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苦中有樂、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革命意志,是延安歸僑的集體記憶。
據廣東省僑聯原副主席吳田夫回憶,延安的生活艱苦,大多數華僑青年都能夠逐步適應,刻苦學習,爭取進步。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有幾位來到延安的華僑青年執意要回海外。組織上多次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但幾個人去意已決,組織上只好同意。邊區政府特意給他們簽發了路條,發了路費。這幾位華僑青年經過西安時,被國民黨抓進集中營,強迫他們接受特務訓練。一個名叫史工的越南華僑青年不願受訓當特務,被迫害致死。後來,其他幾位華僑青年在日軍進攻時趁亂逃跑,又相繼投奔解放區。
延安時期,不少歸僑進入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學校學習。這些學校條件極其艱苦,卻成為革命的熔爐,培養造就了包括歸僑在內的許多革命幹部。大家形象地形容:老百姓的打穀場成了“露天教室”,碧藍色的天空是教室的“天花板”,空曠的原野是教室的“圍牆”,土墩子和石頭就是“課椅”,自己的膝蓋就是“課桌”。夏天,大家在炎炎烈日下揮汗如雨,認真聽課;冬天,在冰天雪地中跺腳搓手,顧不上撣去落在身上的雪花,卻沒落下一頁筆記。
大家住得更是“熱鬧”。舊窯洞裡僅一個炕、一扇窗戶,學員們密密麻麻地一個挨著一個,就像罐頭裡的沙丁魚。一個人翻身,其餘幾人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跟著“連鎖反應”。晚上,一孔窯洞裡只有一盞小油燈,大家擠在油燈下自習。交流學習體會或開會時,大家為了節約燈油就不點燈,在一片漆黑中只聽人聲、不見人面。
飲食方面,習慣吃大米飯、麵包的歸僑學生也逐步適應了小米飯。大家笑稱小米鍋巴是“列寧麵包”,小米湯是“革命牛奶”。肉是奢侈品,很少能吃到,“三月不知肉味”是常態。條件雖然艱苦,但歸僑學生都甘之如飴。
抗戰期間,海外華僑為邊區建設傾囊相助。那時,宋慶齡組織保衛中國同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宣傳和募捐活動,美國華僑積極參與其中。波士頓有一位名叫李兆煥的廣東臺山籍華僑青年,高舉抗日標語牌,向當地華僑和美國民眾講述中國抗日形勢和日軍的殘暴行徑,使很多美國人瞭解了南京大屠殺等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實。李兆煥在波士頓的餐館雖然掙錢不多,卻捐款1.7萬美元,多次透過宋慶齡主持的保衛中國同盟轉贈給抗日軍政大學和八路軍、新四軍。宋慶齡籤的收條他一直珍藏著。李兆煥還響應宋慶齡為孩子們捐款捐物的號召,專門捐款給延安中央託兒所。當時,該託兒所也接到了不少美國華僑和國際友人捐贈的藥品、玩具、食品和生活用品等。為表示感謝,中央於1942年決定將“延安中央託兒所”改名為“洛杉磯託兒所”。(張煥萍)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8月3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