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款手機發布上市之後,廠商通常都有不少宣傳,這些宣傳有上市前的,也有上市後的。對於廠商來說,吹自己的產品天經地義,如果遇到雙十一或者618這樣的電商促銷活動,每年還要絞盡腦汁地去摳字眼去尬吹一波。不過對於使用者而言,廠商的很多宣傳手法和自我吹噓,往往比較有迷惑性,這也給使用者的選擇造成了困難。
實際上無論是想搶首發,或者是想當等等黨,在降價促銷之後在考慮購買,使用者始終都想對一款產品有足夠多的瞭解後再下手,包括這個產品的特點功能,甚至是實際銷量等等。當然由於資訊的不對等,廠商也不可能把所有資訊都透露給你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從手機廠商的宣傳方式甚至是產品策略上,看出一些端倪,讓自己的購物更有針對性。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廠商的典型套路,而在這些廠商的小伎倆中,我們能獲得不少廠商不願意讓你知道的東西。
不用懷疑,沒宣傳的一定是沒有的
對於廠商來說,一款手機會盡可能誇大已有的規格,一些公開資訊是不可能缺乏的,比如說晶片型號、記憶體和儲存容量、螢幕規格等。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些規格的細節,如果並非什麼亮點,那麼廠商的做法也很簡單,在釋出或者宣傳的時候不提就行了。
比較典型的是小米旗下價效比品牌Redmi,在釋出K40的時候,小米將K40的螢幕稱為效果最好的直板OLED螢幕,120Hz重新整理率、最高亮度以及色準等引數全部都標明瞭出來。但是很詭異的是,在釋出會上小米則完全不提螢幕的解析度。結果我們自己一查,果不其然只是FHD+,也就是1080P的水準。
為什麼小米不提呢?因為K40系列被小米吹為高性價比的旗艦手機,但是真正的旗艦手機螢幕都是QHD+,大概是3200×1440解析度。而因為成本,K40系列只能用1080P解析度的螢幕,但這又和旗艦定位不符,畢竟中端手機用120Hz FHD+的OLED螢幕太多,所以小米乾脆就省略解析度不提了。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華為的P50系列,以前華為在釋出旗艦手機的時候,為了吹噓自己的拍照效能,總是會說自己的感測器多牛X的,把感測器的規格和尺寸都在釋出會上吹一遍。但是這次P50系列釋出會,華為直接跳過了感測器的規格,為啥呢?很簡單因為華為的感測器規格實際已經落後了,目前感測器最強的是小米11 Ultra,所以華為乾脆不提感測器,只說了畫素值和計算攝影。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廠商這種做法,畢竟誰也不願意將自己的短板展示出來,只不過這樣的確容易給使用者帶來很多誤會。所以大家現在要記得了,只要廠商在一些硬體關鍵規格、功能引數上的模糊,那必然這部分會相對較弱,可能達不到使用者的預期。
上市後曝光率還比較高?銷量眼看著急
一般來說,手機廠商在宣發上,上市之前會有自己曝光一些資訊,或者默許一些大V曝光資訊,甚至一些大V都是透過廠商途徑獲得的第一手訊息拿來爆料,實際上也算是給廠商當了個傳話筒。正常來說,在手機產品釋出的同時,各大媒體就可以釋出評測報告了,畢竟評測樣機早就到了,通常一週之內也就七七八八將各種功能測試完了。
這個時候通常廠商不會再發什麼通稿了,最多也就是媒體沒事自己找個選題玩玩。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手機產品上市一陣後,各大媒體還在像做新機一樣,大肆進行測試或者發表像通稿一樣吹噓的文章,那十有八九都是官方的需求,也就是繼續給錢發軟文。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最大可能是這手機上市後的銷量不咋樣。
比較明顯的就是之前某廠商釋出的某款旗艦手機,三個型號上市銷量都不咋樣,典型高價高配,最高的所謂至臻版賣到7999元。八月上市的機型,到了九月十月,還能在不少媒體上看到很官方的推文,這明顯是廠商捨不得打折,所以需要媒體再帶一波銷量。看看京東的資料,評價兩萬多,開賣一個多月過去了顯然銷量有點頭疼。
基本上可以認為,如果國內某款型號的手機,在上市後一段時間後,如果我們還能看到不低的曝光率,那說明這手機的確賣得不怎麼樣,至少沒達到廠商的預期。至於曝光率這玩意,廠商願意出錢,媒體自然也不會吝嗇自己的版面和文字。不過通常而言,這款手機想要達到很高的銷量是比較困難了。畢竟在很多時候,各個論壇的自來水對於銷售更有幫助一些。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蘋果的手機,時不時就會被媒體拿來做做內容,蘋果又是那種不屑於打廣告的,只不過國內廠商也沒誰能和蘋果比,也沒有什麼手機能和當年的iPhone在熱度上可以相比的。那有沒有某款手機銷量不咋樣但又比較佛系的呢?有啊,vivo和OPPO不都是這樣麼,不過別人有線下渠道保底啊!
一年推兩代旗艦?上一代得有多慘啊
很多使用者如果不願意購買首發機的話,那麼多半都願意等一段時間看看產品的口碑,以及看看能不能有降價的漏可以撿。一般來說,廠商每一年在一個系列或者相同定位的產品上,都會推出一代產品,這也比較符合大家的認知。如果一年推出兩個相同定位甚至在型號上都可以傳承的產品,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般廠商不可能在一年內推出兩代旗艦產品,因為這樣的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銷量。如果iPhone 13和iPhone 12同一年推出,那誰還會去買iPhone 12呢?當然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上一代產品的銷量和表現實在慘不忍睹,甚至廠商都不想看到這玩意兒了,才會趕快推出新一代產品替代。
今年還真有一個手機廠商這樣做了,那就是vivo,上半年推出X60系列,下半年推出X70系列,這直接讓X60系列暴死了,再笨的人也清楚,吃多了才會去買X60系列。而且X60和X70兩代產品居然還都有用三星Exynos 1080的晶片,兩代產品的效能差異就算是最高階型號也是微乎其微,這隻能說當初X60的表現實在是無法讓市場接受。
遇到這種情況,肯定使用者是不可能去買X60了,但是同時也會對這個系列的產品產生嚴重的不信任感,畢竟保值率這麼低的產品,換成是筆者也不願意買啊。所以個人也不會對X70系列的市場表現感到樂觀,再過兩三月,vivo要是又推出一個驍龍898的X80系列怎麼辦?X70又要扔了?所以的確不清楚vivo的產品策略是怎麼個腦回路,怎麼看旗艦產品這樣做都是有點作死的節奏。
當然,數碼產品也有其他廠商這樣玩的,而且還玩的不錯,比如Intel搞處理器就是這樣,每年兩代,不在意你買不買,反正市場上總是自己的產品。但是手機不能和CPU比啊,何況也沒有誰能像Intel在處理器領域那樣擁有在手機市場的地位。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vivo的X60一定混得非常慘。
一個硬體反覆用?多半就是庫存多了
經常我們都能在場上的釋出會上看到,廠商在吹噓某類功能的時候,雖然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一看卻還是之前的東西。一般來說,廠商會表示這貨的確是好啊,好得不得了啊,所以我們繼續挖掘它的效能和潛力。這種詞彙大家可以選擇性地相信一部分,至少我們可以認為雖然東西老,但的確表現是達標的,否則廠商也不敢用;但另一個潛臺詞則是:廠商之前採購了太多,不用就划不來,總不能一直庫存著吃灰吧?
比如去年OPPO的Reno 5 Pro+,就使用了IMX 766感測器,5000萬畫素,畫質不錯。但是接下來OPPO可謂一發不可收拾,在Find X3上直接用了兩顆IMX 766當主攝,當時我們就說IMX 766看起來OPPO的庫存真不少,否則也不會直接在Find X3上用兩顆了,這也變相說明Reno 5 Pro+的出貨量不咋的。
但除了Find X3系列之外,接下來OPPO又把IMX 766這顆感測器用到了一加9系列上、Realme GT大師探索版上,另外Reno 6系列的高階產品依然是這顆感測器,要知道這都換代了還用相同的硬體,一方面我們自然可以認為OPPO對這顆感測器表現很滿意,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是可以肯定OPPO對於這顆感測器的存貨……委實有點多了。
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在蘋果身上,不過能像OPPO這樣的確也很罕見了,雖說IMX 766算是OPPO定製有獨佔期,但反覆這麼用,估計OPPO自己也有點頭大。至少對於想在手機拍照上有所突破的使用者而言,看著OPPO旗下這麼多手機都用這顆感測器,那還會有什麼升級的必要呢?這個時候就不要相信廠商的吹噓了,硬體沒變化,要說功能會有多麼突飛猛進的表現,估計廠商自己都不好吹下去了。
戰報具體到某一時間段?這品牌肯定不熱門
最後就要介紹大家喜聞樂見的戰報撰寫套路了。一般來說,手機首發後或者遇到電商促銷季節,發發戰報來吹自己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事兒小米幹得輕車熟路,基本每年天貓或者京東各個價位的最終大贏家都是小米,所以小米也比較耿直,最多也就區分一下不同的價位,一看就很高大上的那種。
不過有的廠商參加了電商活動,但是最終銷量平平,那怎麼吹?也好辦……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些廠商說自己在某一時段取得了怎樣怎樣的成績,甚至這個時間段只有40分鐘!或者給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範圍限定,比如XXX元至XXX元之間,這個之間結果就只有不到500元的區別。畢竟如果把這些範圍再擴大一點,這些廠商就沒法和友商比了,只能說PR們也算絞盡腦汁了。
如果遇到這種戰報,別懷疑,可以肯定這個品牌的手機在促銷活動中的銷量整體比較慘淡,否則大大方方像小米、華為那樣實事求是展示出來就行了。就是因為沒法展示自己的成績,所以才只能在戰報上摳字眼。如果各位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戰報,那這手機品牌就別考慮了,手機設計不好賣不好,就只知道摳字眼去宣傳,還賣什麼手機?不如自己改行做媒體得了,忽悠人厲害還帶燒腦的!
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之前榮耀曾表示自己已經重回國內市場前三,而給出的證據則是在7月最後一週的銷量是全國前三。很顯然這也是一個拼命找出來的理由,恭喜榮耀了……另外榮耀最近一份資料表示在八月榮耀的全國銷量已經超過15%,達到了全國前三。好吧,如果要按照單月甚至是單週的銷量來計算,並以此評估手機廠商在行業內的地位以及市場佔有率,那蘋果估計有話要說!
寫在最後
說了這麼多,要說有多大意義也不見得,至少我們不認為會對廠商造成什麼影響。只是在大多數時候,廠商會利用資訊不對稱,在宣傳上給使用者造成一些模糊的概念。而我們也只是希望通過了解到這些廠商慣用的套路,讓使用者更清晰地認識到一款產品,或者說對一款產品發售前後有更多的瞭解。
另外我們必須要的說,在大多數時候,所謂的價效比都是有原因的,廠商能把價格壓下來,固然有降低利潤的因素,但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成本能做得下來,而壓低成本的唯一前提就是用成本更便宜的零配件罷了,比如螢幕,比如感測器以及其他我們沒有注意的地方……當然某些一心想賺錢的廠商例外,畢竟增加價格是比壓低成本更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