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文物遺蹟
第五節 戲樓
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瀏覽
在村委會大院南邊,曾經有一座坐南面北的戲樓。筆者透過走訪村中一些老人得知,戲樓修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社教”運動期間。
“社教”運動,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簡稱。1961年11月,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之後,為了教育人們認清形勢,提高階級覺悟,堅定走集體道路的決心,鼓舞勞動熱情。中央決定在全國城鄉進行一次普遍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65年,“社教”運動進一步升級為以“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為內容的“四清”運動,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結束。
在“社教”運動期間,為了加強幹部群眾的思想教育,充分發揮戲曲這塊宣傳教育主陣地,同時活躍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各地農村用於演出文藝節目的戲樓便相繼應運而生,遍地開花,幾乎每個村都有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雄偉壯觀、或簡樸實用的戲樓。
姜仁村與全國各地一樣,也於1964年,在村委會所在地修建了一座戲樓。說是戲樓,其實是一座土木結構的瓦房。雖然只有一層,卻比其他民房高出許多,人們習慣稱之為戲臺。
戲樓分為前臺和後臺兩部分,前臺高出地面約1米左右,邊沿用長約1.5米,寬約40公分,高約30公分的石條鋪就,結實耐用。中央地面用木板懸空鋪就而成,演出時,木板會發出咚咚的聲響,有助於增強演出特效。左右兩邊是演奏人員就坐、伴奏的地方,還有兩個通往後臺的門,供演員上下場。後臺是演職人員化妝、換裝、休息的地方。戲樓南面還有一個後門,專供演職人員、道具等的進場以及離場。
戲樓建成後,在村裡普遍都是一層瓦房的簇擁之中,顯得鶴立雞群,與眾不同,堪稱一座標誌性建築。在戲樓上,先期主要演出一些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秦腔戲,後來隨著“文化大革命”的不斷深入,《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奇襲白虎團》等革命樣板戲,成為主要演出劇目,紅極一時,備受推崇。
戲樓除了由市縣專業劇團下鄉演出外,主要是由村民自導自演。農忙時村民進行農業生產,農閒時節,由村裡的文藝骨幹和愛好樂器演奏的村民排練、演出。儘管他們都是泥腿子,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但他們演出的劇目,有模有樣,塑造的人物,生動形象,深得村民喜歡。
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一場7.8級大地震,餘震不斷,強烈地震波波及到陝西等省。為了保障村民人身和財產安全,減少損失,村民們按照上級要求,都在街道上用玉米杆、塑膠紙等搭建起了簡易的防震棚。在防震棚里居住期間,戲樓作為村裡防震指揮部辦公地點,指導村民防震工作。村委會組織民兵在戲樓集中,然後前往村裡的大街小巷進行巡邏,確保了村民家庭財產的安全。
後來演出越來越少,戲樓偶爾用作召開村民大會、公審公判大會的主席臺。為了便民,細柳收購站有時也到村裡來,在戲樓上設點收購廢品。大部分時間,戲樓少有人問津。
在戲樓東邊有一座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1975年前後,二樓是大隊部所在地,二樓樓頂架設有四個高音喇叭,無論大事小情,只需廣播一下,全村就可盡知。一樓曾是下鄉知青的住所,絕大部分知青都能遵紀守法,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但其中有兩個男知青好逸惡勞,不思進取,非但沒有對村裡有所貢獻,經常幹一些偷雞摸狗、打架鬥毆、欺男霸女的勾當,影響惡劣,村民敢怒而不敢言。
後來在一次嚴厲打擊犯罪運動中,這兩個人被繩之以法。在戲樓上展覽了他們作案的工具,並舉行了公判大會。這兩個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平息了民憤。
改革開放後,秦腔和電影又成為農村文化宣傳陣地的主角。當年由秦腔戲《三滴血》改編而成的電影在戲樓上映,上面的演員提袍甩袖演唱,下面觀眾跟著齊聲哼唱,其熱烈的場面,絕不亞於現在的明星演唱會。1984年,由李連杰、丁嵐主演的武打片電影《少林寺》也是在戲樓上映的,戲樓前廣場上觀看的人,人山人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視機在農村得到普及,唱戲、放映電影就更少了。久而久之,戲樓變成野貓藏身、麻雀棲息的天堂。
走過三十年風風雨雨的歷程,被廢棄的戲樓,因年久失修,開始漏雨,坍塌了。出於安全考慮,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村裡拆除了戲樓。
儘管戲樓被拆掉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當年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戲樓起到了高臺教化和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作用,它永遠留在一代人的記憶裡。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劉鋒:筆名鋒眼看世界,1966年生於長安細柳,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中學時代開始寫作,詩歌、散文、小小說等體裁均有涉獵。近年來,作品散見於《教師報》、《自學考試報》、《陝西工人報》、《陝西農村報》、《文化藝術報》、《陝西詩詞》、《北京詩人》、《潘集文學》、《藝術長安》等報刊雜誌及《往西,鹹景》、《天下詩網路》、《體育詩詞集》、《抗疫詩詞選》等選本。
2018年3月,詩詞《杏花》(外三首)獲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首屆絲路空港詩歌節徵文三等獎;2018年12月,散文《讀書,讓生活充實有趣》獲“中鐵二十局集團工會杯”陝西省職工讀書徵文大賽優秀獎;2018年7月,散文《夜遊昆明池》榮獲西鹹新區成立五週年徵文二等獎;2019年9月,散文《防暑降溫話變遷》獲西安市總工會“我和我的祖國”建國七十週年職工徵文優秀獎;2019年年5月,散文《座駕》獲長安區文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徵文二等獎;2020年7月,散文《最是休閒好去處》獲長安區“公園·長安”徵文二等獎;2021年3月,榮獲2020年度長安區作協優秀會員。
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協會員、西鹹新區作協會員、長安區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