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進入暑假,常熟沙家浜風景區比平時更加熱鬧。新近開放的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迎來了更多“打卡”的學生,蘇州大學軌道交通學院的大一學生劉博翱就是其中一位。站在紀念館新增加的“口述歷史·魚水情深”影片前,劉博翱依次點開影片,感受那段激盪人心的烽火傳奇。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分散在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成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9年,新四軍確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隨後,陳毅指派葉飛率領新四軍六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名義東進,一路挺進到陽澄湖畔,以蘆葦蕩為掩護,前後開展了19次武裝鬥爭,其中夜襲虹橋機場炸燬4架日軍飛機在當時影響甚廣。 在多次的戰鬥錘鍊中,“江抗”隊伍從最初的700多人迅速發展到5000人,引得國民黨不斷向新四軍軍部施壓,並提出了“向西撤離”的無理要求。為了顧全大局,1939年10月,“江抗”西撤併準備向蘇北發展,在陽澄湖畔留下36個傷病員。留下的部隊組建了“新江抗”,在當地群眾的配合和幫助下,一邊養傷一邊與敵人周旋,為革命的勝利儲存了“蘆蕩火種”。滬劇《蘆蕩火種》與現代京劇《沙家浜》即取材於36名新四軍傷病員藏身蘆葦蕩,在當地群眾掩護下,與敵人鬥智鬥勇的歷史。 一出《沙家浜》讓常熟和沙家浜地區在全國家喻戶曉。其實,在常熟的歷史中,沙家浜這一地名並不存在。現在的沙家浜地區,是當年常熟的橫徑鄉。1992年,常熟在撤鄉建鎮時,考慮到《沙家浜》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影響,選擇當年是抗日後方醫院的橫徑蘆蕩鄉改名為沙家浜鎮。之後,又在當年後方醫院所在地先後建起了沙家浜風景區和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後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每年接待超過200多萬遊客。
“沙家浜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部京劇、一個紅色景區,而是革命精神的象徵,是一筆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顧永忠說,這些年,沙家浜利用生態和革命歷史的優勢不斷加碼“紅色”旅遊,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沙家浜精神,不斷增強紅色文化的互動性和體驗性,同時成立了培訓中心開展紅色傳統教育學習。
今年6月24日,經過改陳後的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再次對外開放,以更加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新穎的展示形式,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蘇南人民頑強抗日的歷史史實,豐富了沙家浜革命精神的時代內涵。“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京劇《沙家浜》,但以前不瞭解這部劇的歷史時代背景,這次參觀可以說有了新的心得和感悟。”走出紀念館的劉博翱感慨,看到當年蘇常太人民艱苦的戰鬥條件,深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韓雷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