支的國家極盡刁難,比如德國。
德國似乎是個沒有慾望的躺平年輕人,儘管它很有錢,但幾乎都用到了改善生活上,也是歐美國家中對環境保護最上心的國家,德國綠黨是今年大選中的新星,其它歐美國家也有綠黨,但沒有哪一國能和德國綠黨相提並論。
(綠黨就是提倡保護環境的群體,上圖是德國綠黨的候選人,她有可能取代默克爾)
強大的德國整天想著拯救地球環境,對國際爭霸幾乎沒有興趣,多年來對軍事的投入非常少,2019年軍費開支只佔GDP的1.1%左右(可能是統計方式有偏差,也有資料認為它的軍費在這一年佔GDP的1.39%),2020年上升到1.5%左右,但歐美國家認為這是疫情爆發後GDP總值萎縮導致的,德國實際上並未增加軍費開支,美國尤其不滿意,美國希望德國花更多的錢、承擔更多的義務。
雖然德國軍事開支在GDP中的比重很小,但是每年的軍費仍然接近500億歐元,妥妥的軍事投入大國,對於目前的聯邦德國來說完全夠用了,畢竟德國沒有任何海外領地需要保護,它不像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那樣,在全球擁有屬地和勢力圈,需要組建強大的海軍,保護海外利益和盟友,德國只需要有限的空軍和陸軍就可以了!有錢都找不到地方花。
歷史上的德國也曾是殖民帝國,在亞太和非洲擁有廣闊的殖民地,第二帝國時期的公海艦隊是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存在,第三帝國的陸軍更是橫掃歐洲。如今的德國淪落到馬放南山、全民享樂的地步,是誰讓德國變成這樣的?其實就是英美法等歐美戰勝國有意閹割的結果,它們希望削弱德國確保歐洲扶持和平,又妄想讓德國配合自己的全球戰略,實在是難為人家了。
想讓德國承擔更多責任也很容易,比如恢復德國的軍事強國地位,把人家失去的領土和海外殖民地還給人家,尤其是把德國的歐洲領土恢復到47萬多平方公里,這樣做肯定能激發它的大國野心,甚至會帶頭對抗俄羅斯,讓其承擔國際責任的目的也就能達到了,不過英法兩國肯定不會這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