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
“探戈就是蹚啊蹚著走”
“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聽我給你吹……”
這麼多年來,即使人們再沒有機會看到舞臺上的趙麗蓉帶來新的金句,但這些經典臺詞只要開了個頭,我們都能順口接下。
時光如梭,曾帶給幾代人春晚記憶的表演藝術家,也已經離開我們21年了。每一年的今天,觀眾們都會回憶起那幾年的除夕夜,有這樣一位帶著唐山口音的可愛奶奶,曾讓我們開懷大笑。
在春晚之前,她一直活躍在戲劇舞臺
趙麗蓉生命的前60年大多是在評劇的舞臺上度過的。
1歲的時候就被一代名伶芙蓉花抱上戲臺演“彩娃子”,幼年在側幕看戲,6歲登臺,15歲擔任主角。
後來與評劇新派創始人新鳳霞搭檔,在《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鳳還巢》等多個劇目中擔任彩旦(戲曲中扮演女性的丑角)。
新鳳霞(左)與趙麗蓉(右)
她是《花為媒》中的阮媽,
是《楊三姐告狀》中的楊媽媽,
也是《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
趙麗蓉常年在各大戲劇舞臺頻繁亮相,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
編劇高琛曾評價:“她在每一個劇裡戲都不算太多,但這個人勤奮、演戲認真,總是不閒著,所以表演中沒有空白……一刻都不出戲。”
與趙麗蓉合作多年的導演張瑋回憶,在50年代,趙麗蓉靠彩旦大出風頭,是“相當風光”的。
評劇演員、好友花硯茹在接受採訪時稱:“為什麼我現在特別想趙麗蓉?因為到了演出、排戲的時候,她真的能想出主意來……簡單幾句一提醒,大家就都注意到表演上的區別了。為什麼中國評劇院的彩旦形象特別多?趙麗蓉是有功的!”
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曾評價她“一人千面,當之無愧”;尚小云為她題字“雅俗共賞”;梅蘭芳還曾經送給她一張自己的照片。
而每個暑假都會在家裡重溫《西遊記》的觀眾們是否還記得,趙麗蓉也是電視劇《西遊記》中車遲國的王后。
60歲首登春晚,並不影響她成為我們的除夕記憶
當然,更多觀眾知道趙麗蓉,還是在她生命的最後十年裡,那些經典的春晚小品角色。
8次登上春晚舞臺,趙麗蓉參演的作品反映了諸多社會問題,那些數不清的經典臺詞也頗具諷刺意味,放在如今甚至仍然能做到針砭時弊。
1988年,是趙麗蓉的春晚首秀。在小品《急診》中,她演一個穿著棉馬甲、帶著紅袖章的值班大媽,搭檔的是濟公扮演者遊本昌。
這部作品探討了祖輩對於“獨生子”過度溺愛的社會話題。小品的結尾是趙麗蓉為了讓孫子開心就連唱帶跳錶演《我一見你就笑》,唱腔裡融著評劇的曲調。
1989年春晚,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讓“趙麗蓉”這個名字開始變得家喻戶曉。
這個樸素、耿直、操著唐山口音的老奶奶可以說是“反做作達人”。
面對攝影師的刻意擺拍要求,這位“英雄”母親用能把人繞暈的 “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砸光”“司馬缸砸缸”等多句臺詞塑造了一個“平凡”的母親形象,將虛假新聞的荒謬反襯得淋漓盡致。
趙麗蓉憑藉這一作品火遍全國,相比於其他小品演員來說,這人氣確實來得晚了一些。但在後來的每一次春晚舞臺上,只要趙麗蓉出現,觀眾就沒有失望過。
1992年,趙麗蓉搭檔高高瘦瘦的鞏漢林,在小品《媽媽的今天》裡配合默契。
和英雄的母親不同,這一次趙麗蓉變身一位熱愛時尚的媽媽。因為在用“少女珍珠霜”,一度被兒子誤解為“一定在搞黃昏戀”。
於是老太太密集回擊:
我不搽少女我搽啥?啥都是少女,少女這個少女那個,我們老太太就不能幸福幸福?現在有多少老年人搽的化妝品,有多少老年人穿的衣服,有多少老年人對這個都有意見?
這一番發言即使放在今天也仍然可以作為抨擊”白幼瘦審美觀”的有力輸出。
趙麗蓉還發表了一番對“探戈舞”的“高見”,後來也成為了人們朗朗上口的金句:
探戈兒就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竄嘛兩啊兩回頭,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後你再趟啊趟著走,這叫探戈兒。
後來的很多春晚舞臺,趙麗蓉和鞏漢林都搭檔默契,為觀眾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小品,鞏漢林親切地稱趙麗蓉為“趙媽”。
1995年的《如此包裝》,趙麗蓉變身“MaLa Jeze”的女Rapper,帶著全國人民重新定義了“說唱”。
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六月六我看谷秀我春打六九頭。這麼包裝簡直太難受,我張不開嘴兒,我跟不上溜兒,你說難受不難受,你說難受不難受?
趙麗蓉一身黑色流蘇馬甲,一遍說唱一邊熱舞。最後ending pose的一跪因為膝蓋疼沒能站穩,趙麗蓉沉著冷靜一個踉蹌之後重新擺好姿勢,倒像是特別安排的滑稽結尾。
1996年的《打工奇遇》,讓“你真是個棒槌”成了最時髦的罵人語錄,也讓“群英薈萃”有了新的含義——“蘿蔔開會”。
我們如今能跟著哼的“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就是出自這部作品。
在小品的最後,趙麗蓉手寫“貨真價實”作為送給生意人的勸告,這一環節也將節目推入了高潮。
在舞臺上寫字的設計,其實是趙麗蓉從戲曲橋段裡得到的靈感。只是對書法不甚瞭解的她,為此努力練了好幾個月的字。
考慮到在舞臺上是懸肘寫字,趙麗蓉在家練習時也是把紙釘在門上進行的,她的兒子後來在節目中透露,當時母親練字已經練到了痴迷。
除了多番探討虛假與真實,趙麗蓉在1993年與郭達、蔡明合作的小品《追星族》更是抨擊了不理智追星的現象,放在今天也仍然是熱議的話題。
蔡明飾演的粉絲全程星星眼,被明星疾馳而過的汽車賤了一身泥也能發出“這是多麼幸福的泥點子呀!”這樣的感慨。
聽孫女如此瘋狂,奶奶趙麗蓉順口接了一句“那他們將來的媳婦也一定很漂亮”,追星的孫女就瞬間尖叫:“不許說他們結婚!”
趙麗蓉隨即發出路人對飯圈的終極疑惑:“人家愛結婚你管得著嗎?”
想來如今趙麗蓉離開多年,我們仍對她的作品記憶猶新,是源於這背後有她長久的、樸實的努力,也是因為這些作品反映的社會現實仍舊如此深刻地打動我們。
曾經和趙麗蓉合作的編劇如此評價她:即使成為了舞臺上的明星,她也一直生活在百姓當中。
而她自己也很多次表示,“別人把我捧上天去,我也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過真實接地氣的生活,用心表演反映社會真實的作品,這是趙麗蓉的人生哲學,也是我們至今如此深愛她的理由。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