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長輩
關於我的長輩,有許多的故事,也有許多的情懷……
記憶中的長輩善良淳樸、熱心勤勉、還有刻在骨子裡的堅韌執著……時光如水,可以沖刷走許多斑駁往事裡的記憶,但對於老一輩秉持的品格和帶給我的影響,而今依然銘記。
今天,因為記憶,也因為緬懷,於是想起許多長輩和許多屬於長輩的事。
一
秋雨,淅淅瀝瀝,已經下了好長時間。往年的這種情況,父親會像很多村裡人一樣,總是坐不住的。慣常裡,他會時不時地逡巡在田間地頭,瞧一瞧陰沉沉飄著雨的天,看一看滿是泥水,踩上去軟綿綿的田,然後摸索摸索沉甸甸低著頭的包穀,爾後就是狠狠地一頓罵,再不濟就是重重的嘆息,再然後就會一個人一邊嘴裡嘀咕一邊搖著頭走回家。一趟、兩趟、三趟……父親是萬萬坐不住的,總是來回奔波在通往田間的小路上。
父親是個純粹的農民,直到走到生命盡頭的那幾天,他還惦念著自己的那幾分田。那時,我和弟弟並不理解父親的執拗,以為幾塊薄薄的田,即便是風調雨順,也換不來幾個錢,於是一有空就會勸父親歇一歇。但父親總是捨不得他的田,我猜想大約是作為農民閒不住的緣故,也還有守著田就彷彿守住了命一樣的念頭。
父親的田,其實很小,很貧瘠。早年,村子裡零零散散地給各戶分了田。於是這田,就東壕、南窪、西溝、北塬的,到處都有,三五分地的樣子,種植起來很不方便。那些年,每逢春秋收種時節,我就會隨著父母到處忙碌。勞碌而遲笨的人力,加上零落四處的小田,很是吃力。但父親總是樂呵呵地。夏日炎陽麥田裡一邊收割一邊有與鄰人聊天爽朗的笑聲,秋季密密匝匝的玉米地裡一邊掰包穀一邊有哼著的幾乎走了樣的秦腔……
父親的樂觀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我想,最能見證他的應該就是那塊耕耕種種,又起起伏伏從種麥子到栽果樹的那塊田。對於父親,對於父親鍾愛的那塊田,我還是內疚的。我拙劣的技術是不足於侍弄莊稼的,即便很多時候我還是樂意像父親一樣,平靜地面朝每一個禾苗,爾後看它的發芽、抽穗、結果,還有收穫、磨面,再在母親的揉搓下變成饅頭、麵條、餃子……
父親一輩子也說不出漂亮的人生哲理,也沒有留傳下文字記載的家訓,但他對我的影響卻是刻在骨子裡的。後來,我還寫了十多篇系列的父親散文,以此來懷念父親。和伯叔父輩們說起來,其實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父輩的身上有爺爺的影子,無論是伯父,還是叔父,勤勞樸實,一輩子守著莊稼,一輩子惦念著“人勤地不懶”的信條。
父輩一生的長征總是走在田間地頭,父輩一生的擔當總是離不開樸實勤勞,還有堅韌樂觀。
二
喬山的美麗總是深植於心裡,就像這裡的水,純淨而又甘甜,就像這裡的人,善良而又熱情。
喬山腳下一個偏僻的小村容下了我初上講臺的青澀。一晃,二十七年過去,記憶中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那裡的人。山色俊秀,草木葳蕤,充滿靈秀的山水,也滋養了這裡質樸熱情的民風。
王老師很親切,看到我的時候就笑眯眯地。他喜歡圪蹴在教學樓一樓向陽的過道里,一有空就會砸吧著一筒旱菸管,有時就會用寫過字的紙捲上揉碎的旱菸,再用嘴抿一抿,粘上,就著火柴,就開始深深吸了起來,旱菸味兒很嗆人,但他很陶醉。
這個小學校很小,巴掌大的地方,一棟樓一間灶房一塊土操場,七個教師。那年,王老師好像只剩三兩年就退休的樣子,人很通透、很豁達。聽說我是師範畢業的,沒來由的就喜歡給我講很多的故事,包括喬山三霄、中觀山的來歷,還有備課上課、教育孩子的方法。後來,熟了就給我說許多老輩人的故事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王老師家就在山腳下,一個叫閆馬的普通小山村。這裡盛產蘋果。一到秋天,綿延的山丘中就是一望無垠的果園,綠樹掩映,果香飄溢。每逢新的一週來校,王老師就會鼓鼓囊囊地帶許多的蘋果給我。那時,我的老家還沒有果園,眼裡的蘋果儼然就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於是每每總是被誘惑垂涎不已。後來,週末一有空,我就會與王老師一道去他家裡。於是,各品種、各味道的蘋果,各種野菜,還有山裡的新奇,就成為我趨之若鶩的了。
王老師還給了我很多的鼓勵。我喜歡畫畫,他就常常站在我的身邊看,有時就鼓勵我拿出來展示,於是我就整理了一大批畫,裱糊了幾個版面,拿到不遠的鎮上展覽。我受了委屈,他就平靜地把我叫到他的身邊,一邊咂摸著菸袋或者手工捲成的紙菸,然後耐心地給我講道理給我鼓勁,他說“人要善良,不要惹事,但出了事要勇於面對!”……
對於老王的記憶,全是瑣事,幾乎不值一提。但那些年,對於懵懂初長的我來說,對於遠離老家,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又生疏又寂寞的生活來說,老王的陪伴應該是最溫馨、最親切的。
後來離開那所學校,我還好多年,好多次去看望過王老師。不過,時光呀,淡了,抹了許多的印記。近三十年了,只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帶著妻女路過那所學校,頹坯的院落已經改了模樣,印象中已是一家木加工廠。而王老師卻因為種種原因再沒有聯絡過,但他的話,我卻一直銘記!
像王老師一樣的師者,後來遇到很多,無一例外的,他們總是行進在溫暖的情懷和耐心的呵護中。
三
“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是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的臺詞。對於自己的孩子,每個人都充滿柔柔地關愛和期待,甚至於是自己理想的延續。門衛老趙頭也不例外。
平日很忙的,老趙頭一會兒要看看或盤詢進出小區的人和車,一會兒要緊盯監控,巡視小區裡的安全。
閒暇時候,我常常在小區裡看到老趙頭在小區的角落裡轉悠。老趙頭,一臉嚴肅,見到人是很冷峻的。高高的個子,瘦削的臉龐掛滿了滄桑。好長時間,常常見面但總是不打招呼的。老趙頭性格似乎很孤僻,並不像身邊許多的老人一樣喜歡擠在人堆裡尋開心,慣常裡就見他一個人獨自躑躅著。
與他打招呼是很偶然的。那天,剛進小區門。“成老師,你的快寄已經幾天了!”老趙頭遠遠地就喊我。我很是詫異,他居然知道我。
後來,熟了,有空時我就會轉悠到小區門口,與老趙頭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老趙頭說他退休好幾年了,在手機上有時會看到我的文章,他很喜歡。前幾年老伴得病癱在床上,他忙得一塌糊塗,妻子去世後,他消沉了一段時間。說著老趙頭的神情就變得落寞起來,隨後就不再說話,氣氛就很尷尬。我沒話找話地說,孩子怎麼樣?老趙頭一下子從沮喪中抬起頭,急急地在手機裡找。一會兒功夫,他翻出一張軍人的照片讓我看。“這是我兒子,和我年輕時候一樣。”老趙頭高興地說,這個時候,他的眼神變得柔和起來,臉上的皺紋變得舒展開來。老趙頭講他只有這一個兒子,年輕時他的夢想是參軍,保家衛國,但事與願違。前年,兒子參軍報名時,正值妻子重病,兒子猶猶豫豫,後來還是老趙頭鼓勵兒子放心參軍,他說自己這把老骨頭還挺得住。兒子參軍後訓練演習、抗洪救災的,總是忙個不停,老趙頭很心疼,但總是不知怎樣安慰兒子,即便有空通了電話,他也是默默地聽。後來,老趙頭讓兒子發來照片,他小心地存在手機裡,得空就愛翻出來看,有時是自己看,有時就給身邊的人看……
“兒子是我的驕傲,我不是一個人!”老趙頭揚起嘴角,有淡淡的微笑從嘴角掠過。
我猜想,可能是與我開始熟稔的緣故,老趙頭終於開了話匣子,這可能是他與別人說的最多的一次。
我還猜想,老趙頭年輕時的軍人夢,終歸落在兒子身上,彷彿一樁心事落地,他大約是欣慰的,否則一個退了休,妻子又不幸離世,兒子又遠在新疆部隊的孤老頭子,恐怕都會整日裡鬱鬱寡歡的。
老趙頭不缺錢,只要有活幹他就覺得充實,總比閒在家裡強。他不喜歡閒,不喜歡整日無所事事,只要忙起來,他就覺得充實,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廢人。
像老趙頭一樣的長者,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柔弱,其實骨子裡充滿了熱情和堅韌,這種豁達和倔強常常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對兒女的期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突然就有了深深的感悟,就以此文獻給那些熟知和陌生的長輩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漫漫長征路,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使命職責,無論貧窮富有,無論師者長者,還是後輩兒孫。犧牲、傳承、奉獻、熱愛……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精神傳 承,也是老一輩們秉承的做人做事原則。父輩擎起的旗幟,師者指引的方向,還是長者擔起的重任,都令人動容,令人永遠銘記……
人生漫漫,一路前行,我會尋著長輩的印跡繼續不離不棄……
成諾,陝西寶雞扶風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獲2018年寶雞市“百姓學習之星”。多年筆耕不輟,堅持寫作,尤喜散文,寫下了許多貼近生活,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文學和通訊作品,在講好家鄉故事、唱響扶風聲音方面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引領和宣傳推介作用。其作品散見於“中國文明網”“華夏慈孝網”及”“陝西學習強國”《陝西日報》《西安晚報》等多家網站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