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多數是西方科學傳統的產物,這點遠超過我們所想承認的。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許多自我定義都基於物理學家用來描述物質的相同科學模型。西方科學方式是找到數理與實證之間的一致性,這使得科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上成為一個強大有力的工具,並造就許多偉大的發明。但在知識進展的同時,總是會發現到新的現象,很多時候,解釋這些新現象時所引用的理論卻無法描述它們,因此必須提出更新的、涵括更廣的理論假設。
一直以來,我們對自我的定義大多是基於幾百年前的物理學,這裡所指的是,我們偏向于堅持視自己為一個實在的物體。宇宙是由堅實的物體所組成的這個定義,主要是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初由艾薩克·牛頓和他的同事們所提出的。
牛頓物理學在十九世紀被加以延用,將宇宙描述為以原子為基礎的組合體,而這些牛頓物理學的原子,則被認為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核,加上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如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般。牛頓力學在十九世紀被認為是自然現象的終極理論,這些定律堅守著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看法,並認為物理現象在本質上是嚴謹的因果,所有的事物皆可被客觀的描述。
這項觀點對於一些喜歡將世界視為堅固、不變的,且有著一套清楚明確的規則來掌管執行的人來說也許是安穩舒適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仍有大部分依循著牛頓力學而運作,除了電氣系統,我們也以機械的方式去經驗自己的身體,以絕對的、三維空間和線性時間來定義大多數的經驗。當我們為日常生活奔波,努力「準時」時,容易把自己視為機械,並忽視人類內在更深層的經驗,詢問任何人,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他們最有可能用牛頓的原子模型來形容,然而,如果延伸字面意義來看,這一個理論將我們置於相當困窘的處境,這些物理反應皆有一個物理上的起因,讓我們覺得自己是由一群繞著彼此打轉的微小球體所組成。容易讓人忽略任何物件本身也會影響實驗的結果,能量和物質也是相互作用的,不僅在心理實驗中是如此,在物理實驗中也是如此,如今已經獲得物理學家們的證實了。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的特殊相對論瓦解了牛頓世界觀點中所有的主要概念,根據相對論,空間並非三個維度,且時間也不是獨立的實體。兩者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四維的「時空」的連續體。因此,我們無法只談空間不談時間。此外,並沒通用的時間流,即時間不是線性的,也不是絕對的。
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是如此陳述的:一個物體運動的越快,那麼對於這個物體而言所經過的時間反而越慢。
也就是說,如果兩名觀察者以不同的相對速度進行移動,他們會根據時間將所見事物作出不同的排列。因此,所有涉及空間和時間的測量都會失去其絕對的意義,時間和空間變得只是用來描述現象的元素。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頓天文館的主任尼爾·泰森(NeildeGrasseTyson)繪製的一個圖形表明,在25%光速的情形下,1秒鐘被延長了0.03秒。在50%光速的情形下,1秒鐘被延長了0.15秒;而在99%光速的情形下,1秒鐘變成了在地球上所經歷的1秒鐘時間的7.09倍。在99.999 999 99%光速的情形下,這時的1秒鐘則變成了相對於在地球上所經歷的19.6小時。
時間和空間是描述自然現象和我們自身的基礎,因此時間與空間的變動也會影響我們用來描述自然與自身的整體架構,我們尚未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這一部分融入到個人的生活中。只是偶然靈光一閃,我們都經歷過似曾相識的感覺,那一刻的臨在情境讓人熟悉到分不清是夢見過,還是曾經真實的經歷過。
由於時間非線性,這個事件可能已經發生了,它也可能發生在我們看到它的時候,也可能發生在未來,甚至可能是一個可能發生卻未實現的事件。
是時候去拓寬我們對現實的框架了,我們都有時間變快或失去時間感的經驗,如果我們熟練於觀察心境,就可以瞭解個人感受到的時間會隨著情緒,以及當時正在做的事而有所不同。例如,我們知道時間是相對的,如果當我們的車撞上迎面而來的車之前,驚險地擦身而過那一瞬間,我們會感覺經歷了一段漫長且驚險的時間,如果用時鐘來測量這一瞬間,長度不過是幾秒,但是對感受者而言,時間卻似乎被放慢了,感覺上時間是不受時鐘測量的,因為時鐘是機械式的裝置,是用來測量牛頓力學所定義的線性時間。人類的經驗存在於牛頓這套系統之外,例如在愛因斯坦的時空連續觀(space-time-continuum)指出,事件的明顯線性取決於觀察者,我們都願意按照字面上的意義接受:前世為一段發生在過去、如同今生這樣物質背景的物質生活。
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我們的前世也許在不同的時空中連續著正在發生,當我們活在當下,那可能意味著,我們正在改寫著個人包括過去、未來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