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國際局勢開始悄然發生變化,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的對外方針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那時候,鄧小平經過分析判斷,認為大規模世界戰爭不會發生,今後世界發展主題將會是和平與發展。基於這個主題下,軍隊的轉型與改變不可避免。
當時,我國軍隊人數達到400多萬。這對並不處於戰時狀態下的我國來說,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字。如此龐大的軍人數量,一年的軍費開支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提出了軍隊要騰出力量支援國民經濟建設的建議,精簡軍隊結構,減少軍費開支。對於鄧小平的建議,當時的軍委大部分領導也都表示贊同,於是開始磋商裁軍的具體人數。經過商議,拿出了裁軍30萬、50萬和70萬的三套方案。大部分人同意50萬這套方案,但是這套方案送到鄧小平手中後,他卻說裁軍力度應該繼續加大。
一時間吃不準人數的中央軍委有些手足無措,最後還是鄧小平拍板決定裁軍100萬。這個訊息一經確認,國內外都引起了一陣轟動,國外的媒體和報紙甚至爭相報道這個訊息,而國內則在發愁這100萬應該怎麼裁,從哪些單位哪些部隊進行裁撤。雖然裁員計劃和名單已經確定了,但是落實到各個軍區,裁軍進度也是非常緩慢。有些軍官甚至直接頂撞說不接受這個命令。聽到這些訊息,鄧小平很是生氣地說:“部隊頭頭說不通不聽調遣的話,就把頭頭換了,反正一定要把裁軍計劃落實到位”,可見中央的決心。
1985年,在裁軍的決定下達後,中央軍委經過開會討論,決定先撤銷福州軍區。福州軍區是一個老軍區,地處沿海第一線,是我軍在海邊的門戶,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長期有大量部隊駐紮。當得知福州軍區要被撤銷時,很多人捨不得軍區,部隊中還有人找到當時的司令員江擁輝將軍,希望他能向上說說情,不要取消軍區。
雖然自己也很捨不得,但理解中央決策的江擁輝將軍,並沒有答應老部下說情的請求。而且對他們說:“我不會去找門路,你們也不要再來找我,更不要去別處找關係,我們身為軍人,都應該服從上面的命令”。後來在當地官兵的配合下,對福州軍區裁撤工作順利完成。
而在這之後,另一個體量較大的部隊也被裁撤,那就是鐵道兵部隊。鐵道兵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特殊兵種,在戰爭時代有著非常輝煌的成績。鐵道兵早期是由東北地區的解放軍護路軍改編而來,解放戰爭時曾經在松花江地區阻擊國軍,令國軍跨江失敗。後來為了便於管理,這支鐵道兵部隊成立了鐵道司令部,蘇進任司令員。在那個年代,這支部隊的任務就是維持鐵道幹線上的秩序,一切從事鐵路運輸工作的團體都要聽從鐵道部的指揮,而且也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這樣的一支英雄部隊,在當時交通運輸逐漸發達的國內用武之地卻逐漸被限制,國內技術的提高,使得鐵路不再需要頻繁被維修,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也使得鐵路運輸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家獨大。而且當時鐵道兵的人數接近50萬人,軍費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最終為了精簡軍隊結構,中央軍委忍痛下達了裁撤鐵道兵部隊的命令。1984年,曾經的鐵道兵戰士們紛紛脫下軍裝,轉而投身鐵道部工作,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奮鬥在新中國建設的第一線。不得不說,這些無時無刻不想著為祖國做貢獻的鐵道兵們,真是最可敬的人。
除了上述所說的軍區和部隊,還有一些軍區也被裁撤或合併,比如武漢軍區被撤,昆明軍區被併入成都軍區等。但是被裁撤部隊的將士們後來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的直接安排了崗位,有的進行了轉崗培訓後投入了新的職位,在新的職位上繼續發光發熱。而後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的進展,也印證了鄧小平堅持裁軍決策的正確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