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話
你知道“曉莊十英烈”嗎?你瞭解他們的故事嗎?這個暑假,一群南京曉莊學院的青年學子,奔赴英烈家鄉,尋訪英烈故事,挖掘出一段段不太為人知的歷史~
馬名駒、葉剛、湯藻、沈雲樓、姚愛蘭
袁諮桐、石俊、胡尚志、郭鳳韶、謝緯棨
在中國革命史上
這是十個“年輕”的名字
他們
被稱為“曉莊十英烈”
1930年8月至10月間
為了革命事業
先後犧牲於南京雨花臺
犧牲時
10位烈士平均年齡剛剛20歲
銘記!!!
為了革命事業
十位曉莊革命青年大義凜然、慷慨赴死
用生命詮釋著為信仰而生、而死的偉岸品質
他們身上還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在英烈的出生地、成長地
重走英烈足跡
訪談烈士後人
尋訪一手資料
挖掘紅色故事
讓我們走近更為鮮活的英烈
革命意志堅
高潔氣若蘭
今天
一起走近巾幗英烈姚愛蘭!!!
我是共青團員,可惜我還沒有成為共產黨員,但是我要像共產黨員那樣去生,去死!——1930年9月,共青團員姚愛蘭在獄中說道,犧牲時年僅18歲。
7月18日,在南京市六合區東王社群,南京曉莊學院黨史學習實踐團朱奕寧一行十三人如約見到了姚愛蘭烈士的侄女姚梓芳。
從父親那裡,姚梓芳聽說過很多關於姑媽姚愛蘭的故事,“在我心中,姑媽這個人太堅強、太勇敢了!”
1912年,姚愛蘭出生於南京六合東王一個富裕農民家庭,是家中獨生女。16歲那年,在思想開明的祖父引路下,姚愛蘭慕名考入陶行知先生於1927年3月創辦的南京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南京曉莊學院前身)讀書,耳濡目染之下,逐漸成長為一名進步學生。
1928年夏天,曉莊師範秘密成立了共產黨、青年團支部。第二年,17歲的姚愛蘭秘密加入共青團,成為革命活動的骨幹力量。
在學校,姚愛蘭是“曉莊劇社”的主要成員,她與老師、同學一起排演田漢劇作和陶行知創作的獨幕劇《漁姑的煩惱》、《賣花女》等,這些愛國劇作不僅在南京鄉村演出,還前往蘇錫常滬杭等地巡演,催人淚下,引發觀眾的強烈愛國共鳴。
1930年4月,為聲援下關和記工廠工人罷工,曉莊師範師生舉行示威遊行,遭致國民黨當局武裝封校,姚愛蘭隨即參加護校團,同國民黨當局進行堅決鬥爭。
險惡環境之下,陶行知被通緝流亡海外,許多師生被迫轉移。姚愛蘭繼續留校堅持秘密鬥爭,直到祖父硬把她接回東王老家。
1930年9月,在隱蔽環境下,姚愛蘭不顧形勢危險,繼續堅持革命鬥爭,卻不幸因同志被捕而暴露身份被捕。在獄中,姚愛蘭堅持鬥爭,受盡酷刑折磨,卻絲毫沒有洩露任何黨的機密。
1930年9月17日,年僅18歲的姚愛蘭在雨花臺高唱著《國際歌》英勇就義。
“姑媽是在河邊洗衣服時被密探發現逮捕的,敵人想從姑媽口中套出其他幾位革命同志的地址資訊,被姑媽發覺並拒絕。臨被帶走時,姑媽在一張香菸紙上寫了一段話:爸媽,你們不要指望我了,我現在出去一趟大概回不來了。”姚梓芳說,爺爺奶奶發現紙條後,讓爸爸出去找姑媽,但找了幾天也沒找到。
姚梓芳說,被捕後,姚愛蘭先在東王被關了七天,在六合又被關了七天,然後乘船押解南京監獄。
姚愛蘭被捕之後的東王臨時關押處,是一座灰磚灰瓦的逼仄房舍,因為門已上鎖,朱奕寧和同學們透過窗戶縫隙窺向房內,只感受到關押處陰暗惡劣的環境。
“敵人想讓姑媽交代地下黨材料,過江時,姑媽便乘敵人不備不顧一切跳入長江,敵人發現後慌了手腳,用船上帶鉤子的長竹篙往水裡插,戳傷姑媽,又用鉤子將姑媽鉤到船上,水裡是一路的血印子。”姚梓芳說。
被鉤上船的姚愛蘭鮮血淋漓,昏迷過去,敵人舀來一盆水,直接澆到了姚愛蘭的傷口上。事後,國民黨《中央日報》歪曲事實,捏造了一則“女共匪投江自盡”的報道,以蠱惑民眾。
入獄後,姚愛蘭受盡種種酷刑,敵人用鑷子往指甲根部挑去,用土銬子來折磨她,但姚愛蘭始終沒有透露任何關於黨的情報機密。
在獄中,姚愛蘭慷慨說道,“我是共青團員,可惜我還沒有成為共產黨員,但是我要像共產黨員那樣去生,去死!”
1930年9月17日,年僅18歲的姚愛蘭在雨花臺高唱著《國際歌》英勇就義。
在講述姚愛蘭烈士遭遇嚴刑拷打而不屈服時,姚梓芳紅了眼眶,淚水不停在眼眶裡打轉。姚梓芳說,她從姑媽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樹立高尚的信念,做好人,行好事。街上的老人,有兒女不在家的,姚梓芳都會時常過去幫忙,或者送點蔬菜,或者去幫忙收拾家務,或者做做飯。年輕時,姚梓芳在巷口撿到一個別人遺棄的嬰兒,把她抱到家裡,一直撫養成人。
在姚梓芳看來,她所做的一切都深受姑媽姚愛蘭影響,“人一輩子做點好事不要緊,要多幫幫別人,踏踏實實做人。”
聽著姚梓芳的講述,朱奕寧內心難以平靜,“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是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衰落,為祖國犧牲的先烈,他們的理想、信念,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如今,姚愛蘭的精神繼續激勵、影響著一代代青年。從小學就前往東王三烈士墓祭拜的姚冬梅回想從前對於姚愛蘭、周正銘、應伯衡三位烈士的瞭解知之甚少時,不免感覺“悲涼”,“他們為了革命奉獻了年輕的生命,而後繼者卻鮮有人知道他們的過往經歷,這也是對我們當代青年的警醒。”
在姚愛蘭烈士關押處,俞文蕊特地撫摸那間青磚房,“那間木門的顏色沉暗壓抑,屋內雜亂不堪,四面牆壁灰暗冰冷,整個房間都透不進光線。姚愛蘭烈士在比我還小的年紀,卻敢於面對眼前的洪水猛獸,即使遍體鱗傷、面對死亡也不退縮,他們奉獻的生命,盛世之下,我輩青年怎敢忘記?”
遺憾的是,在姚梓芳家裡,有關姚愛蘭烈士的遺物都沒有儲存下來,家裡桌臺上常年擺放的烈士照片還是雨花臺烈士陵園20多年前寄過來的。
如今每個清明,姚梓芳都會前往雨花臺祭奠姑媽,還有同在雨花臺的眾多革命先烈。
“我要像共產黨員那樣去生、去死!”
這是18歲共青團員姚愛蘭的錚錚誓言
下一期
讓我們走近烈士胡尚志
一起聆聽關於他的革命往事
— End —
此為本平臺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
共青團新聞聯播(ID:gqviewpoint)
記者|李川
編輯|李川 統籌 | 陳鳳莉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