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還是人性惡,這是中國哲學裡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
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流派,他主張人性向善。
《孟子·公孫丑上》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性向善,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等於一定就善。你創造和提供善的環境和條件,他就善。反之,則可能惡。也就是說,性善,只是“可以為善”。
人之仁義禮智四端,並非外部世界強加給人的,而是人生而有之,只是大家沒注意而已。其實,只要正確引導,努力追求,則“人皆可以為堯舜”。
荀子是儒家現實主義流派,他主張善能勝惡。
《荀子·性惡》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
荀子認為人性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叫性,一部分叫偽。什麼叫性?“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什麼叫偽?“可學而能,可事而成,謂之偽”。也就是說,天生如此的就叫性,事在人為的就叫偽。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偽是人的社會屬性。惡來自性,善來自偽;性是惡的,偽是善的。
任何一個普通人,只要“化性而起偽”,就可以“塗之人可以為禹”而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韓非子乃法家著名人物,其主張人性本惡。
韓非子認為,人不管愚蠢,還是聰明,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都會有所取捨。 取捨的標準就四個字:趨利避害。這是人之常情。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人們的追求,說到底無非名利二字。人性,豈非本惡?所以,沒有人不謀利,也沒有人不算計。思想教育沒有用,以德治國也不行,管用的是兩面三刀和嚴刑峻法。兩面,就是賞和罰;三刀,就是勢、術、法。所有這些加起來,就是韓非的所謂“法治”。
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制度!
以上各家,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眾說紛紜,各有其理。我則趨向荀子的觀點。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一陰一陽之謂道。宇宙萬物,無一不太極。人性乃萬物之一,亦陰亦陽,亦善亦惡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