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東邪
鯨類、豚類動物是海洋裡重要的物種,它們在食物鏈、海洋生態圈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但在人類獲得狩獵能力後,它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有些種類甚至因為被捕殺而成為了瀕危物種。在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只有兩個國家允許國民開展捕鯨活動,一個是日本,另一個就是丹麥。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丹麥的法羅群島近期舉辦了一次大型捕鯨活動,現場有人拍了影片和照片上傳到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影片中海灘上整齊地擺放著一隻只海豚的屍體,數量超過上百隻。海灘附近的海水都被鮮血染紅了,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發生了重大天災。
然而當地漁民對此習以為常,因為他們就是兇手,那些躺在沙灘上的海豚屍體就是法羅群島上的漁民獵殺的。對此網路上許多網友對丹麥漁民的這一行為表示譴責,指責他們缺乏同情心,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然而這樣的活動存在了不止一日兩日,為什麼法羅群島的捕鯨活動難被禁止?漁民是如何一次獵殺如此多動物的?
法羅群島的漁民是如何捕鯨的?
法羅群島是由一些資源匱乏的島嶼組成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很早就開始靠海吃海,他們總結出了一套特有的捕獵技巧,並且代代相傳。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漁民的捕獵工具也在不斷升級,現在他們可以開著電動漁船、水上摩托等海上交通工具對鯨魚、海豚等動物進行驅趕。為了提高驅趕效果,很多漁民買回交通工具後找到修理廠進行修改,目的是提高引擎的聲音,讓獵物更害怕。
在正式捕獵之前,漁民們會先挑選一個進口不大、水不深的港灣,因為獵物一旦進入這種地方就很容易擱淺,基本插翅難逃。捕獵行動開始後,漁民們的幾十只漁船先在海上尋找獵物,發現獵物後相互通知,然後漁船從三面包圍獵物,驅趕著它們遊向漁民事先挑選的港灣。由於鯨魚和海豚多數是群體性動物,只要領頭的那隻一直沿著漁民設計的路線遊動,整個群體最終都會落入陷阱。
這時候海岸上還有一批漁民拿著尖銳的刀具在等候著,一旦他們發現有獵物擱淺,迅速上前用刀具切斷鯨魚或海豚頸部脊柱的神經和血管,然後任由獵物掙扎,獵物越掙扎,血流得越快,最後失血過多死在淺灘上。岸上的漁民奪走一隻海豚或鯨魚的時間不到一分鐘,而它們在海中至少發育了兩三年。
為何法羅群島的捕鯨活動難被禁止?
法羅群島位於北大西洋和挪威海之間,群島中有17個島嶼有人居住,剩下都是無人島,大約有4.9萬人在群島上生活。歷史上法羅群島的政權替換頻繁,最終在1948年才被確定是丹麥的領地,但它不受丹麥政府直接管轄,而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地方,和格陵蘭島的情況相似。
這就導致了儘管國際社會不斷向丹麥政府施壓,譴責法羅群島上發生的捕鯨事件,丹麥政府也只能做表面功夫,實際上他們不想幹預捕鯨活動,也沒有能力干預。以前有不少國際上的和當地的動物保護組織投訴丹麥政府,丹麥官員則稱法羅群島的人靠捕鯨才能生存,不讓他們捕鯨相當於斷了他們的生路。
實際上法羅群島已經發展出了不錯的旅遊業,捕鯨不是當地唯一的產業,因此丹麥政府的不作為以及法羅群島漁民缺乏意識導致捕鯨活動屢次發生。只要有動物保護組織去阻撓法羅群島的捕鯨活動,當地漁民就會將他們圍住。之前還有組織操控無人機在高空拍攝漁民宰殺海豚的現場,結果無人機被當地漁民狠狠地擊落,由此可見,要管控法羅群島的捕鯨問題,還真不容易。
總結
鯨類和海豚類動物對海洋生態環境有巨大的貢獻,例如促進海洋中不同層次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促進元素的迴圈和生態平衡等等。如果海洋中的鯨魚海豚大大減少,海洋生態就會逐漸出現問題,這是人類科技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像丹麥和日本這種允許捕鯨的國家,就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同時我們也不能以他們為藉口,認為他們允許捕鯨,我們也應該開放捕鯨。捕鯨的惡果可能還沒有出現,一旦出現了恐怕後悔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