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AI+醫療”是一條風口之上的熱門賽道,也是一條競爭激烈的火熱賽道。但匯醫慧影似乎是其中很特別的一位選手,一路“錦衣夜行”,異常低調。這個團隊很少講故事,甚至拿到了創行業紀錄的融資也鮮有宣傳,但外界時常會因為他們“硬邦邦”的業務資料而感到驚訝。
“匯醫慧影創業較早就實現了收入規模突破。”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COO郭娜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行業大的風口背後是技術突破和商業落地的雙重紅利,需要思考如何以技術創新引領新的社會價值創造,就像匯醫慧影的願景一樣,‘為全球70億人的健康砥礪前行’。”
在郭娜看來,匯醫慧影走出了“快 ”“慢”並濟、在看似矛盾中實現高速發展的獨特路徑。“核心價值的創造慢慢來,可能會更快;正確地做難的事情,是醫療行業的捷徑。”她說。對於匯醫慧影團隊來說,這個看似矛盾的邏輯,才是正解。
演算法技術的“慢”與“快”
談到人工智慧技術,必然離不開機器學習,匯醫慧影的AI輔助診斷之所以能實現秒級精準診斷,背後所依靠的就是演算法團隊數萬張影像的學習和標註。
但標註是一個慢功夫。郭娜透露,匯醫慧影研發中心組成了數十人的標註團隊,聘請醫院影像科醫生、高年資的影像專家,組成了“三道關”的標註質控。標註員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第一次標註,影像科醫生、高年資專家再進行多盲稽核。如此的演算法打磨最初雖然“慢”,但關係到健康的“慢”就是對生命的真誠。
經過精心的演算法“慢”打磨,匯醫慧影在2020年疫情初期得到了“快”驗證。當新冠肺炎給全球醫療體系帶來措手不及的考驗時,匯醫慧影研發中心用時兩個月就研發出了病毒性肺炎輔助篩查系統,並以97%以上的準確率開啟國內外市場。面對拉美多國緊迫的疫情形勢,匯醫慧影和華為雲團隊一起,在拉美等各國快速上線Covid-19 AI輔助診斷平臺。
巴拿馬社保總局局長Lau Cortes表示,“Covid-19AI輔助診斷平臺使得預測病毒的傳播成為可能,這種方法雖不普遍但是一個有希望的工具,可以縮短診斷時間,從而阻止病毒的蔓延。”
開啟國外市場不僅依賴商業銷售能力,產品質量和臨床價值才是“臨門一腳”的關鍵。郭娜以之前參與巴西聖保羅州新冠肺炎篩查專案招標為例,當時與匯醫慧影同臺PK的幾乎都是谷歌、Amazon等全球知名的大公司。
“這背後是匯醫慧影和合作夥伴無數個連軸工作、共同戰鬥的夜晚,一次次凌晨接到來自拉美的電話,說測試資料的計算結果和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比對正確,可以在新的國家全面推廣了,我們都非常激動,因為AI用無數次的準確結果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郭娜回憶說。
隨著疫情的此起彼伏,匯醫慧影的AI輔助篩查系統目前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頭部醫院。而在雪中送碳的“抗疫”結束後,國外市場才將真正開始全球化複製和拓展的新局面。“技術向善,也是一家中國醫療人工智慧公司的願景和情懷。”郭娜說。
臨床科研的“慢”與“快”
除了幫助醫生臨床診斷,匯醫慧影還搭建了面向臨床科研的人工智慧大資料科研平臺。郭娜透露,這是行業第一款面向醫生使用的影像人工智慧科研產品。
匯醫慧影首席科學家、斯坦福大學大學終身教授邢磊在《Journal of RadiationResearch》雜誌上發表的特約綜述論文中提到,匯醫慧影的科研平臺不僅可以為放射組學研究過程中的特徵提取提供幫助,同時基於雲端的架構設計也極大地推動了資料共享和多中心合作研究的進行。
行業首創有相當大的挑戰,從瞭解臨床科研需求到醫學資料分析,匯醫慧影在醫學科研中呈現出極大的“慢”耐心。
藉助平臺的豐富演算法和強大算力,全球2萬多醫生用僅僅五年的時間就誕生5個國家級基金,數百篇SCI論文,其中,匯醫慧影透過產學研醫合作的就有超過100篇。
郭娜表示,“慢”打磨與“快”助力,是匯醫慧影產品的戰略之路。目前,匯醫慧影大資料科研平臺的超算中心算力可以覆蓋全病種、跨科室、多中心研究,將AI的創新之力賦能醫生,共同探索科研創新轉化的新模式。
商業落地的“慢”與“快”
相對而言,事關人命的醫療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無論是以往對傳統資訊科技的接納時間還是如今對醫療AI的觀望態度都讓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慢”節奏。
“少講故事,把更多的時間用於滿足客戶需求是我們能夠在這個行業生存下來的基礎條件。”郭娜說,“醫療是一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行業,這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跑。好的資本助力產業發展,最後真正受益的是百姓。我們的投資人也願意和我們一起,踏踏實實地陪伴行業使用者成長,與使用者一起見證逐漸成長起來的醫療AI。”
正是這樣“不急不慌”的心態,讓匯醫慧影在醫療人工智慧政策東風下飛速成長,從北京到新疆、從中國到世界,匯醫慧影在產品效能上展現了極高的穩定性和準確率,在售後運維上也做到了724小時響應。
“技術、場景、管理能力缺一不可。”郭娜認為,不懂應用場景、無法深入應用場景是很多創業公司甚至包括很多國外大公司紛紛折戟的重要原因。“這就要求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公司,不僅要吃透場景和需求,同時還要有極強的多維管理能力。”
“AI+醫療”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源跨界的行業,這要求企業既要能快速滿足醫療客戶的需求,又要肯付出時間和精力與客戶一起打磨產品。
郭娜透露,匯醫慧影的所有AI醫療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的,而醫療行業對新技術,既保守又激進,保守在於醫院和醫生不會被概念打動;激進又在於醫生每天都在與死神戰鬥,他們永遠在追求最有效的“武器”。
這也意味著,在“AI+醫療”這條賽道上,中國公司是有著全球化機會的,匯醫慧影的未來故事充滿想象。
見習編輯:郭霽瑤
本文來自【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