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戰爭在車輪底下,每條生命的掙扎都會被噪音所掩埋住。那位來邀請學生們赴宴的日本軍官說:‘戰爭中總有失控的時候’,但戰爭本身不就是最大的失控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攻下南京城後,在中國南京城區及周邊地區展開長達六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奪。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這場史稱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背景中。故事講述的是南京淪陷時期一位美國殯儀師約翰無奈之下冒充教父,與一群躲在教堂裡的學生、十四位秦淮歌女以及國軍士兵之間為了相互救贖而在危機中自我犧牲的戰爭故事。該影片從獨特的角度進行敘述,不同於以往戰爭影片的是在《金陵十三釵》中描寫戰爭的場面極少,但它所帶給觀眾的沉重感卻是不容小覷的,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殘酷中散發出別樣的真實和震撼感 。
電影《金陵十三釵》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是由張藝謀導演的作品。在原著小說中“金陵”指的是南京城,“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十三位秦淮歌女。影片故事以1937年日軍攻陷南京城為歷史背景,透過教堂女學生書娟的視角來展開敘述。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導演在電影的敘事、視聽角度以及對影片中人物的塑造上彷彿將南京大屠殺那段傷痛的歷史展現到觀眾面前。影片是利用教堂女學生和秦淮河歌女的故事來展現當時的侵華日軍在南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也充分體現了人民的英勇無畏、彼此救贖的精神,並將這段歷史永遠地刻畫在人們心中。
《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中,為了呈現殘暴的歷史事實,本片在敘事上採用旁白式地講述,透過一位女學生的視角將故事娓娓道來。透過孩子的視角引射出這場戰爭的事實與真相,讓觀眾看到歷史性的殘酷與無情。影片的開始,在硝煙的戰火中由學生書娟的旁白引出故事內容:“轟炸了二十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軍攻破了。那是1937年的12月13日,我記得,那天所有人都在跑,好像永遠也跑不出那場大霧”。這簡單的幾句話交代了這場戰爭的背景,為影片開場做了鋪墊,也瞬間讓觀眾置身於歷史之中。
學生的視角下是沒有太多欺瞞的,她們質樸且單純,她們只有透過所見所聞來對世界做出判斷。所以,在影片中,書娟第一次透過教堂的彩色玻璃看到避難而來的秦淮河歌女們,也看到為了保護她們透過用身體作掩護的方式與日軍對抗的李教官一支隊伍。影片以這樣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向觀眾講述故事,不僅僅給觀眾展示了最真實的戰爭環境,觀眾也更能夠從中感受到這段歷史的沉重還有對影片中秦淮河歌女們、李教官和他的弟兄們的同情和感動,同時也為影片的結尾中秦淮河歌女的結局做出解釋。
為了給觀眾製造更加真實的畫面感受,導演透過真實的視聽語言描寫那段殘酷的歷史。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四處逃竄的女學生們逃跑時鏡頭的抖動感使畫面更加生動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長鏡頭的運用能夠幫助影片的敘事,達到突出主題的作用。在影片中,李教官隊伍一個接著一個衝向日軍裝甲車的鏡頭中,導演用了將近一分鐘的長鏡頭意在將觀眾注意力集中到戰士們的身上,讓觀眾感受到戰士們所經歷的痛苦與犧牲,由此體現戰士的英勇無畏、相互救贖的精神。
除了鏡頭帶來的真實感之外,色彩處理給影片增添了韻味。在大多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冷色調是最能夠代表創作者對於戰爭的態度。而《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中,導演將整部影片以冷灰色作為主要基調,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在教堂中,都充斥著戰爭的冷酷與悲涼之感。那個環境下的人被灰黑的煙霧籠罩著,他們是看不到希望的。除此之外,影片中也出現了五彩斑斕的教堂窗戶。如書娟透過彩色的玻璃打量教堂外走進來的秦淮河歌女們,她們的出現給沉重的電影增添了一抹亮色,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也因此暗示了電影的主題思想。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與其他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釵》中沒有強大的主角光環,影片以一群邊緣人物構成主要角色,導演在人物的塑造上給觀眾帶來了一個個豐富細膩的人物形象。就如影片在刻畫秦淮河歌女時,原本作為所有女學生討厭的物件,但是到後面成為了為學生挺身而出的人物形象的轉變。從影片來看,秦淮河歌女們其實並非主動選擇她們的職業,如玉墨是個一身正義的人,在家庭環境和社會歷史的背景下迫使她變成了秦淮河女人,在她選擇替學生慷慨赴死的時候是令人佩服的,這是秦淮河歌女身上偉大的人性光輝。再來看影片中的美國人約翰,當日軍第一次衝進教堂對學生進行侵犯時,約翰的挺身而出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原本他可以置之不理但在人道主義的驅使下約翰還是站了出來。整部影片專注於對教堂中這群邊緣人物描寫,對故事人物形象的深度塑造使影片情節更加跌宕起伏,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透過他們展示出那場戰爭中日軍的暴行和冷漠,也揭示了中國人臨危不懼的精神。
電影《金陵十三釵》無疑是電影導演對文學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的成功結果,影像讓歷史重新構建起來與今天的電影觀眾進行對話。在歷史的“再現”中,觀眾看到了在生死麵前無所畏懼的中國人民,他們彼此保護彼此捍衛生命,這或許就是人性的偉大。同時,這段歷史所帶來的傷痛和屈辱也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