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0月9日電(童笑雨)記者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徐和平課題組與何丹陽課題組在國際免疫學雜誌Immunity上線上發表的研究論文,揭示了一條B淋巴細胞在腦膜發育和篩選的全新途徑,修正了當前國內外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
B細胞是人體或者動物體內能夠產生抗體的一群細胞。翻開任意一本國內外的免疫學經典教材,往往會出現諸如“哺乳動物的B淋巴細胞是在骨髓中發育和進行中樞耐受篩選”的表述。
但10月8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徐和平課題組與何丹陽課題組發表的研究論文修正了這一結果。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傳統上認為,中樞神經系統是免疫豁免區,也就是說,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進出中樞神經系統會受到嚴格的控制,不能輕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然而,從2015年淋巴管在腦膜中的重新發現開始,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豁免概念已不斷被挑戰。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工作證實在大腦的腦膜當中,存在著大量、各種各樣的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
B細胞是如何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維持免疫耐受,從而避免自身免疫病的發生?
這個問題引起了徐和平研究團隊和何丹陽研究團隊中一些科學家們的強烈興趣,他們開始思考其可能的機制,不斷進行探索嘗試。
研究團隊首先利用小鼠模型分析腦膜中B細胞的分子特徵。結果發現除了成熟B細胞外,小鼠腦膜中主要含有處於早期發育階段的B細胞。而教科書中的經典理論認為這些早期發育B細胞在成年哺乳動物只穩定地存在於骨髓之中。
為了明確腦膜發育B細胞不是小鼠模型特有的現象,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獼猴的腦膜B細胞。研究結果證實獼猴這一高等的靈長類動物腦膜中也存在處於不同發育時期的B細胞。
經過近兩年的研究,研究團隊終於揭示了腦膜中存在一條保守的早期B細胞發育途徑。在腦膜中識別了中樞神經系統自身抗原的發育B細胞會經過陰性篩選進而被清除,以確保形成一個無自身反應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免疫微環境。
據悉,該研究成果修正了當前教科書中關於B淋巴細胞發育與篩選的理論知識,對於B淋巴細胞發育篩選相關基礎理論的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意義。這將為人類探索和理解自身免疫病、顱內感染性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B淋巴瘤的發病機制帶來全新的角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