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希特勒德國在中歐崛起後,傳統的凡爾賽體系遭受嚴重動搖。很多在野的政治勢力,便試圖藉助這一秩序變動的有利時機,實現自身的政治圖謀。斯洛伐克的約瑟夫·蒂索集團,便是其中之一。1918年一戰結束時,由於奧匈帝國的土崩瓦解,捷克和斯洛伐克相繼獨立,並在協約國的撮合下合併(目的是牽制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但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捷、斯兩族雖然關係頗近,卻也存在摩擦。
斯洛伐克人最為火光的事情,就是捷克當局的大民族主義政策。捷、斯兩族雖都源於西斯拉夫族群,但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和演變,已經形成了差異。然而,在合併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捷克政府罔顧斯洛伐克人已形成較獨立民族集團的事實,將斯洛伐克人定性為“捷克人的分支民族”,將斯洛伐克語定性為“捷克語的一種方言”。這種“大捷克主義”政策,引起斯洛伐克人的反感。
此外,經濟上的落後和日漸蕭條,也讓很多斯洛伐克人不滿。捷克斯洛伐克兩地貧富懸殊:捷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工業化較早,經濟富庶,獨立後仍是全世界最大的軍工生產基地之一;斯洛伐克仍是傳統農業區,貧困落後,在獨立後又失去了原有的市場,處境艱難。同時,捷克資產階級將斯洛伐克地區視為原料產地,百般壓榨,更引起大量斯洛伐克農民破產。一時間,斯洛伐克貧民怨聲不斷。
在此情況下,一些號召“斯洛伐克獨立”的民族主義派別,便有了生存的土壤。斯洛伐克自治運動的早期領袖是赫林卡神父。赫林卡神父被囚禁後,斯洛伐克獨立運動的掌旗手就變成了約瑟夫·蒂索。但無論誰擔任領袖,斯洛伐克民族運動的力量都過於單薄和弱小,單憑自身難以同捷克當局抗衡。況且,斯洛伐克族歷史上也鮮有大規模武裝起義成功的經驗。在此情況下,蒂索將目光轉向了國外。
1938年,德國在進軍萊茵蘭成功後,將矛頭指向捷克的蘇臺德地區。而此時的英法奉行綏靖主義政策,對德國百般姑息。《慕尼黑協定》生效後,蘇臺德地區被德國佔據。蒂索趁此機會,為斯洛伐克爭取到了相當大的自治權。此後,由於有著捷克這個“共同的敵人”,德國和斯洛伐克暫時走到了一起。1939年3月,當捷克當局對斯洛伐克的獨立傾向進行干預時,蒂索集團在希特勒的支援下宣佈斯洛伐克“獨立”。
蒂索集團達成了政治目標,並且承諾斯洛伐克將在軍事和外交上同德國保持一致。然而,“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會過時。斯洛伐克獨立後不久,同為德國盟友的匈牙利(同時也是斯洛伐克曾經的宗主國),便在希特勒的默許下,相繼佔領斯洛伐克的南部高地、外喀爾巴阡地區。匈牙利佔據的這些地區,共計1.1萬平方公里,令斯洛伐克損失了約20%的國土。
同時,希特勒憑藉軍事強力機關和情報部門,實現了對斯洛伐克的控制。所以此時的斯洛伐克看似獨立,實質上則已經淪為德國的“傀儡國”。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後,斯洛伐克奉命派兵協助德軍的行動,此後又伴隨德國軍隊,對歐洲各國進行入侵。二戰期間,德國從斯洛伐克搜刮了大量的物資,包括數量可觀的糧食、農副產品、木材、礦石、燃料,令斯洛伐克蒙受了不小的物質損失。
其實,斯洛伐克在二戰前夕的遭遇,既可以看作蒂索集團與虎謀皮所付出的代價,也可以看成是弱小國家的悲劇。當希特勒將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時,斯洛伐克被德國擺佈的命運就已經難以避免。在此情況下,蒂索集團即便堅持民族氣節,也讓斯洛伐克免受德國、匈牙利、波蘭的瓜分。總之,國際話語權由綜合國力決定,國力弱小,在任何歷史時期都容易淪為“待宰的羔羊”。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