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幾天跟婆婆鬧矛盾,起因是婆婆要給四歲半的孫女吃打蟲藥,因為吃了打蟲藥,孩子肚子裡沒了蛔蟲,會長得更好。
朋友則覺得這都啥年代了,孩子肚子裡哪還有蛔蟲?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年都會定期收到學校發放的“寶塔糖”,但現在,這個習俗早就沒有了?真是因為現在條件好了,孩子不用再吃了嗎?
一、為什麼以前的孩子都要定期服用打蟲藥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時候我們的衛生條件不是特別好,蛔蟲的感染率比較高。
根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國內蛔蟲感染率達到了80%~90%。在這種情況下,全民打蟲是很必要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衛生監管的各項舉措,以及人民對生活環境的自我要求,現在整個國家的衛生條件都得到了大幅改進。到了2008年,在抽查了35萬人次的情況下,統計得出,蛔蟲的感染率降到了12.7%,所以全民服用打蟲藥的現象也就慢慢消失了。
二、出現這幾種症狀,肚子不一定有蟲
儘管我們不再需要定期服用打蟲藥,但是每年都有無數父母長輩,在看到孩子有以下幾種現象時,還是覺得要吃打蟲藥,如:磨牙;臉上長白斑;肚子疼。
事實上,臉上長白斑通常是因為得了一種叫“白色糠疹”的面板病,和蛔蟲並無關係;
磨牙通常與壓力和焦慮有關,或者是孩子白天過於興奮,夜間也容易出現磨牙的狀況;
肚子不舒服雖然也是蛔蟲症的一種表現,但是也有可能是腸胃炎、便秘等等。
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即使肚子裡有蟲,不一定都是蛔蟲,不同的蟲子,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三、怎樣判斷孩子感染的是什麼蟲
1.鞭蟲
鞭蟲寄生在盲腸,可能導致孩子食慾降低,不愛吃飯;便秘、便血,肚子疼,身形突然消瘦等
2.蟯蟲
蟯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盲腸、結腸,雌蟲夜間會移動到肛門產卵, 3~6 歲的兒童容易感染。
孩子常常會在夜間哭鬧不安、夜驚,常常會說肛門癢。
3.鉤蟲
感染了鉤蟲,可能出現慢性的上腹部疼痛,平時會嘔吐、厭食,出現貧血的症狀,面色也比較蒼白,四肢乏力等。
4.蛔蟲
感染蛔蟲的症狀通常會比較複雜,一般有:肚臍周圍反覆腹痛、小兒常常陣陣哭鬧、晚上睡覺流口水等。
有沒有蟯蟲和蛔蟲,家長都可以透過觀察肛門和大便進行初步判斷。
需要謹惕的是:任何時候,出現疑似需要打蟲的情況,都不要自行給孩子用藥,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四、怎麼預防寄生蟲感染?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腸道寄生蟲感染的關鍵。
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糾正孩子喜歡吸吮手指的習慣:孩子通常喜歡到處探索,不管是哪個角落,都有可能被他們的小手撫摸到,所以一定要避免孩子吸吮手指。
2.保持家裡環境的乾燥、整潔,同時室內要多通風。
3.洗手需要常態化,尤其是外出歸家和飯前便後。
4.所有食物都需要確保清洗乾淨,尤其是不經烹飪的水果和蔬菜沙拉等,同時,肉類和蔬菜水果類不宜使用同一個砧板。
5.勤剪指甲也是非常重要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