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又到新一屆諾貝爾獎項頒獎典禮。
當地時間10月4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托馬斯·佩爾曼宣佈: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戴維·朱利葉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貢獻。
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憑什麼能夠獲獎?
要知道,人體對於觸覺的能力是適應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類能夠感知冷熱,感知疼痛,才能更好地避免危險,適應環境。
但感知溫度和壓力的神經衝動又從哪產生呢?這兩位科學家便找出了原因。
戴維·朱利葉斯透過辣椒素來識別神經末梢對熱有反應的感受器,而阿爾代姆·帕塔普蒂安利則透過壓敏細胞發現了一種可對面板和內臟中的機械刺激做出反應的新型感受器。
透過試驗分析,兩位科學家從而發現感官於環境之間存在一系列複雜的複雜作用,進而突破性引領了以一系列密集的研究活動,能夠加速人體對神經系統的感知熱、冷和機械性刺激。
吃辣,為何會感覺辣到嘴巴疼?
我們都知道辣是一種痛覺,辣椒中的辣味來自辣椒素,這種辣椒素和高溫的刺激下,一部分感覺神經元變得活躍。
但這裡面存在怎麼樣的具體機制,實際上還存在一定爭議性。
大衛·朱利葉斯早在1997年,就在感受疼痛的神經元上識別出分子TRPV1,從而能夠證明它能被高溫和辣椒素啟用。
這種分子TRPV1是一種離子通道家族,位於細胞膜上。
一旦受到刺激就會讓帶電離子流入細胞,從而廣泛分佈在人體周圍,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會感覺身體暖呼呼。
大衛·朱利葉斯還使用辣椒素來鑑定TRPV1,從而模擬出溫度變化如何在神經系統中誘導電訊號。透過此次的揭示,TRPV1對炎症過程中能夠產生敏感性化學物質,能夠給與疼痛治療以及癌症護理開闢新的潛在途徑。
透過此次開創性發現,能夠更好揭示冷熱以及感官如何在人體神經系統引發訊號,這些離子的通道對於生理過程以及疾病發生都提供重要的關鍵資訊。
人體的體溫,正常體溫範圍該是多少度?
一直以來,人體體溫以及感官接觸都是醫學上的重點研究物件。尤其是溫度越高或者越低,人體的感官也會隨之發生敏感。
當體溫保持在36.2度到37.3度的情況就表明體溫是正常,這些範圍也是分辨究竟有沒有發燒的基本要素,進而也可以分辨自身有沒有得病,這些溫度範圍是根據腋窩下測量的。
如果是根據口腔內部開展測量,最好保持在36.7度到37.7度。
針對年紀不一樣的人,這些範圍內的體溫也有一絲變化,比如成人很有可能保持在36.1度到37.2度,老人的體溫通常都小於36.2度,而有一些人自身的體溫一直都在35.9度。
尤其是近期遭受肺炎疫情的危害很多人擔心發燒,隔三差五就進行測量體溫都是常做的事。然而經常測量體溫的人會發現體溫居然是會不斷變化的。
其實人的身體溫度在一天之中是會出現大小不同的起伏的。
相對而言夜裡測量的體溫較低,早晨體溫又比中午低一點。運動後尤其是運動過量或是心態處在過度緊張下能發覺體溫上升,這種情況是可以形象化感受到。
發燒是與正常體溫不符而表現出來的
其實發燒是比較普遍的狀況,按照國際醫學界認可的標準:
超出37.3度屬於發燙,低燒的話是37.3度到38度,中等發熱是在38.1度到39度,高燒則是39.1度到41度,超高燒更是會在41度以上,有些人發燒甚至在42度。
但近幾年資料顯示,人類成年人平均體溫也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就下降了0.4℃,才能夠37℃降到36.6℃。
至於為何近百年人類體溫逐漸降低,目前也沒有具體的病因,現代人吃得多動得少、機體產熱能力下降,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敏感性下降等都有關係。
而體溫跟疼痛之間的聯絡,還需要更多的醫學家能夠進一步研究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