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欽
《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現實中,雖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事情。但細細想來,究竟是功不夠?還是上有偏?且不去細究。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六七,又何掛哉?古人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志。況今人乎?然每逢升職、加薪、評職、論功時,以己之長較他人之短者有之;自我欣賞者有之;違背常理者有之;投機鑽營者有之。得之,歡天喜地;失之,悲天憫地。難怪毛澤東主席在1955年軍隊評銜之後,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評銜時……”
桃樹、李樹花朵顏色淡雅,並不炫耀自己的美麗芬芳,而是默默無言。做人也應當如此,低調、無聲、不炫耀、不邀功、不與外界爭鋒,而是默默汲取營養,悄悄綻放花朵,結出果實,這才是埋頭做事的精神。有一個稻子與稗草的典故與此異曲同工,說的是有一個城裡人到鄉下,無法區分稻田裡的稻子和稗草,他去請教一位老農,問他如何區分稻田裡的稻子和稗草,有經驗的老農告訴他:沉甸甸低頭向著大地的就是稻子,而向著天空朝上的就是稗草。在這個典故中,稻子的成長就是默默做事精神的化身,而且其頭愈低,表明其愈成熟。真正做實事的人,不會像稗草眼高於頂,高高在上,而是像稻子低頭不語,埋頭做事。學習桃李的“不言”,就是要有一種腳踏實地做事的精神,只要勤奮努力,達致惠及他人的程度,就自然能夠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賞。
晉代潘岳《太宰魯武公誄》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中國上下幾千年出現了無數的偉人,他們無一不是憑著自身的道德感召力,來獲得民眾的認可和稱讚,並引領社會進步的。作為芸芸眾生的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又當如何作為呢?竊以為,強調自我,但不唯我獨尊;強調自信,但不剛愎自用;崇尚剛強,但不簡單粗暴;追求自由,但不逾矩任性。敬佩梅花的剛強,崇拜青松的挺拔;崇尚奉公,欣賞謙虛。不畏強暴,不畏邪惡;崇尚實幹,勇拼一流,實字為基,拼字為先。做一個自信的我,一個實幹的我,一個拼搏的我,一個執著追求的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潛移默化,滴水穿石。”“德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