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津湖》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但我還是想聊聊這部影片。
因為,在我看來,這是迄今為止關於抗美援朝最好的影片。
但很多文章並沒有講明白,它究竟好在哪?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很多人遠遠低估了這場戰爭,甚至存在一些誤解,我們太需要一部這樣的影片帶我們重回歷史,從而更好地審視當下。
要理解這部電影,還得從那場戰爭說起——
朝鮮戰爭。
有人以為,這只是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區域性戰爭。
但在西方人眼裡,這是“第2.5次世界大戰”。
因為這場戰爭所關乎的,並非只是朝鮮金日成與韓國李承晚之間的權力之爭。它所關乎的,是十幾個國家的利益,甚至是生死存亡。
這場戰爭分為兩大陣營:
一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美、韓、英、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土耳其、荷蘭、法國、紐西蘭、泰國、衣索比亞、希臘、哥倫比亞、比利時、南非、盧森堡。
一邊是朝鮮、蘇聯、中國組成的“中朝聯軍”。
共牽涉到20個國家,比一戰和二戰所涉及到的國家還要多。
所以問題來了:
為什麼我們會捲入這場“大戰”?
答案,就藏在影片裡。
影片從一開始,就分出了兩條敘事線:
一條開始於北京的中南海;一條開始於浙江的湖州。
前者負責“宏觀敘事”,後者負責“微觀敘事”。
在“宏觀”的那條線,毛澤東得知美軍已出兵助韓國攻打朝鮮,他們跨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鴨綠江。
而在此之前,美軍已和老蔣達成共識——
美軍出兵臺灣,封鎖臺灣海峽。
麥克阿瑟與老蔣
也就是說,打完朝鮮,美帝就該把槍口對準我們了。說不定,到時我們的國土上也會多出一條“三八線”。
歷史的走向,誰說得準呢?
朝鮮和中國,對美國人來說都是圍剿蘇聯的前沿陣地。而韓國的李承晚和臺灣的老蔣,就是他們的馬前卒。
這就是抗美援朝的大背景。
但影片並沒有交代另一個重要背景——
對蘇聯人來說,這場戰爭不論結局如何,他們都穩賺不賠。
北朝鮮贏了,蘇聯可以將勢力範圍擴張到南韓,從而可以跟美國爭霸太平洋;
北朝鮮輸了,則中國東北成為東西方對峙前線,蘇聯便可趁機進駐東北,並拿到旅順不凍港。
所以,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只投入區區兩萬兵力,還透過賣武器給中國趁機賺了一筆。而中國,卻派出了上百萬志願軍,成為“中朝聯軍”的主力。
當時,毛澤東無奈地說:
“我們正是百廢待興,這一仗真不想打。但為了將來,又不得不打。”
毛澤東的一生中有兩個最艱難的決定。
其中一個,就是抗美援朝,而另一個,是1946年我黨準備與國民黨決裂。
但如果只有這一條“宏觀敘事”線,影片就容易落入主旋律片的窠臼——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也就是說,道理說得都對,但難免過於“偉光正”,甚至有點“假大空”。
所以,影片實際上是從另一條線開始的。
在影片開頭,吳京飾演的伍千里抱著哥哥的骨灰回到了浙江湖州。離家多年,老父親並不知道兒子在外邊做什麼,於是父子間有了這段對話:
老父親:“你在部隊弄啥?”
伍千里:“當連長。”
老父親:“管多少人?”
伍千里:“一百五十多號人。”
老父親高興地說:“那是大官啊!”
這是一戶祖祖輩輩生活在水上的漁民,但現在,他們的兒子不僅當了“官”,政府還給他們分了二畝三分地。
雖然他們已經在戰場上失去了大兒子,但就像伍千里所說的,他和哥哥已經把所有要打的仗都打完了,在苦難中熬了一百多年的中國老百姓,終於盼來了好日子。
但這個美夢,很快就破滅了。
因為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人又打到了家門口。
在鴨綠江邊,老百姓打著漁,洗著衣服,突然,美帝的炸彈就來了。所以,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沒有美帝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美軍轟炸鴨綠江大橋
於是,上邊一聲令下,伍千里再次奔赴戰場。
他的弟弟伍萬里(易烊千璽 飾),也跟著去了。
當師長問他為什麼要參軍,他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我爹說了,共產黨,毛主席,給我們家分了土地,但是現在有人要把它搶回去!我們不同意!”
在集結地,司令員也是這麼動員戰士們的:“我們剛取得勝利,屁股都還沒坐熱。他媽的美帝國主義,就在朝鮮發動戰爭!”
大家聽了都恨得牙癢癢,齊聲吶喊道: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這,就是大家踴躍上戰場的原因,也是我們能打敗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的根本原因。
因為對美國士兵來說,輸了,他們還能滾回美國。
但對於我們計程車兵來說,輸了,不僅自己死路一條,他們身後的家人,也將再次回到水深火熱之中。
除了贏,我們沒有退路。
就這樣, 兩條敘事線相結合,影片就把歷史語境交代得明明白白。
所以,《長津湖》講的雖然只是朝鮮戰爭中的一場戰役,但它並沒有侷限於展現某場戰役,而是交代了完整的歷史背景。
同時,影片中的“宏觀敘事線”雖然是真實的,但它的“微觀敘事線”,卻是虛構的。
而且這種“虛構”不是片段式、群像式的,而是踏踏實實地講了一個完整而細膩的故事。
影片往小處說,是講了一個少年(伍萬里)成長的故事。
但他的成長,也對應著一些宏大的命題。比如——
抗美援朝的意義是什麼?
伍萬里去抗美援朝的目的有二:一是為保家衛國,二是要讓哥哥瞧得起他。
但自從他見了自帶氣場的談子為(段奕宏 飾),他有了新的目標——
成為打不死的英雄。
談子為第一次出現,就是頂著光環的,當時伍萬里問餘從戎(李晨 飾):“那人誰啊?”
餘從戎告訴他:“三營營長,從咱們連出去的神槍手,打不死的英雄。”
從此,談子為就成了伍萬里的偶像。
所以,戰士們奔赴戰場,目的有很多——為了讓人瞧得起,為了混出個人樣兒,為了榮譽……而“保家衛國”,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
就像當時毛澤東所言:“抗美援朝,是為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
對於少年伍萬里來說,這是場“立身之戰”;
而對“少年中國”來說,這是場“立國之戰”。
此外,影片還很好地回答了當年魏巍提出的那個問題——
“誰是最可愛的人?”
1951年,作家魏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誰是最可愛的人》。
彼時,朝鮮戰爭剛開打不久。
親赴前線的魏巍每天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著,感動著。
他看見屍體堆得像谷堆,血把山崗染紅了。
他看見身上冒著火苗的戰士向敵人撲去,死死地抱住敵人。
他還看見戰士們蹲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
但即使是這樣,當他問戰士:“你不覺得苦嗎?”
小戰士憨笑著:
“怎麼不覺得!但我在這裡吃雪,祖國的人民就不用吃雪;我在這裡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溜達邊說話也行。”
作者又問道:“你想不想祖國呀?”
小戰士又笑了:
“說不想那是假話。可是我不願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國的老百姓問,‘我們託付給你們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啦?’我怎麼答呢?我說‘朝鮮半邊紅,半邊黑’?這算什麼話呢?”
他的語氣裡除了對祖國和人民樸素的愛,居然還有點俏皮。
所以,魏巍說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而《長津湖》,也向我們展示了這些人的“可愛”之處。
作為一部主旋律片,《長津湖》在悲壯、激昂的主旋律下,穿插了很多有趣的細節。
正是這些細節,把英雄還原成了凡胎肉體。
他們有愛有恨,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缺點。
比如,李晨飾演的餘從戎和胡軍飾演的雷公就是兩大活寶,一個喜歡惡作劇,一個脾氣火爆。
其中的很多細節,讓人捧腹大笑。
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有趣:
當時剛打完一場勝仗,伍萬里問餘從戎:“要殺多少個美國兵才能當英雄?”
餘從戎告訴他,得20個。
這時,一個年輕人(黃軒 飾)對他們說:“上了戰場,就是英雄。”
伍萬里瞥了他一眼,問餘從戎:“他誰呀?”
餘從戎瞥了一眼,也不認識。不過看他的樣子像個文員,倆人都沒搭理他,眼神裡甚至有點不屑。
而這個人,其實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
毛岸英。
此時,毛岸英化名為“劉秘書”,除了彭德懷等人,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影片並沒有交代毛岸英的工作內容,但不要以為他是來打雜的。
此次赴前線,毛岸英其實身負重任。
由於要和駐朝蘇聯顧問聯絡,總司令彭德懷需要一名俄語翻譯,而且因為會接觸到很多機密檔案,這名翻譯除了精通俄語,政治上也要靠得住。
此時,毛岸英就成了絕佳人選。
毛岸英也主動要求上前線,在影片中,他說:
“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有什麼理由不去?”
而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找美軍將領麥克阿瑟的書,因為我們要“知己知彼”。毛岸英找到了兩本英文版的,並翻譯成了中文。
但上前線後不久,為了取回一份檔案,毛岸英被美軍的轟炸機炸得屍骨無存。
當時大家都瞞著毛澤東。
直到一個多月後,毛澤東收到一份從朝鮮戰場傳回的電報,電報原文是用俄語寫的,但翻譯得很爛,毛澤東不禁大怒:
“這個毛岸英是怎麼回事,工作做成這個樣子!”
後來得知兒子的死訊,毛澤東只沉吟了一句: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毛澤東和毛岸英
正因為了解這段歷史,當伍萬里說:“他誰呀?”
我才會既想笑,又想哭。
走出電影院,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在電影中重溫這段歷史?
我覺得可以借用一句話來回答——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朝鮮戰爭誕生於複雜的國際格局:美蘇爭霸、金日成與李承晚的恩怨、英國的煽風點火、美國總統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權力之爭、美國與老蔣的勾勾搭搭……
假如我們輸了那場戰爭,今天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好河山,或許會成為今日之朝鮮半島、阿富汗,昨日之越南。
如今,很多人已不再相信所謂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也不再相信主旋律片中的英雄主義。
但世界,還是那個複雜的世界。
而我想說的是,既然好萊塢可以輸出“美國夢”,為什麼我們不能講述“中國夢”?
別忘了,“美國夢”的終極核心是“美國人拯救世界”。
但世界真的需要他們拯救嗎?
他們又拯救了誰?朝鮮、越南、阿富汗、伊拉克?
我們的“中國夢”從來不提“拯救世界”,因為我們的中國夢很樸素——
保衛家園,自強不息。
這,也正是《長津湖》的精神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