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截至2021年的10月,市面上正常發售的主流機型已經超過30種,大家手頭仍在使用的機型恐怕已經超過50種。
這麼多機型,價格又從百元到萬元不等,並且因為手機引數太過複雜,我們在手機選購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
那麼這些效能引數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其實是在為手機的哪些功能付費?
這些功能又滿足了我們的什麼需求?
為這些需求,我們付了多少錢?
其中有多少錢是冤枉錢?
我們又應該如何避免成為韭菜?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透過效能估價的方式一一為大家解惑。
(注:本文對手機效能的估價均為個人觀點,且有時效性,僅供參考。
蘋果使用者請忽視本文,直接根據預算買最新款式即可)
話不多說,先放示例表(所有手機均以8+128GB配置為參考)
估價原則
首先,我先說明我的估價邏輯。
估價原則1:我不在乎你做出來花了多少錢,我只在乎我花多少錢就可以買到同樣效能的東西。
估價原則2:Realme(真我) Q3 Pro俗稱千元機皇,價效比拉滿。既然效能價格比拉滿,我們就以它作為估價模板(我真不是oppo的託)。所謂模板,說白了就是將效能翻譯為價格的最優參考,也就是我花這樣的錢,就可以買到這樣的效能。
估價原則3:結合TechInsights對國際版三星Galaxy S10+(Exynos 9820版,SM-G975F/DS)拆解分析彙總的BOM(物料)成本,作為各效能在總價格中的大致佔比參考。
注:因為除物料成本外,手機還有其他成本(如宣傳成本等)需要均攤,並且各大廠商的BOM成本也有所不同,所以無法將BOM成本直接作為參考。之所以用三星的,是因為我找不到oppo的……
估價原則4:誤差是肯定的,但大差不差。在同樣的估價原則之下,做橫向對比,不需要太高的精準度。
估價原則5:我們只估CPU、螢幕材質、螢幕引數、電池、攝像頭這5個主要需求的價格,有些手機有額外的功能。比如紅魔自帶散熱風扇。這些會放在備註裡。
估價原則6:手機造型不做估價,統統按溢價算。沒辦法,個人審美不一樣。
引數說明
1. CPU估價300+500是考慮到基帶和射頻(手機訊號處理器)大多數和CPU做在一起的,但不同手機的訊號確實有所差別。值得一提的是,訊號處理器估價500。意外不?但確實它的成本比CPU還高。
2. 具體引數沒必要細看,反正看了也看不明白。那我們需要知道什麼呢?比如,我們只需要清楚,為了Realme(真我) Q3 Pro這款手機的螢幕,我花了300塊,就行了。具體螢幕的好壞,透過和自己現在用的手機估價對比評估就可以。
3. 如果你真想知道引數代表的含義,我可以在每個表格的最後粗略說明。如:
Realme(真我) Q3 Pro引數說明:
①CPU是次旗艦機水平。也就是可以帶的動現在市面上的所有遊戲無壓力。旗艦機意味②著可以帶的動2年後的遊戲。
③LCD屏是看起來很舒服的螢幕。
④解析度大家都一樣。
⑤重新整理率高於90HZ基本不影響使用。只有喜歡打遊戲的才追求120Hz以上高解析度
其他的大家應該一看就明白,就不用解釋了。
表格解讀
這是vivo S10機型。透過估價我們發現,溢價約800元。如果你希望購買價效比高的手機,那基本不考慮這款。但透過對比估價我們發現,攝像頭估價極高。所以如果你希望擁有一臺拍攝效果特別好的手機,不惜多花800塊,那麼vivo S10,你值得擁有
表格對比
透過估價可以發現,兩款手機差別在於,紅米手機螢幕差200塊,但是電池好200塊。就看這200塊你願意花在什麼地方了。
表格更新(持續更新)
以下是我目前做的幾款手機的估價,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知道的機型估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結語
1. 如果你需要一臺高性價比的手機,那麼就看估價是否和手機的實際售相同甚至高出。再看你對它效能的估價是否可以接受,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如果符合,就可以考慮入手。
2. 如果你需要一臺某方面效能非常好的手機,就看這一效能估價比較高的機子,如果你對他的溢價以及其他效能可以接受,那麼就可以考慮入手。
表格會持續更新,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