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克南
在徐州東北,秦洪橋附近,有五座矮小的山峰,由南往北依次是青山、洞山、大山、苑山和梅山,除了青山,其餘四座均有寺廟建築的記載,洞山有聖女寺,大山有塔,苑山有雪山寺,梅山有寶林寺。
乾隆在梅山腳下駐蹕的時候,還寫了八景詩,詩中提到七寶,《漾影橋》:“月樣橫橋鏡樣溪,假山斷續接長隄。俯看影漾團圞處,七寶廣寒中覓題。”那倒影是廣寒宮的?抑或是寶林寺的?
俯看塵世三千界,自然清淨是修行,有時候種點鮮花就挺好,比如玫瑰,喜慶吉祥,充滿希望。
梅山寶林寺
在梅山的北側原有一座乾隆行宮,當地百姓俗稱梅山行宮,正式名字叫柳泉行宮,是乾隆皇帝親自命名。
柳泉行宮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欽定南巡盛典》記載了命名經過,“預備再金山橋新建行宮,與柳泉相近,著即改為柳泉行宮,除就近傳知嚮導處外,並諭該督等知之。” 其中“柳泉”二字是柳泉村的簡稱,行宮距離柳泉村很近,所以乾隆把行宮改名為柳泉行宮。
明清時期,柳泉村已是這一帶聞名遐邇的村莊。明隆慶年間,徐州知州劉順之在柳泉村設立柳泉公館,清康熙年間,柳泉村成為古驛道上的一個正式鋪遞,清同治年間柳泉村早已升格為柳泉鎮,詳細介紹請參考:柳泉鎮的發展由來
《欽定南巡盛典》還專門把柳泉村畫在南巡路線圖中,當年乾隆來徐州閱河從利國驛、高皇廟、柳泉、石山驛到達‘柳泉行宮’,柳泉是其中的一站,柳泉下方畫有房屋以示村莊。
《欽定南巡盛典》
圖中“寄寶”及後面的“記寶”,都是誤寫,應為“寄堡”。徐州有二堡、三堡、四堡,出來個“寄堡”就讓人不知所以然,這是一個稀奇古怪的地名,鄰村的“磊莊”雖說難以理解,但都比它要好的多,磊,許多人不知其發音,念“邏”。
乾隆迴鑾路線在《欽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並且記載的里程數還相當準確,“自柳泉行宮起十五里小柳泉,八里南官路,二里北官路,三里高王(皇)廟,尖營,六里記寶,四里磨山,三里利國驛南橋……”
從柳泉行宮至小柳泉不多不少正好是15裡。小柳泉的地名歷史也不淺,乾隆經過這裡都200多年了。
乾隆路過官路村的時候,一時口渴,特意讓人找來一位年輕美貌的奶媽,在轎子裡面過了一把癮。此事十里八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如今還是當地人茶餘飯後的笑話。
笑話歸笑話,好像皇帝的過路奶媽非常有錢似的,墓地在前幾年居然也被盜墓分子過了一把癮,這個奶媽是前也不落好,是後也不落好。
賈汪大量的煤炭就是透過小柳泉旁邊的鐵路運輸線源源不斷運到全國各地,解放前如此,解放後一樣。
《欽定南巡盛典》對柳泉村有一段介紹:“柳泉在銅山縣東北境,今鳳皇山麓頗近之,其地環以連山,潄以曲渚,遠可揖雲龍之蒼翠,近可矚盤馬之嵯峨,誠彭城佳境也。歷次皇上南巡皆由韓莊登岸,是以此地未設行宮。乾隆癸卯歲,督臣奏請聖駕自萬年倉就陸至徐州閱視河工,較為徑捷。扵適中之黃巘恭建殿廡數重,以供清憩。旋奉諭旨,地近柳泉,其名尤雅,敕易今稱。迨乎翠華臨御,更錫龍章,遍題顏額,從此山林生色,亭館増輝,永為東南勝地矣。”
“其地”“此地”說的都是柳泉村,這個村莊依山傍水,登高可南望雲龍山北望盤馬山,山巒如黛,雲遮霧繞,美景盡收眼底。
似乎這樣講恐怕還遠遠不夠,偌大的一個宮殿加上皇帝的題名,山林頓時生色,亭館因此増輝,說它是“永為東南勝地”一點都不過。
第一次來梅山的時候,已經五年了,那時寶林寺還沒建好,整個山頭就是一個大工地,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忙上忙下,塵土飛揚。
寶林寺大雄寶殿
丁培鑫老師問我梅山的風水如何?我說很好,非常好,特別好。可是奇怪了,越是說好他就越不信,想想皇帝都選擇這兒造行宮,哪裡還有什麼不可信的?
丁老師說他家公子發善心,結善緣,行善事,天天去寺廟。,寶林寺大殿裝飾基本完工,各路菩薩也已到位。
有資料說,寶林寺因“淨土之林,七寶成行”得名,七寶說的是七種珍寶,《法華經》說包括黃金、白銀、琉璃、硨磲、碼碯、真珠和玫瑰。世上的寶物真是太豐富了,讓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