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接連下了十幾天的大暴雨,千辛萬苦修好的梯田被雨水沖毀,馬上成熟的莊稼顆粒無收,這一切像刀子一樣扎進厲家寨村黨總支書記厲月坤的心裡。
厲家寨位於臨沂莒南縣的三山、五嶺、兩河之間,新中國成立初期,是個“窮山惡水種地難,既怕澇來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歉”的窮山村,群眾過著“早上菜,中午糠,晚上稀粥照月亮”的艱苦生活。
1951年,厲月坤參加了莒南縣委舉辦的黨員訓練班,樹立了改變家鄉面貌、讓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的信心,決心向窮山惡水宣戰。
厲月坤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深翻土地、治嶺整地,引水澆田。整地的人群中,上有70多歲的老人,下有十幾歲的孩子,個個都精神飽滿,鬥志昂揚。經過一個冬春的奮鬥,削平了11個崖頭,擴大耕地面積192畝,使荒灘和山坡小地變成良田。
然而,一場大雨,讓大家的辛勤付出化為烏有。
厲月坤又帶領幹部群眾開上了工地。這一次,他要鑿通三道嶺,修成四座連環水庫,迫使豎水橫流,徹底解決水土流失的問題。
數九寒天,天寒地凍,沒有機械,沒有炸藥,全憑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钁頭一張鍁,車推人抬,一錘一鏨進行施工。地凍得像鋼磚一樣硬,一钁刨下去就是一道白印子。有時钁頭刨斷了,就讓工地上的鐵匠修好了接著幹;手被震裂了,鮮血染紅了钁把和鍁把,也不下戰場。
經過152天的奮戰,鑿通了三道嶺,開出一條排水溝,實現了豎水橫流的創舉。
歷時十餘載,厲月坤帶領厲家寨的群眾,閘山溝、修水庫、整梯田、封山造林,磨禿了上千根鋼釺,壓斷了上千條扁擔,終將山村舊貌換新顏。到1957年,厲家寨糧食平均畝產達到了550斤,提前十年實現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目標,創造了山區糧食高產的奇蹟。
1957年10月,毛主席作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的批示。1957年12月,國務院授予厲家寨大山農業社“英雄社戰勝了窮山惡水”的錦旗。從此,大山腳下的厲家寨名揚全國,成了全國各地學習的榜樣。
1958年,厲月坤被評為華東地區勞動模範。厲月坤幹勁十足,又一次帶領厲家寨人掀開了整田治水的新篇章。
經過幾十年不停地奮鬥拼搏,換來了厲家寨的山青水秀,林茂糧豐,老百姓的豐衣足食,而厲月坤卻積勞成疾。1975年秋,厲月坤突然體力不支住進醫院。住院期間,他仍然念念不忘厲家寨的事業與發展。他對來看望他的同志說:“出院後,我要繼續和大家一起把新愚公水庫乾渠開挖修砌好,把龍門水庫大山西乾渠延伸砌成石渠。”
1976年3月21日,厲月坤醫治無效,在莒南縣人民醫院病逝,終年53歲。
如今的厲家寨,已經由小村寨變成了美麗的現代新城,還是全國有名的千畝櫻桃村。在這片土地上,厲月坤帶領厲家寨人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綻放著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奮力前行。(□大眾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潘瑛 記者 趙琳 張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