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
9月29日,被譽為“黎明星”的風雲三號E星(以下簡稱“E星”)釋出首批高精度、不同時段全球洋麵風場分佈、全球不同高度大氣溫度和溼度分佈產品。全球大氣溫度和溼度的影象產品如畫卷般絢麗多彩,從地面到60千米高度的37層大氣狀況清晰可見。
本次釋出的產品中還有風雲系列氣象衛星首次搭載的風場測量雷達探測的全球洋麵風場分佈圖像。在月平均洋麵風場產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常用於天氣分析的赤道輻合帶、副熱帶高壓、信風、季風、越赤道氣流、繞極西風等典型的天氣氣候系統。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三號極軌衛星地面系統總指揮張鵬表示,這是風雲氣象衛星首次主動探測“風”的資訊,真正實現了風雲衛星測“風雲”的初心宏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公佈的產品還有今年第14號颱風“燦都”洋麵風場分佈和暖心結構特徵。這表明,未來E星將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颱風發生、發展動態,以及颱風內部結構,更清晰地“認識”颱風,有助於提高對臺風強度和移動路徑的預報準確率。
圖為風雲三號E星全球大氣溫度場垂直層分佈(2021年9月27日黎明時刻)
圖為風雲三號E星全球大氣溼度場垂直層分佈(2021年9月27日黎明時刻)
圖為風雲三號E星全球大氣溼度場時間演變(2021年9月11日-26日,黎明時刻,850hPa)
熱能生風,風起雲湧。溫、溼和風是描述大氣動力和熱力結構的三個基本要素。本次釋出的影象是由E星搭載的微波溫度計、微波溼度計、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風場測量雷達四臺遙感儀器探測資料的綜合產品,揭示了全球大氣層完整的動力學和熱力學動態演變的特徵和趨勢,對於分析和預報對生產生活影響巨大的颱風、暴雨等各類極端災害性天氣現象提供了直接、準確的初始場資料。
圖為風雲三號E星颱風結構三維探測 (2021年9月10日黎明時刻,“燦都”颱風洋麵風場和暖心結構)
據悉,E星除了觀測太陽極紫外、X射線影象和監測全球大氣以外,還可實現對夜間微光、太陽和電離層等多種要素的監測,提高對天氣氣候、大氣環境和空間天氣監測分析能力。當前,E星與在軌的風雲三號C星和D星組網執行,單星6小時可以觀測全球將近45%的區域,雙星6小時可觀測85%左右的區域,三星6小時可以觀測全部區域。這意味著,三星組網後,每6小時可為數值預報提供一次完整覆蓋全球的資料,將有效提高和改進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對完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E星正處於在軌測試中。為了充分發揮衛星效益,產品提前投入應用測試。此外,依據在軌測試安排,計劃於10月底釋出黎明星看地球微光、紅外影象,於12月底釋出彙集黎明星全套圖冊。
(作者:李慧 責任編輯:郝靜)
本文來自【中國氣象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