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居住著很多人生的高階玩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個巨大的人間觀察場。
從JR鎌倉站徒步20分鐘左右,眼前出現一個小山丘,石砌臺階一直延伸到山丘之上,被低矮木柵欄圍住的大院落裡,花草蔥榮,放置著手工感很強的木桌木椅,門窗大敞大開的一間平房,呈現出非常開放的姿態,彷彿是在邀請人進去坐坐一樣。
這個兒童繪本里才會出現的房屋,究竟是什麼地方?咖啡店?無國籍的中古傢俱店?今年60歲的房主走出來告訴我們,這是她擁有(過)的第七套房子,也是她為自己建造的最後的居所,她要在這套房子裡,活到90多。
60歲就有過七套房,這件事值得坐下來好好說說。
第一套房子,是她25歲那年買的婚房。結婚時她和丈夫都沒有存款,但堅實的母親告訴她,“租房就是白白給房東送錢”,1000萬存款先借給她做首付。那是一套建成後就作為樣板間展示了5年的二層小樓,儘管沒人住過,也按照二手房處理,被她便宜購得,面積不大,但足夠一個三口之家生活,只是她不太喜歡房間裡的格局。住進去3年左右,正趕上泡沫經濟,地價上漲,她抓住機會低買高賣,賣出的價格幾乎比買時翻了一番。
地價上漲是全面性的,賣的時候大賺一筆,再買新房時同樣價格也被抬高,她拿著賣房子的錢,又加上家中全部積蓄,也只能買下一片遠離車站的斜坡上的土地。可喜的是這次能夠依照自己的喜好建造新居。對於年輕夫婦來說,距離車站遠一些,每天回家都要爬坡,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她與房子的故事,本應該在這裡打住。但是第二套房子住進去5年後發生的一場大事件,讓她決意搬家。這房子位置較偏,孩子去距離最近的小學讀書,都得同上班族一起轉乘電車才行。某天早上,人擠人的站臺,小小的孩子被擠了下去,好在背後的學生書包卡在站臺邊緣,只是被懸空掛在那裡,不至於滾落到軌道上,萬一有電車經過,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接到通知的她幾乎暈厥,為了孩子的安全,以最快速度賣掉了第二套房子,在徒步就可以上學的地方,用2000萬日元的預算,買下了191平米的土地,開始建房。她的設想是,地板用沒有化學加工的實木,牆用灰白水泥,在“赤貧風”盛行的今天,水泥質感的牆都要被人吐槽,更何況是在30年前。
家裝公司說什麼都不肯同意她的設想,實木地板會因為熱脹冷縮變形,踩上嘎吱嘎吱作響,水泥牆也會因為溫度變化而開裂。她再三保證,自己絕不會事後投訴,一切責任自負。這才讓施工得以進行下去。
朋友在參觀她的第三套房子後,立即決定也要來套一樣的,請她做設計和監工。她再三推辭,朋友再三請求,最終是她折服了。協助朋友建房,本來只是人生的一個愉快的小插曲,不曾想卻成為絕處逢生的關鍵。
朋友的房子建成後不久,丈夫所在的公司倒產,發不出工資,而她當時作為一名主婦,車子都賣出去換錢了,生活還是難以維繫。人生,似乎走上了絕路。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一戶人家找到她,付費請她做設計監工,建一套一模一樣的房子。
她沒有學過一天建築,儘管心裡不踏實,但無法拒絕這筆收入。經歷過這兩次做設計監工的經驗,生活困頓的她,看到了活路,和丈夫一起開了工作室。那一年,她35歲。
這第三套房子,既是家,也是工作室,同時還是樣板間,接受客戶的預約參觀。不到10年間,她先後參與了30多套房子的建築設計,在神奈川已經小有名氣。為了給自己和丈夫一些私人空間,她拿出1000萬日元在箱根的山裡買了一塊土地,建造起一棟西班牙風格的別墅,這是她的第四套房子。別墅裡的全套傢俱,是去菲律賓宿務島度假時,將當地一個度假村的幾乎全包下來,又跋山涉水地運送到箱根。
如果這是大女主劇,這裡便接近了大結局。然而人生遠比電視劇曲折得多。一個靠自學出道的主婦設計師,把全副精力用於創業,用於肩負起家庭,正當事業蒸蒸日上,卻發現丈夫有些奇怪,說好了週末一起去別墅,但丈夫平日也以和朋友聚會的名義前去,有了重要的工作安排也不肯回來。令人無語的套路出現了,丈夫果然別有新歡。
她果斷地選擇了離婚,在員工們的支援下,公司也由她繼續運營。對於一名離異女性來說,別墅似乎沒有必要,剛掛上出售的牌子僅3天,就有買家上門,且只提了一個要求,要把房子裡的所有傢俱也一起買下。
經歷了丈夫公司的破產、創業與離婚,她告訴自己,不會再壞下去了,沒有什麼能夠嚇倒自己。2004年,為了給人生來個重啟,她在鎌倉山上買了一箇中古的二層別墅,這是她擁有(過)的第五套房子。
那一帶是賞櫻的名所,周邊有不少店鋪,所以她也想把房子的一樓建成一個咖啡館。但咖啡館兩年間一直是赤字狀態。而她是摔倒了爬起來時,也一定要抓點什麼東西的性格。在經歷了3次大改建後,憑著極好的審美趣味,她又一次連房子帶傢俱,賣出了一個好價格。
鎌倉山上的生活經歷過了,她開始神往起湘南海邊的生活,而且說幹就幹,很快就買下了第六套房子,全面改建。當夕陽逐漸沉入海中,碎金萬點,天地輝煌,這樣大格局的景象,很好地療慰了她工作上的辛苦與生活上的孤獨。
三年左右她就發現,靠一個人的體力守不住海邊小別墅。冬天24小時離不開空調,床與門的鐵框,一年要做多次除鏽防鏽加工,植物除了多肉外基本活不下來,颱風季節更是排山倒海。但這套房子的貸款還剩30年,得還到80多歲才行,再換房子未免傷筋動骨,除非找到一個好的買家。
她想起自己剛改建好時,曾邀請一批朋友到家裡做客,有一位朋友很是喜歡的樣子。她聯絡了那位朋友,幸運的是,朋友依舊喜歡,而且願意買下,條件只有一個,所有傢俱原地不動。她把第六套房子,賣出了6800萬的價格,還上了房貸不說,還賺出了一筆養老金。
臨近60歲,她把工作室交給了員工打理,進入半退休生活,開始尋找人生最後的居所,預算是土地和建築費在內,3000萬日元。這第七套房,便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間。
建房的土地,是山丘之上的一大片野竹林,車子開不上來,多少年都賣不出去。而她因為有著豐富的建房經驗,反而覺得這裡超級划算,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用了一年多時間開墾竹林,又2噸2噸的運來土沙固定地面,這才建起了第七套房子,她口中此生最後的家。
美麗的院落裡,一室一廳的平房,面積不到60平米,最簡單的箱型建築,大的落地窗只有面向院落的一面,地面直接是混凝土,牆上的矽藻泥,是她自己買來和朋友一起塗的。在搬進這裡她就已經決定,只留下收納間裝得下的東西,為此衣服扔掉了五分之四,餐具也處理了一大半。
60載,人生海海,有餘苦,也有回甘,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她旺盛的創造力讓人不肯相信,未來30年,她會真的只居此一間。(笑)