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一樣的新奇觀點,歡迎關注交流]
鄭州和武漢,同樣作為新一線城市的省會城市,也是目前發展比較火熱的城市,又因為都處於中部地區,相距只有兩三個小時高鐵的距離,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人們經常會把兩個城市拿來比較。
我國目前共設立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廣州、武漢、鄭州和西安。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城市屬於直轄市,其餘5個城市則是各個省份的省會城市,也都有成為直轄市的潛力。
不同的城市地處不同的區域,承擔著不同的國家定位,發展階段也不一樣,但城市間的競爭是客觀事實,各個城市的特色和短板也真實存在。
客觀而言,在目前階段,鄭州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武漢,甚至存在明顯的差距,但並不意味著鄭州沒有後來居上的可能。
城市底蘊方面,武漢勝出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39.27萬人。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曆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程序,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鄭州,簡稱“鄭”,古稱商都,是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面積744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為1260.0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87.9萬人。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重點支援的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 ,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透過對比可以看出,兩個城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近代以來,武漢成為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鄭州直到1954年才成為河南省會,城市底蘊明顯不如武漢。
經濟方面,武漢領先
考慮到疫情影響,以2019年的資料作為對比。
2019年武漢地區生產總值為16223.21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5545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8.9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988.8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855.3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3︰36.9︰60.8。
鄭州2019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589.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13139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6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831.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2:39.8:59。
上市企業方面,武漢上市公司80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1家,境內上市公司59家。鄭州市境內外上市公司有46家,與武漢相比也存在明顯差距。
市場消費方面,2019年全年武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9.64億元,鄭州為4671.5億元。人均收入和消費方面,2019年武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0元,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863元;2019年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2元,人均消費性支出16876元。近幾年,武漢每次都在全國消費前十大城市之列。
透過對比可以看出,兩個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都突破了萬億大關,但武漢經濟總量是鄭州近1.4倍;人均收入武漢是鄭州的近1.3倍;消費能力武漢強於鄭州。
教育和科技方面,武漢領先
教育方面:武漢市擁有高校數量達到83所,其中985大學2所,211大學7所。武漢市2019年在校研究生14.93萬人,本專科在校生100.6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7.97萬人。
鄭州市擁有高校數量62所,其中211大學1所。鄭州市2019年在校研究生31619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07.9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在校學生33萬人。
透過對比可以看出,兩個城市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名牌和優質大學數量存在不小差距。但鄭州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比武漢還多,在全國能排到第2位,這也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科技方面:2019年武漢地區科技研究機構10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個,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1人。全年科技“小巨人”企業1251家。全年“四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167.27億元,佔GDP比重25.7%。全年專利申請量77097件,授權量39258件;發明專利申請量33202件,授權量11754件,增長15.5%和33.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1.6件。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841.27億元。
2019年鄭州市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55個,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1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79個。全年專利申請量達到59620件,授權量33679件。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27.5億元。
科技方面,透過資料對比可以看出,武漢市的科研基礎、成長性和產業都要領先於鄭州。
交通方面,各有優勢
交通方面:武漢市2019年社會物流總額4萬億元,實現物流業增加值1450.00億元。全年完成貨運量67555.22萬噸,貨物週轉量3897.18億噸公里。全市民用航空航線200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63條,國內航線137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吞吐量2715.02萬人次。中歐(武漢)國際班列到達國家11個,中歐(武漢)國際班列到達城市19個。
鄭州市2019年交通運輸業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週轉量927.8億噸公里,完成貨運量30426.3萬噸,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52.2萬噸,旅客吞吐量2912.9萬人次。鄭歐班列開行1000班,進出口貨值33.7億美元。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和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都是我國的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兩個機場差距不大,鄭州規模稍大。
鐵路方面:武漢是中國四大鐵路樞紐,是京廣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兩條國家級高速鐵路大動脈的交匯地,也是中國六大鐵路客運中心之一,其鐵路客運總量僅次於北京、廣州、上海,位居全國第四。
鄭州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隴海鐵路、京廣鐵路兩大幹線十字交匯,讓鄭州一直處於全國鐵路交通樞紐地位,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尤其是米字型高鐵網路的形成,鄭州更加扮演著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被譽為中國鐵路“中心局”“心臟局”“樞紐局”。
而正在開工建設的鄭州南站,總投資達到驚人的181億元。要知道鄭州東站投資才94億元,而號稱中國高鐵站標杆式的上海虹橋站也不過投資150億元。建成後,鄭州將有兩座車站躋身全國前五,要比武漢的鐵路樞紐地位更有優勢。
再看城市軌道交通方面,鄭州目前運營的地鐵有5條,在建的有10條線路,軌道交通線路長206.3公里。而目前武漢運營的線路就有10條線路,軌道交通線路長389公里。
綜合來看,兩個城市交通各有優勢,武漢勝在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而鄭州勝在航空和中歐班列,後來者居上。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是管理層欽定的內地第一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臨空示範區。其定位是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同時,鄭州與成都、重慶、西安、烏魯木齊一起獲得了中歐班列樞紐城市頭銜。
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窮小子
武漢與鄭州,一個是九省通衢,一個是中原之中,前者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動力引擎,後者是中原城市群的掌舵者,兩個城市的戰略地位同等重要,都是國家高度重視和關照的城市。
武漢與鄭州,都已經獲得了國家中心城市頭銜,此外,在城市級別上,武漢是副省級城市,還是國家三大航運中心之一,鄭州是地級市,武漢要高出一頭。
但最近幾年,鄭州的地位明顯在上升,發展勢頭大有傲視中部之勢。
武漢和鄭州,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窮小夥。
武漢是富二代出生,從小家境優越,國際上見過大世面,跟美國的芝加哥還在一個桌子上吃過飯。期間有一陣家道中落,好在底子好,奮發圖強,近年來逐漸恢復了昔日的光彩,甚至更加出彩。
鄭州是普通家庭窮小子出生,從小沒少捱餓,長大後成為一家之主開足馬力,藉著中央給的政策紅利和優越的地理條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飛速發展,不僅解決了溫飽,還成為了小康之家,正在向富豪的道路上狂奔。
武漢和鄭州,誰的潛力大?
城市的發展,國家對其定位和給予的政策很關鍵,其次就是產業和人。
目前,武漢和鄭州,國家給予的定位和政策都很好,所以關鍵是看誰能發展好自己的產業,吸引和留住人才。
總之,武漢家底深厚,疫情之後正發力衝刺。而近年來鄭州勢頭更猛,與武漢的差距將會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了武漢。
兩個城市,誰能在競爭中勝出還未可知。當然,武漢與鄭州,存在競爭,但更多的機會是合作。
202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釋出,提出著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著力建設綠色發展的美麗中部,著力推動內陸高水平開放,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著力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意見》提出,中部地區要主動融入區域重大戰略。具體為: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互促共進,促進區域間融合互動、融通補充。
未來,武漢和鄭州,必定是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中部地區很有可能形成武漢+鄭州的“雙核驅動”態勢,共同引領中部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