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訣堅忍
1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中國古人對臘梅的讚頌之詞。臘梅經常被古代才子才女用作對君子的比喻,也是很多仁人志士的最愛。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它有堅忍不拔的品格。
從古到今成功人士有很多,他們成功的方法也有很多,各不相同,但唯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之所以成功,都是從艱苦中得來的”!
沒錯,就像那些臘梅一樣,從苦寒中散發讓人心醉的芬芳。而那些不是經過努力和艱苦而得來的成功,最終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所以說,只有從艱苦中、堅忍不拔中得來的事業,才會成功,才會長久。
成就大事者,誰沒經過艱難困苦和挫折?“不受苦中苦,難成人上人!”這樣的俗語有很多,也是前人給我們總結出的經驗。
只有在經歷了艱難困苦、重大挫折後,才能取得傲視群雄的成就。
13.曾國藩在那種處境下的大志聽起來很可笑,但他堅持住了,他用他的堅忍告訴了大家:只要用心、用功,沒有什麼事辦不到。
“起兵亦有激而成。初得旨為團練大臣,借居撫署,……全軍鼓譟人署,幾為所戕,因是發憤募勇萬人,浸以成軍,其時亦好勝而已,不意遂至今日。”
正所謂知恥而後勇,他的堅忍不拔、不服輸的性格,成就了他。
曾國藩一生經歷的恥辱和困苦有很多,團練時的種種只佔他人生的很少一部分。但每經歷一次,他都會咬緊牙關,硬生生地挺過來。因為對他來說,艱難和困苦都只是在磨鍊自己,他要打掉牙和血吞,培養一種好漢精神。他明白,有時候忍讓和堅持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策略,他要等待機會,然後東山再起。
曾國藩不僅自己“堅忍”,就連培養弟子,也不忘培養他們堅忍成事。
14.成功並不是巧合,它需要智慧靈活的頭腦,更需要孜孜不倦的努力。在確立目標後,根據目標的難易程度做出周密詳細的計劃,並且腳踏實地去完成計劃,這才是實現目標達到成功的關鍵。曾國藩處事,能夠處處以大局為重,懂得在遠近大小緩急之間權衡取捨,亦剛亦柔,能屈能伸,可稱典範。
第四訣剛直
15.至於剛強堅毅的氣魄,絕對不能沒有,然而剛強堅毅和剛愎自用是有區別的。古語說:“自勝之謂強,曰強制,曰強恕,曰強行善,皆自勝之義也”。如果不習慣早起,就要強迫自己每天天還沒亮就起來;不習慣莊重恭敬,就要強迫自己去參與一些祭祀活動;如果不習慣辛苦,就要強迫自己與士兵同甘共苦,強迫自己努力勞動不怕辛苦,這就是所謂的強。不習慣有恆心,就要強迫自己做事持之以恆,這就是所謂的毅。如果捨棄了這些而只憑氣勢勝人,那就是剛愎自用。這二者看似一樣,但實質上卻是有著天地之別的,不能不分辨清楚,也不能不謹慎注意。
至於“倔強”這兩個字,人生也是不能缺少的。建功立業寫文章,都需要倔強的精神貫穿其中,不然過度溫順必定一事無成。孟子所說的“至剛”,孔子所說的“貞固”,就是從“倔強”兩個字中引申而來的。我們幾個兄弟都繼承了母親的個性,而母親個性的優點正好是倔強。如果能少些埋怨而修養身心,用倔強來激勵自己的志氣,那麼日後必定會有所長進。
16.縱觀歷史,在為人處事中,中華民族向來是“剛直”的。也就是說,“剛直”成了一種好品性。因而也就有了“惟剛直可用,能擔當重任”的話。
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曾國藩非常崇尚“剛直”,他曾說,“懦弱無剛”四個字最為可恥,所以男兒應該自立自強,有倔強之氣。
當然,有著很強交際能力的曾國藩並非什麼事都“剛”,他的“剛”,只是表現在敢於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即使是皇帝的命令,他也敢違逆不聽。同時,他又會以剛柔並濟的方式,達到“剛”的目的,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
17.這就是曾國藩的“剛”。然而,為了堅持他的這個“剛”,清王朝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死人無數,而且連廬州和武昌也被佔領了。
當然,若是曾國藩不堅持這種“剛”,雖然很可能城池不被佔領,但很可能也就沒有了以後鎮壓太平天國的事了。所以說,這種“剛”還是應該堅持的,這種代價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當然,要想堅持這種“剛”,也是需要策略的,萬萬不能莽撞。首先,曾國藩堅持的“剛”是以他的忠誠“可質天日”為前提的。同時,他對天下形勢的判斷也很準,他知道水師還沒有經過很好的訓練就草率出征只能是徒增損失。
更重要的是,他的文采、他的交際公關能力,也讓他說服了皇帝。如果他的心不夠誠、不出徵的理由不充分,邏輯思維很差,問題說不透徹,沒有感人肺腑的文筆,感動不了皇帝……說不定會惹得龍顏大怒,而那個“剛”也就堅持得不值了。
曾國藩堅持“剛直”還體現在不怕死上。對曾國藩來說,從他帶兵的那一刻起,便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他是帶著一種豁出去的心理,帶著竭盡血誠的心去領兵打仗的。所以面對兩難選擇,他堅持了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這份“剛”的堅持,必須有“無慾”做後盾。因為只有捨得了“欲”,才“剛”得起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你覺得他還會怕什麼?
這也許就是“無欲則剛”的原因吧!
18.面對任何事的時候,只有具有剛直精神,才會敢於堅持那些正確的東西,雖然也許帶給他的會是殺身之禍;面對任何事時,如果沒有了剛直精神,也就沒有了做事的活力和動力,即使暫時成功,但最終還是會失敗。
“危險”和“失敗”,就看你更想要什麼了。
古人曾說:“善謀國者,不善於謀身”。確實如此,縱觀歷史,多少為朝廷、皇上忠心耿耿者,最終卻都不得善終,這都源於他們太過剛直,不懂變通。比如死於忠直的伍子胥、文種、商鞅、李牧、袁崇煥等。
雖然“剛直”的人很多都有不好的下場,但一個剛直、有氣節的人,還是很值得後人去學習和欽佩的,只要去掉他們身上的缺點就行了。
對於剛直的人通常所犯的毛病,曾國藩曾說:“師其剛而去其傲,那就很好了。”
也就是說,如果剛直的人能夠去掉驕傲,那就完美了。
19.人活一世,到處都充滿艱辛,而能夠躲過的,實在少之又少。即便是這樣,人們也要奮力戰勝困難,取得成功。而成功並不是屬於所有人的,更不是任何人能夠輕易取得的。決定成敗的因素有很多,俗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英明”就是那天註定的三分,而“堅強”,就是自己打拼的七分。是的,堅強的意志可以堅定必勝之心,從而讓自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勇往直前。
梁啟超曾經這樣評價曾國藩:“設若曾國藩的意志與忍耐稍有不足,則其一生為失敗之人,無疑也。”也就是說,如果曾國藩的一生,但凡缺乏一點意志和忍耐,他的一生便失敗無疑了。可見,要想成就大業,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忍耐力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梁啟超所言,曾國藩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堅強”二字,也正是因為“堅強”,才使得曾國藩最終成就了令人敬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