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
紅九師政治部舊址位於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仙居社群居委會一組,一條經過修繕的老街上。
1931年8月,在洪湖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鬥爭節節勝利的情況下,紅三軍第九師師長段德昌奉命率部北上,與賀龍率領的鄂西北紅軍主力會和後,途中攻打沙洋後於8月下旬攻克荊門,摧毀了國民黨縣政府。隨後來到北山,駐紮牌樓崗、子陵鋪等地,後將師政治部設於仙居老街。
這裡誕生了荊門第一個蘇維埃政權。
點選此連結(https://720yun.com/t/cavktb7w5pl)帶你開始360°全景遊覽
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現狀
紅九師政治部舊址地處仙居老街,1998年12月由荊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10月,東寶區人民政府決定維修紅九師舊址。同年十二月,仙居鄉人民政府依據該文物保護單位年久失修,瀕臨倒塌的實際情況,在市、區人民政府的支援下,籌措資金十萬餘元,對其整體落架按舊貌重建,至2009年4月竣工。
紅九師政治部舊址正門
重溫紅色記憶
隨著推開紅九師政治部舊址大門的剎那,木門發出的“吱呀”一聲,彷彿進入了那個斑駁的年代。
雙腳踏進大門,進入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的大廳,最先看到的是右邊牆上掛著的“繼承紅色傳統弘揚廉政文化”的宣傳牌。轉過頭,左邊的牆上展示著我黨各個時期的入黨誓詞、《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
大廳
往前走去,是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的天井,牆上有一塊“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維修記”的石碑,記載了該舊址的歷史故事及修繕歷程。
“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維修記”石碑
穿過天井,到達內部陳列廳。陳列廳的佈置十分簡單樸素,牆上懸掛著的紅九師政治部舊址原貌展示,以及與其相關的革命歷史故事。
陳列廳
陳列廳的牆上詳細記載了段德昌師長的生平及英勇事蹟。
段德昌生平
段德昌(1904年-1933年5月1日),字裕厚,中國湖南南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將領。
192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後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天,赴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後任北伐軍八軍一師政治部秘書長。
1927年領導公安縣年關暴動,組織農民武裝,開展平原、湖區游擊戰爭,創立了一套水上游擊戰的戰術指導原則。
1930年2月,與軍長曠繼勳等建立了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
1930年7月起以游擊戰擊敗國民革命軍的第一至第三次‘圍剿’。
1932年1月至6月,在賀龍領導下指揮取得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等戰鬥的勝利。同年秋,洪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率所部擔任後衛,於12月下旬到達湘鄂邊境。
1933年5月1日,在湖北巴東金果坪遭到夏曦誣陷並被殺害,年僅29歲。
曾任職務
鄂西遊擊大隊中隊長、鄂西獨立師師長、紅六軍副軍長及軍長、紅三軍第九師師長
陳列廳內,還懸掛著段德昌與其他人的故事,以及他編寫的紅軍紀律歌:
大馬刀,紅纓槍,
我到紅軍把兵當。
革命紀律要遵守,
共產黨教導記心頭。
行動聽指揮,團結又友愛;
官兵同甘苦,平日來互助,
吃苦搶在前,享受放後頭。
愛護老百姓,到處受歡迎;
遇事問群眾,買賣講公平;
一針和一線,不損半毫分。
這首紅軍紀律歌的牌子並沒有掛置在特別顯眼的地方,但其歌頌的內容與紅九師政治部舊址的陳設卻完美結合在了一起。看著這樸素的陳列廳,記者便不由得想起了紀律歌中的“......吃苦搶在前,享受放後頭......一針和一線,不損半毫分。
漫步於此
那式樣古樸的桌椅木床
那置於桌上的紅軍軍服和軍帽
無一不是革命歲月的見證
重溫歷史記憶
探尋紅色榮耀
荊門新聞網將繼續
帶大家探索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期待
記者 趙婧雯 郭強 蘇純策
本文來自【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