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科技學院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青年學者陳秀玲博士,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李南文研究員等人指導下,潛心膜分離技術研究,在膜材料的製備技術、製備方法上取得重要成果。
膜分離技術自80年代初實現商品化以來,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分離淨化工藝,越來越廣泛應用於石油、天然氣、化工、醫藥、輕紡、冶金、電子、食品、環保、海水淡化等領域,被公認為21世紀中期最有發展前途的技術之一。美國、日本等都把膜分離技術列為關鍵技術之一。自聚微孔聚合物(PIM)所製備的膜因為其含有大量的微孔,為氣體的傳輸提供了非常好的通道,備受全球學者的關注。湖北科技學院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青年學者陳秀玲博士與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李南文研究員合作,首次製備PIM-Br和TB混合基質膜,該膜對CO2/CH4,O2/N2,H2/CH4有非常好的分離效能,尤其在加熱處理後,CO2/CH4的選擇性高達154.5,H2/CH4的選擇性高達813.6均高出2015年的upper bound。該方法首先利用多重交聯的技術進行氣體分離膜材料的製備,這類膜材料在氣體分離領域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該研究成果於2021年9月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NCOMMS-21-0020),陳秀玲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陳秀玲博士還首次將原子層沉積(ALD)技術應用於氣體分離領域,製備出高效能的氣體分離膜材料,實現了CO2/CH4、O2/N2和H2/CH4的高效分離,同時膜材料還保持較好的機械效能、熱穩定性以及抗老化穩定性,該工作為解決膜分離材料的分離效能瓶頸提供了一種新策略,為PIM-1工業化應用提供新的前景。該研究成果於2021年2月發表在頂尖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17875–17880),陳秀玲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據瞭解,陳秀玲博士,1979年生人,曾於2017年獲國家自科青年基金,已發表SCI論文20餘篇。(通訊員:湖北科技學院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