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傑克·倫敦誕辰145週年。傑克·倫敦是我國讀者十分喜愛的美國作家,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讀者。
“就這樣,孫少平被田曉霞引到另外一個天地。他貪婪地讀她帶來的一切讀物……這期間,他還讀了曉霞帶來的《各國概況》和傑克·倫敦的一個短篇集子以及長篇《馬丁·伊登》。據曉霞說,傑克·倫敦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列寧很喜歡,偉大導師在臨終的前幾天,還讓他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給他朗讀這篇小說。少平把這篇小說看了好幾遍,晚上做夢都夢見他和一隻想吃他的老狼抱在一起廝打。”
傑克·倫敦(1876—1916)
這是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十五章的一段描寫。路遙喜愛傑克·倫敦,他讓孫少平在1975年乾旱的夏天那個動盪和混亂的年代裡讀傑克·倫敦的書,這些書激勵孫少平在逆境中抗爭。路遙的這段描寫是可信的,由於列寧肯定過傑克·倫敦的部分作品,也由於傑克·倫敦的小說抨擊資本主義社會的方方面面,因而即使在“文革”中,傑克·倫敦也依然被圈定為“進步作家”,他的作品依然在社會上流傳。作家從維熙歷經生活磨難長達二十年,他說過:“我感謝傑克·倫敦、在勞改隊艱難的日子,我千方百計找來他的全部作品。”
改革開放後,傑克·倫敦的小說被一再翻譯出版,《野性的呼喚》有近40箇中文譯本,《馬丁·伊登》有近20箇中文譯本,《熱愛生命》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對資本主義提出批判,這是傑克·倫敦在中國獲得廣泛接納的原因之一,但絕不是原因的全部。更根本的是,他對生命力的讚美,對逆境中抗爭精神的頌揚,及其小說所具有的較強故事性和可讀性,才使其能在各個時期都受到中國讀者喜愛。
傑克·倫敦一生創作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部短篇小說。他為後人留下的作品中,一般研究者認為思想性和藝術性最強的首推半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馬丁·伊登》創作於1908年並於次年出版,此時的傑克·倫敦已經功成名就,其《野性的呼喚》(1903)、《海狼》(1904)、《熱愛生命》(1907)等已先期出版並獲得巨大成功,《馬丁·伊登》則更把他推向了文學生涯的輝煌頂點。這部小說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是它前半部分寫了一個窮小子如何經過個人奮鬥成為大作家的故事,這個故事幾乎就是傑克·倫敦自己前半生經歷的翻版,主人公奮鬥成名的故事代表了很多讀者的夢想。事實上,《馬丁·伊登》原先就直接以“成功”為書名,後來才以小說主人公名字為書名。馬丁·伊登出身貧寒,以驚人的毅力發奮讀書,刻苦寫作,很多素材就直接來自作者的人生經歷。
2019年《馬丁·伊登》改編電影海報
2017年,筆者隨家人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伯克利分校也是傑克·倫敦就讀過的學校,當我走進學校圖書館,總是覺得,一百多年前,傑克·倫敦可能就曾坐在這裡的什麼地方。那是1896年秋季,傑克·倫敦每天騎著腳踏車,從奧克蘭的家到伯克利的校園。1897年2月,因經濟困難,傑克·倫敦中途輟學,去做洗衣工人。但一個學期的校園生活,堅定了他走文學道路的信念。直到6年後,長篇小說《野性的呼喚》出版,震動文壇。
《野性的呼喚》是傑克·倫敦參加去克朗代克的淘金隊伍,卻沒有淘到一粒金沙,囊空如洗地回到舊金山後,創作的圍繞育空河流域的北方故事。如果說是貧困把傑克·倫敦趕進了文學的大門,那麼,在克朗代克的歷險經歷,則把他引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傑克·倫敦在克朗代克沒有挖到一盎司黃金,卻帶回了一座文學金礦,豐富的關於北疆故事的素材,足夠他開採一輩子。1903年,以《野性的呼喚》出版為標誌,27歲的傑克·倫敦躋身世界一流作家行列,輝煌的文學生涯由此開始。
從13歲在奧克蘭公共圖書館如飢似渴地讀庫布里斯小姐給他找來的一本本書,到26歲動手寫《野性的呼喚》,13年的時間,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學成才,傑克·倫敦的傳奇經歷讓無數讀者為之傾倒,這也是其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獲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對筆者來說,小說的前半部分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正是因為它倡導積極向上的人生,以及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克服一切艱難困苦的奮鬥精神。
《馬丁·伊登》的後半部分,寫的是小說主人公經歷幻滅的個人悲劇。常見的說法是傑克·倫敦預言性地把他後半生的故事寫進了小說,筆者認為這種常見的說法不合乎實際。小說中的馬丁·伊登成名後不久,就受到幻滅的打擊,看破紅塵,投海自殺。而傑克·倫敦27歲憑藉《野性的呼喚》一舉成名,到他40歲因病去世,寫了《海狼》《白牙》《鐵蹄》《馬丁·伊登》等50部作品,輝煌的文學生涯長達13年。傑克·倫敦把馬丁·伊登送上了自殺的道路,是因為他的小說從來都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傑克·倫敦自己出身貧困家庭,小小年紀便開始做童工,四處流浪,對社會底層的悲慘處境有深切體會,對社會的本質有深刻的認識。他19歲上高中時創作的短篇小說《更大的不幸》,就講述一個年輕的音樂家因失去童年的夢想,對社會悲觀失望而自殺的故事。因此傑克·倫敦不會把當時通俗小說流行的皆大歡喜的結局當作自己的文學創作公式,他要創作出前所未有的、經歷了人世間的痛苦和幸福的、理想化的、有傳奇性的文學形象,揭露金錢社會的腐朽和黑暗。1909年,傑克·倫敦把他的夙願,交由《馬丁·伊登》付諸實現。《馬丁·伊登》不是自傳,而是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小說的後半部分“幻滅”的故事情節是作者虛擬的。傑克·倫敦創作這部小說時,或許有成功後的悲觀,“但認識上的悲觀主義並不是他真實生活的指南,他一輩子苦苦掙扎著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鬥”。
2018年夏天,筆者訪問了傑克·倫敦位於索諾瑪山谷(Sonoma Valley)的故居。索諾瑪山谷又叫月亮谷,印第安人傳說中是“多月”的意思。傑克·倫敦嚮往鄉村的生活,用《海狼》的版稅買下了索諾瑪山腳下的130英畝的希爾農莊,接著又買下了毗鄰的110英畝的拉莫特農莊。傑克·倫敦在這片美麗的農莊生活了11年,寫下了《熱愛生命》等名篇。他同父異母的姐姐伊麗莎幫助管理農莊,他們兩人經常在山谷間騎馬馳騁。傑克·倫敦去世前兩個星期,兩個人又騎馬來到俯瞰月亮谷的山上,傑克·倫敦對姐姐說:“我死後,希望你把我的骨灰埋在這個小山上。”1916年11月22日,傑克·倫敦因尿毒症去世,終年40歲。他的骨灰被送回農莊,埋在俯瞰月亮谷的山上。
索諾瑪山谷的夏天很美,大樹參天,芳草青青,溪水潺潺。特別是月亮升起的時候,山谷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在歸途中,縈迴於我的腦際的,是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扉頁上的題詞:
讓我在熱血沸騰中度過此生!
讓我在醇酒般的夢幻裡醉沉!
莫使我眼見這凡胎肉身,
終以空虛的軀殼毀於泥塵!(責編:張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