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獨斷》:“天子璽以玉螭虎紐。” 螭虎是戰國之後玉器中常見的異獸,戰國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紋飾。漢以後,螭虎使用的更為廣泛。史書記載:初,漢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漢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銘》有“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由此可知,螭虎在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權勢、王者風範。
漢螭虎鈕玉璽
在我國,印章文化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於商代,早期的印章多為銅印,玉印則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印章最初只是個人的記號,並無嚴格的等級限制,可自從秦開始,天子以玉為印,並稱之為璽。漢代沿襲秦制,仍以玉為璽,規定皇帝、皇后以及諸侯王的用印,統稱璽,而官吏及平民所用私印,只可稱之為印。所以漢代不僅有印璽之稱,又有“章”、“印信”等別稱。
東漢衛宏的《漢舊儀》有記載:漢代皇帝有六璽,皆白玉螭虎紐,各有不同的用途,“皇帝行璽”用於封國,“皇帝之璽”賜諸侯王,“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天子行璽”召大臣,“天子之璽”冊封外國,“天子信璽”則用於事天地鬼神。只是漢代帝陵尚未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因而皇帝玉璽的模樣,至今無人知曉。
之前陝西咸陽北原韓家灣狼家溝出土過一枚“皇后之璽”玉璽印,以純淨無瑕的羊脂白玉刻成,呈正方形,四邊長均為2.8釐米,高2釐米,為目前所見漢代玉印中形體最大的一件。此印出土地點距劉邦、呂后所葬的長陵陵園僅1公里,常被人認為是呂后玉璽,但從印說的風格考究,其年代上限不會早於文景之治時期。
與此同時,漢代玉官印和私印出土較多。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廣州南越王墓等均有玉璽出土。從這些出土的玉印看,形制以正方形最多,印體較小,邊長一般在1.4~2釐米左右,也不乏有打破常規的,除了“皇后之璽”外,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玉印,邊長為2.7釐米。由此可見,玉印的尺寸大小跟擁有者官職、等級的高低是相匹配的。
滿城漢墓出土西漢螭虎鈕玉璽
漢代的玉印上部都呈頂形,印紐多作覆鬥形,也有少量橋形紐或螭虎紐。紐下鑽橫孔,以綬帶懸於腰間。印面文字絕大多數鑿刻陰文篆書。由於玉質堅硬難刻,漢印沒有鐫刻文字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