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琪
關公獅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在悠久歷史的廣州佛山,古木蔥蘢中有一座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的祖廟。廟前的醒獅石臺格外引人矚目:幾隻獅頭碩大的石雕獅子或坐或臥,生動傳神,拱衛著一份莊重和威嚴。這也不禁令人好奇,它究竟承載了什麼,值得當地人在祖廟前特地留出一席之地?
佛山祖廟
一位年輕的舞獅傳人——俊仔告訴我:佛山的醒獅是當地人的精神象徵。它原名“瑞獅”,它是民間驅邪迎祥的吉祥物。
醒獅臺
明代,民間相傳佛山一帶有一隻獨角怪獸,時常夜出糟蹋農作物,殘害禽畜,使得當地百姓惴惴不安。一些青壯年借鑑勇猛的獅子形象,用竹篾、彩紙製成威武的獅頭,彩布做成獅身,敲鑼打鼓地與”怪獸”對峙,戰勝兇獸,保得一方平安。從此舞瑞獅,迎吉祥便相沿成俗,逐漸流傳開來。在戰火紛飛,民族氣節高漲的近代,由於佛山方言“瑞”字諧音“睡”,為了弘揚中華威嚴,佛山人將“瑞獅”改名為“醒獅”以表達“東方雄獅不再沉睡”的愛國情緒。
醒獅臺區域性
次日早晨,俊仔邀我去祖廟廣場看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獅舞表演。如今的獅舞不只是佛山人民鎮場助興的活動,還是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文藝隗寶。
開場前,抑揚頓挫的鑼鼓聲先行入耳。一位身穿黃衫的掌鼓師傅穿插著混合聲、三七聲等傳統打法,將一手獅鼓打得出神入化。鼓點有緩有疾,鑼聲時輕時重,將觀眾們的情緒調動得激昂起來。
打獅鼓
幾位從小在舞獅訓練基地成長起來的拳師先入場,他們打了一套南拳,俗稱為“開樁”。佛山有句俗語——“未學舞獅,先學武術”,沒有幾年武術功底的人,不可能批獅衣、帶獅頭上場表演。在大家的熱烈歡呼下,俊仔與他的同伴們分別扮演黃色與紅色獅子入場。
武術表演
紅黃兩獅表演
黃色、紅色與黑色是醒獅的有三種傳統色,分別代表粵劇中三國曆史人物。
黃色是劉備獅,它有一對唐草眉,臉譜性格為忠厚而穩重。腦後有三個金錢,代表智、仁、勇俱備。紅色是關公獅,它紅臉,突眼,梳仔眉,額有“如意紋”和三條額紋,它是忠義與武財神的化身,也是人氣爆棚的醒獅。黑色稱為張飛獅,張飛其人非常的勇猛好鬥。因此,黑色的張飛獅代表著霸氣、勇猛,常在武館挑戰賽中作為競技類醒獅出現。慶典上最常見的是紅、黃兩獅。
劉備獅頭
關羽獅
張飛獅
掌鼓師看到兩頭獅子入場後,用鼓鑼聲掌握節奏與引導它們的動作與情緒。舞獅人紮起馬步,隨著音樂的起、承、轉、合表演“眨眼”“搖頭“洗須”“舔身”“抖毛”等戲劇動作。獅衣上閃閃發光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耀眼,獅頭上的細腮和九隻細翅微微震動,栩栩如生。隨著鼓聲的節奏越來越快,關公獅如同雄獅上山般爬上一根細長的竹竿,在觀眾的鼓掌聲中用嘴叼起卷軸後展開,帶來吉祥祝福。
醒獅爬杆表演
劉備獅的表演難度更加一籌。為了採青,它跳上代表崇山峻嶺的樁柱陣,不懼艱險也要叼得懸掛於高處的彩禮。舞獅者在樁上全憑配合和武術功底跳躍舞蹈。手握獅頭的俊仔先跳上一根金色高樁。同伴身披獅被,前半身匍匐,靠後半身的力量緊跟跳上。兩人時而猶豫,不再往前,表演了獅子遇到困難時的憂愁與遲疑;時而昂首長嘯,表達受到阻撓的忿怒。最終,兩人頭尾配合,一躍而上,採到了好彩頭。獅頭左右擺動,笑容可掬,表演出了它攻擂成功的快活。舞獅的兩人用深厚的功底與卓越的表現力,彰顯了獅子驍勇無畏的進取精神,贏得滿堂彩。觀者彷彿在看黃飛鴻的電影,一眾勇者在獅王爭霸賽上為爭奪懸掛於高處的“青”,使出渾身解數,激烈爭奪。
醒獅採青
散場後,俊仔卸下重達幾公斤的獅頭,渾身早已溼透。
他告訴我,這獅頭大有來頭。黃昏時分,他帶我去參觀製作佛山彩扎獅頭的工坊。作為廣東省古老的傳統手工,獅頭製作始於清代乾隆年間。工坊的地上、窗簷下掛滿三色傳統彩扎獅頭。製作一個獅頭要經過1300多道工序,最快也得一週時間。這門手藝對扎獅師傅的定力和耐力要求很高。一位在工坊了工作了四十年的匠人像我講解了扎作、裱貼、彩繪、裝配4道工序。
獅頭工坊
獅頭造型的框架用竹篾扎作。搭好框架後,要裱貼紙、紗、綢等6層外衣,把獅胚糊起來,直到獅子顏面平整、紮實。有了“面板”後,匠人根據粵劇角色,分別以劉備、關羽、張飛性格特徵為參考進行油彩上色,勾畫花紋。紋飾以民族風格的唐草紋、草尾紋、斑紋、豬鼻雲等圖案為主。最後一道工序是將絨球、纓珞、小銅鏡、小金屬片、兔毛、馬尾等裝備在獅頭上,使其華麗奪目,神采奕奕。
以球纓為例,最大的是鼻翼兩側的球纓,天庭飾有一圈或者兩圈,眼睛的上方呈螺旋狀裝飾若干,獅頭的兩側鼻翼、耳朵的背面各有一個。球纓的色相與所飾獅子的色彩相似。劉備獅以黃底紅點球為主,關公獅以紅底黑點球為主,張飛獅以白底黑點球為主。古法制作的獅頭還有一個要素,就是必須紮實耐重,一般要重達五公斤左右,可想而知,舞獅者在訓練和表演時付出的艱辛與毅力。
扎獅頭
於是乎,人們也更能理解獅子之於佛山的意義。它遠不止是民間自古廣受歡迎的瑞獸,幾百年來,將醒獅作為忠義代表的佛山人戰勝了困頓與險阻,安度了時代的風起雲湧,傳承中華民族勇敢和忠義的精魂。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